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养模式对符离集烧鸡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章薇 许月英 +5 位作者 杨家军 苏世广 熊国远 刘金华 贾敬敏 唐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3-26,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模式饲养的淮北麻鸡对符离集烧鸡品质的影响。450只56日龄淮北麻鸡分为笼养组、平养组、放养+笼养组、放养+平养组、放养组,每组公母各半。饲养13周后用于加工符离集烧鸡。结果显示:放养组与放养+平养组的公鸡加工成品率... 试验研究了不同模式饲养的淮北麻鸡对符离集烧鸡品质的影响。450只56日龄淮北麻鸡分为笼养组、平养组、放养+笼养组、放养+平养组、放养组,每组公母各半。饲养13周后用于加工符离集烧鸡。结果显示:放养组与放养+平养组的公鸡加工成品率较高,分别比平养组高4.86%和4.17%;放养+笼养组、放养组的母鸡加工成品率分别比放养+平养组、笼养组高9.55%、9.16%和7.54%、7.16%;感官综合评定以放养和放养+平养组最好,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极显著高于放养+笼养组和笼养组(P<0.01);烧鸡营养成分中,脂肪含量以放养组最低,笼养组最高;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放养+平养组最好,显著高于平养与笼养组(P<0.05)。表明饲养模式对符离集烧鸡的加工成品率、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综合各项指标以放养+平养模式饲养的淮北麻鸡加工的符离集烧鸡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模式 符离集烧鸡 感官评定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离集烧鸡系列产品酱卤鸡翅的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永平 贾敬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2期89-90,115,共3页
通过开展不同油炸时间和不同煮制时间对酱卤鸡翅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85s时,酱卤煮制温度90℃,酱卤煮制时间160min,鸡翅色泽金黄、嫩度适宜、口感较好,可以保持鸡翅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 鸡翅 油炸 酱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对符离集烧鸡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永平 贾敬敏 董井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78-79,85,共3页
鲜烧鸡、真空包装鲜烧鸡、巴氏杀菌烧鸡、高温高压杀菌烧鸡经生物防腐剂Nisin和溶菌酶、化学防腐剂脱氢乙酸钠处理后,对其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防腐剂Nisin和溶菌酶、化学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有明显的... 鲜烧鸡、真空包装鲜烧鸡、巴氏杀菌烧鸡、高温高压杀菌烧鸡经生物防腐剂Nisin和溶菌酶、化学防腐剂脱氢乙酸钠处理后,对其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防腐剂Nisin和溶菌酶、化学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化学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抑菌效果优于生物防腐剂Nisin和溶菌酶;生物防腐剂Nisin对鲜烧鸡和巴氏杀菌烧鸡抑菌效果优于溶菌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符离集烧鸡 保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的营养和理化品质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熊国远 夏陆阳 +4 位作者 贾敬敏 姜雪娟 周希 高雪琴 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2,共6页
通过对符离集烧鸡在5个不同加工阶段下主要成分、pH、嫩度、食盐、总糖、氨基酸含量等的测定,探究其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和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水分含量、剪切力显著下降(P <0.05),灰分、蛋白质、... 通过对符离集烧鸡在5个不同加工阶段下主要成分、pH、嫩度、食盐、总糖、氨基酸含量等的测定,探究其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和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水分含量、剪切力显著下降(P <0.05),灰分、蛋白质、脂肪以及食盐含量显著增加(P <0.05);卤制后鸡胸肉(pH=6.45)和鸡腿肉(pH=6.65)的p H达到最大,杀菌后有所下降;油炸时鸡胸肉和鸡腿肉总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5.34%和72.62%(P <0.05),卤制和杀菌后鸡肉的总糖含量下降。烧鸡加工过程中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16.31%~17.11%)、天冬氨酸(9.53%~10.42%)、亮氨酸(8.16%~8.53%)、赖氨酸(8.48%~9.10%)是烧鸡中最主要的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最高。除苯丙氨酸外,成品烧鸡中必需氨基酸均高于FAO/WHO/UNU推荐含量,可见烧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卤制对烧鸡其营养品质影响较大,杀菌保证了产品安全性的同时,对其营养及理化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 营养 理化品质 氨基酸 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耦合加热制备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恩民 姚秀宁 +9 位作者 许钰琴 方顺 李雪晴 严慧敏 樊智豪 叶敏 戚军 熊国远 李超 贾敬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共6页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 