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准则行为的深度透视
1
作者 朱沛雨 丁星 赵志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29,共4页
为有效治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准则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教育部曝光的12批43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行为的隐匿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究其原因,与经济困境下的滥用权力和资源、本能驱使下的伦理道德滑坡、侥幸心理下的德法观念淡薄... 为有效治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准则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教育部曝光的12批43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行为的隐匿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究其原因,与经济困境下的滥用权力和资源、本能驱使下的伦理道德滑坡、侥幸心理下的德法观念淡薄、考核压力下的急功近利心理密切相关。为此,需要从提高经济收入、合理使用权力和资源,约束消极本能、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消除侥幸心理、增强道德法规观念,优化考核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着手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准则 师德规范 师德违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欢欢 刘冬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意蕴。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为着力点,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质量发展 政策保障 合作机制 国际交流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有效建构
3
作者 党峥峥 孟召坤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18,共4页
乡村小学教师对专业提升空间的期望值小,对学生原有基础的承受度低,对硬性教学安排的失落感多,对群体孤立备课的悲观度高,其原因是乡村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深度自卑,在社会比较中获得身份偏差,在日常教学中体验高频失败,在单一环... 乡村小学教师对专业提升空间的期望值小,对学生原有基础的承受度低,对硬性教学安排的失落感多,对群体孤立备课的悲观度高,其原因是乡村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深度自卑,在社会比较中获得身份偏差,在日常教学中体验高频失败,在单一环境中出现认同危机。自我决定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建构方法有:确定个体目标与关系目标,以增加乡村小学教师的希望与感恩;坚持兴趣驱动与任务完成的流畅性,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坚韧与情商;通过创造成功体验与推动同行间的学习,平衡乡村小学教师的自信与谦逊;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并与受助者交流,激发乡村小学教师的乐观精神与利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乡村小学教师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异化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卓 刘冬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数字权力的跃升也可能带来技术越位问题,并会衍生出诸多异化风险:数字黑箱效应造成教育评价主导性消解,数字圈群结构引发教育评价空间性离散,数字权...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数字权力的跃升也可能带来技术越位问题,并会衍生出诸多异化风险:数字黑箱效应造成教育评价主导性消解,数字圈群结构引发教育评价空间性离散,数字权力规训致使教育评价主体性弱化,数字瘾欲机制导致教育评价多态性降低。究其本源,风险来自算法偏见与数据驱动的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对人文关怀的僭越、风险研判和防控机制的欠缺。因此,坚守数字价值理性,构建以人为本协同共治模式;聚焦数字伦理规约,健全数字向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厘清评价主辅关系,创设内外评价联动互补机制;突围数字技术囿限,探索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评价实践当是规避异化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数字化转型 异化风险 规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启示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文 刘红艳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7-74,66,共9页
日本小学教师培养体系面向小学教育现场,实践性强,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的全科教师。教师培养课程一般包括跨学科的通识课程、丰富而具体的教职课程、扁平化的教科课程以及开放和丰富的自由选择课程等。日本小学教师培养对我国卓越小学全... 日本小学教师培养体系面向小学教育现场,实践性强,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的全科教师。教师培养课程一般包括跨学科的通识课程、丰富而具体的教职课程、扁平化的教科课程以及开放和丰富的自由选择课程等。日本小学教师培养对我国卓越小学全科教师有如下启示:建构与专业教育融通的、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聚焦小学教育实践,整合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面向小学和社会,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全科教师 课程设置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化精英主义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的效能、困境与变革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艳辉 朴雪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6,共9页
制度化精英主义重视关键少数精英作用的发挥,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进行高等教育治理的一种价值理念。从实践效果看,制度化精英主义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效能,促进了高等教育治理中国模式的形成。同时,制度化精英主义也导致我... 制度化精英主义重视关键少数精英作用的发挥,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进行高等教育治理的一种价值理念。从实践效果看,制度化精英主义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效能,促进了高等教育治理中国模式的形成。同时,制度化精英主义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分层的固化、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校际质量声誉的巨大差距。