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看中国画创作中的装饰设计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正刚 陈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可谓集中国美术创作之大成,其获奖、入选作品既代表当下国内的美术创作水平,也引领着其后的美术创作取向。文章以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中国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装饰性为线索,立足设计学... 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可谓集中国美术创作之大成,其获奖、入选作品既代表当下国内的美术创作水平,也引领着其后的美术创作取向。文章以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中国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装饰性为线索,立足设计学视角,从中国画的程式特征、构图章法、表现手法、装裱形式等方面寻绎具有现代意义的构成形式及装饰设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美展 艺术作品 中国画 美术创作 装饰性 设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画元素在日化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玥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10-I0011,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日化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传达产品信息已成为每个品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日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日化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传达产品信息已成为每个品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日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创新性、地域性和文化内涵方面均表现不足。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可以借鉴中国画的元素进行日化产品包装设计。中国画元素在日化产品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化产品 中国画元素 包装设计 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活品质 地域性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寿平花鸟画对雍正粉彩瓷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玉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3,共5页
恽寿平花鸟画构图简洁精致,设色幽淡清丽,意旨超逸绝尘,不仅引起了绘画上的革命,而且带动了粉彩艺术的发展。粉彩瓷是釉上彩瓷的代表,以雍正朝最著。雍正粉彩瓷深受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而追仿恽寿平花鸟画风格。恽寿平花鸟画从表现方法... 恽寿平花鸟画构图简洁精致,设色幽淡清丽,意旨超逸绝尘,不仅引起了绘画上的革命,而且带动了粉彩艺术的发展。粉彩瓷是釉上彩瓷的代表,以雍正朝最著。雍正粉彩瓷深受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而追仿恽寿平花鸟画风格。恽寿平花鸟画从表现方法、绘画技法与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对雍正粉彩瓷产生艺术影响,雍正粉彩瓷又加深了恽寿平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对恽寿平花鸟画的研读与分析,是鉴赏雍正粉彩艺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寿平 粉彩瓷 艺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冈早期佛像“半右袒式”佛衣及“折带纹”的形成与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 《服装学报》 2022年第4期322-329,共8页
云冈早期昙曜五窟“三佛”组合中,主尊所着“半右袒式”佛衣边缘雕刻了精美考究的类似衣褶的三角折线纹样,此纹样多被学者称为“折带纹”,是该佛衣样式的重要特征。通过梳理十六国北魏时期佛教传播过程中同类造像服饰的时间序列,并结合... 云冈早期昙曜五窟“三佛”组合中,主尊所着“半右袒式”佛衣边缘雕刻了精美考究的类似衣褶的三角折线纹样,此纹样多被学者称为“折带纹”,是该佛衣样式的重要特征。通过梳理十六国北魏时期佛教传播过程中同类造像服饰的时间序列,并结合文献史料,以佛衣的细节变化阐释“折带纹”的来源及形成。分析认为,伴随“半右袒式”佛衣的形成,“折带纹”经历了由衣褶到单个纹样再到成组图案,由不稳定到明确且规整的发展过程,该佛衣样式影响了北魏中晚期龙门、麦积山及其他地区单体佛造像,是北魏造像家对印度早期“右袒式”佛衣的继承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佛像服饰 “折带纹” “半右袒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记忆塑造师德互动机制探析--基于对87份教育自传的文本分析
5
作者 丁凡凡 王继峰 李月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教育自传的本质是教育记忆的反思性回顾,教育记忆对塑造师德具有积极意义。以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通过对87份教育自传的文本分析发现,教育记忆塑造师德的互动机制为:教育记忆与心灵互动产生道德锚定、教育记忆与自我互动产生道德监督、... 教育自传的本质是教育记忆的反思性回顾,教育记忆对塑造师德具有积极意义。以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通过对87份教育自传的文本分析发现,教育记忆塑造师德的互动机制为:教育记忆与心灵互动产生道德锚定、教育记忆与自我互动产生道德监督、教育记忆与社会互动产生道德对比。教育记忆塑造师德的互动路径可以从三方面构建:深度挖掘,引导学生与心灵互动;巧用课堂分享,引导学生与他人情感互动;拟定主题,引导学生就同主题事件进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自传 教育记忆 教师职业道德 互动机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共育的文化资本阐释
6
作者 王静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0期24-26,共3页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为理论视角,从场域、文化资本、惯习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家校共育的必要性。从必要性出发,提出消除家校场域壁垒,教师与家长形成育人文化资本合力,利用家访了解大学生生活惯习等措施,建构家校共育的文化资本路径,以期...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为理论视角,从场域、文化资本、惯习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家校共育的必要性。从必要性出发,提出消除家校场域壁垒,教师与家长形成育人文化资本合力,利用家访了解大学生生活惯习等措施,建构家校共育的文化资本路径,以期为家校共育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文化资本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