热加工可导致水包油型乳液失稳,因此利用热加工制备乳液对拓展乳液在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显微结构、Zeta电位和界面蛋白负载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热超声时间(0、20、40、60 min)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耦合加热可以形成对热稳定的明胶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随着超声时间延长到40 min,乳析指数降低到82.40%、乳液稳定系数增加至62.60%;随着热超声时间进一步延长,乳析指数增加,乳液稳定系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热超声40 min可形成热稳定的乳液,此时乳液体积平均粒径最低,为1.00μm,油滴微观大小与粒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热超声40 min制备的乳液的界面蛋白负载量最高(7.35 mg/m^(2)),虽然此时Zeta电位的绝对值降低至16.69 mV,表明热超声40 min形成稳定乳液的关键因素是界面蛋白引起的空间位阻作用而非静电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乳液 界面结构 乳化性 热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鼻检测不同香辛料熬制的卤汤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储炎 熊国远 +2 位作者 贾敬敏 袁士光 方义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香辛料调制的卤汤进行检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2种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食用香辛料对整体风味影响因素大小次序为山柰>小茴香>丁香>草果>甘草>肉桂>花椒、白芷>...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香辛料调制的卤汤进行检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2种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食用香辛料对整体风味影响因素大小次序为山柰>小茴香>丁香>草果>甘草>肉桂>花椒、白芷>豆蔻>砂仁>八角>香叶;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2种分析模式均可明显区分卤汤中香辛料成分,卤汤整体风味的感觉与香辛料含量并不呈正相关,也并非香辛料添加量越多,人体嗅觉感受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传统肉制品的加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 电子鼻 卤汤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卤鸡血加工技术和真空包装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永平 贾敬敏 +1 位作者 董井云 张堂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研究酱卤鸡血制品加工工艺参数及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对酱卤鸡血经过不同酱卤温度和时间的处理,对酱卤鸡血制品进行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探讨鸡血制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结果]酱卤鸡血制品煮制温度保持90℃,煮制时间110 min,可以... [目的]研究酱卤鸡血制品加工工艺参数及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对酱卤鸡血经过不同酱卤温度和时间的处理,对酱卤鸡血制品进行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探讨鸡血制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结果]酱卤鸡血制品煮制温度保持90℃,煮制时间110 min,可以保持酱卤鸡血制品较好的色泽、口感及营养价值;酱卤鸡血制品经过酱卤、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后,在0~4℃贮藏,货架期为30 d。[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酱卤鸡血软包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 鸡血制品 加工技术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麻鸡和金寨黑鸡加工适宜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希 邵雪飞 +3 位作者 熊国远 高雪琴 贾敬敏 陶宏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81-188,共8页
为充分利用安徽省地方特色鸡品种的加工特性,以白羽肉鸡为对照,选取金寨黑鸡和淮北麻鸡的胸肉,采用煮、炸、烤3种低温加工和斩拌工艺后,测定质构、出品率和鸡肉糜的动态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在鲜肉中,金寨鸡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含... 为充分利用安徽省地方特色鸡品种的加工特性,以白羽肉鸡为对照,选取金寨黑鸡和淮北麻鸡的胸肉,采用煮、炸、烤3种低温加工和斩拌工艺后,测定质构、出品率和鸡肉糜的动态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在鲜肉中,金寨鸡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煮制后,淮北麻鸡出品率最高,蒸煮损失最小,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较高(P<0.05)。白羽肉鸡烤制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均显著高于另外2种鸡(P<0.05),出品率最高,弹性最好。金寨鸡炸制后出品率最高,弹性最好。3种鸡肉糜经煮制后出品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淮北麻鸡肉丸弹性、凝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为最高(P<0.05)。斩拌后肉糜中,金寨鸡储能模量G′值和损耗模量G″值均为最大。结合感官评定可知,淮北麻鸡适宜煮制和斩拌,金寨鸡适宜炸制。结果可为淮北麻鸡和金寨黑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麻鸡肉 金寨黑鸡肉 煮炸烤工艺 肉品质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