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一方面应继续坚持制度化精英主义,另一方面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融合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高等教育治理理念,发展基于市场竞争与校际合作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治理 制度化精英主义 治理效能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冬冬 张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11,共5页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其关键在于构建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并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主要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其关键在于构建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并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主要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目标,走向“具身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但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意识滞后、课程设置片面化、课程实施主体缺位以及课程评价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困境的消解,需要高校提升课程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主体支撑、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意识 课程设置 课程实施主体 课程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及其突围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卓 刘冬冬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近年来,受计量范式和技术理性思潮的影响,数字为本的隐忧式学术评价成为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尺。随着数字话语的提升,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在微观实践、中观规制与宏观环境逻辑理路上主要表征为数字敞视监狱的异化理性、数... 近年来,受计量范式和技术理性思潮的影响,数字为本的隐忧式学术评价成为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尺。随着数字话语的提升,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在微观实践、中观规制与宏观环境逻辑理路上主要表征为数字敞视监狱的异化理性、数字致瘾机制的内卷依附、数字价值茧房的趋同迷思。究其本源,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源于绩效主义催生了符码崇拜、“单向度”行政逻辑加剧了制度惯性、国际化考核指标倒逼了“学术漂移”。因此,突围数字规训的关键在于:跳脱计量陷阱,促进学术评价本真的价值依归;弱化行政干涉,避免学术评价制度的内旋纠缠;超越标准同化,构建多元互参的立体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评价 数字规训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被引量:12
9
作者 殷如意 潘洪建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30,36,共5页
跨学科教学是素养导向教学方式迭代的产物,但运用中存在概念混淆,片面理解跨学科教学;选题不精,教学活动设计零散;经验不足,条件缺乏,教学实践简化等问题。应坚持独立与融合并重,正确理解跨学科教学内涵;以生活为基础,精选跨学科教学主... 跨学科教学是素养导向教学方式迭代的产物,但运用中存在概念混淆,片面理解跨学科教学;选题不精,教学活动设计零散;经验不足,条件缺乏,教学实践简化等问题。应坚持独立与融合并重,正确理解跨学科教学内涵;以生活为基础,精选跨学科教学主题;任务驱动学习,设计开放性、实践性活动;争取条件保障,师生积极参与,落实深度跨学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 主题选择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内容认知要求分析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如意 刘冬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1-85,共5页
课程内容要求是对学生在不同课程内容学习中各类认知及其水平的变化要求,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不同水平的结果性认知要求和过程性认知要求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各领域中各类型、各水平的认知要求总体分布特征一致,兼... 课程内容要求是对学生在不同课程内容学习中各类认知及其水平的变化要求,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不同水平的结果性认知要求和过程性认知要求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各领域中各类型、各水平的认知要求总体分布特征一致,兼顾结果与过程;不同学段的认知要求逐步加深,掌握、探索水平要求递增。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课程内容认知要求,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需求,引导学生体悟数学结论的产生与发展;在真实情境中经历完整的认知活动,自我实现认知结构的平衡;主动回顾认知过程,养成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 认知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史如何融入小学数学教材
11
作者 殷如意 潘洪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数学史是数学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分布、环节设置和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发现三版教材的各个年级均有数学史融入,环节编排、使用方式多样,但各册、各领域、各教材环节、各类使用方... 数学史是数学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分布、环节设置和使用方式进行分析,发现三版教材的各个年级均有数学史融入,环节编排、使用方式多样,但各册、各领域、各教材环节、各类使用方式分布不均,史料种类欠缺,以拓展阅读中的附加式、练习巩固中的顺应式使用为主,探究环节的数学史重构不足。教材中的数学史编写应基于“历史序—数学序—教学序”精选史料,统筹分布教材环节,形成点、线、面、体系统化“重构”逻辑,发挥数学史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小学数学教材 数学史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1-12,共2页
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消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较多,且即将面对青春期的情绪风暴,因此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尤为紧迫。当前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情绪的主要问题在于元情绪能力相对较低,表现为自我情绪监控意识薄弱,情绪表达被动、消极,自我... 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的消极情绪和攻击性行为较多,且即将面对青春期的情绪风暴,因此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尤为紧迫。当前小学高年级被拒绝儿童情绪的主要问题在于元情绪能力相对较低,表现为自我情绪监控意识薄弱,情绪表达被动、消极,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此,应提供多种路径,开展情绪扫盲;组织多种活动,提高情绪感受能力;采用正面示范,引导合理宣泄和策略选择,以提高被拒绝儿童的元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他们的同伴关系,从而有效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被拒绝儿童 元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本位视角下课堂“边缘人”的生成与转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铖 刘文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9期56-59,共4页
在素养本位的语境下,课堂“边缘人”可被重新定义为交往素养得不到完全发展的个体。依据素养发展的动态机理,课堂“边缘人”的生成与转化可从“环境与活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生成原因主要有环境氛围的... 在素养本位的语境下,课堂“边缘人”可被重新定义为交往素养得不到完全发展的个体。依据素养发展的动态机理,课堂“边缘人”的生成与转化可从“环境与活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生成原因主要有环境氛围的异化与交往活动的“缺席”、教师关注的偏向与引导的缺失、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低下与人格的内倾性等。其转化路径在环境与活动方面,可借助物理与心理环境建设“双轨共轭”;在教师主体方面,可借助组织课内与课外活动“双维耦合”;在学生主体方面,可借助激发与促进自我动机与意识“双效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本位 课堂“边缘人” 交往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