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方言的“V+搁+N(L)”格式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德岁 唐爱华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皖北方言的"V+X+N(L)"格式中的"X"来源于动词"搁"的虚化,"V+搁+N(L)"格式,只有在"V"是无界的、持续性的动词时,才可以变换成"搁+N(L)+V"格式,"搁"的用法既不等... 皖北方言的"V+X+N(L)"格式中的"X"来源于动词"搁"的虚化,"V+搁+N(L)"格式,只有在"V"是无界的、持续性的动词时,才可以变换成"搁+N(L)+V"格式,"搁"的用法既不等同于普通话的"在"或"到",也不等同于其他方言区的"着"及其变体。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只发现了"搁+N(L)+V"格式,还没有发现"V+搁+N(L)"格式的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方言 “V+X+N(L)”格式 “X+N(L)+V”格式 结构特点 “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标记“你想”的成因及其语用修辞功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德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100,共6页
话语标记是语法化和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话语标记"你想"中"想"的虚化历程与其他感官动词同中有异,"你想"也具有复杂的虚化机制。"你想"的主要语用功能是求同与提示,同时在语篇中为听话... 话语标记是语法化和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话语标记"你想"中"想"的虚化历程与其他感官动词同中有异,"你想"也具有复杂的虚化机制。"你想"的主要语用功能是求同与提示,同时在语篇中为听话人提供语境支持,凸显其后的短语或从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你想” 语用功能 篇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原则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德岁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合作原则研究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合作原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合作原则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um+是+Num”构式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德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汉语"V+Num+是+Num"构式具有特殊的句法特征,对于该构式的认知机制我们可以用舞台模型理论、空间映射理论作出解释。该构式的浮现意义是指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做某事,它表达了说话者积极进取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 “V+Num+是+Num”构式 句法特征 认知释解 浮现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建构的当代审视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5,共3页
“大语文”观是将大学语文置于大文化背景下去审视,从三界融合的视角探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性问题。高校“大语文”观的建构,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所应担当的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及... “大语文”观是将大学语文置于大文化背景下去审视,从三界融合的视角探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性问题。高校“大语文”观的建构,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所应担当的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及其在母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文”观 民族文化认同 衔接性视阈 多元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近百年发展之路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宗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6-55,共10页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学,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最重要的方言著作为纲,将现代汉语方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发展"和"现代汉语...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学,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最重要的方言著作为纲,将现代汉语方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发展"和"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繁荣期"三个阶段,对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形成和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在方言调查中,如何处理理论和事实、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把理论和事实结合起来,在事实的基础上讲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讲事实;继承"强调田野调查,强调语言事实"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方言调查 方言研究 方言学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二冬精神与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月云 蒋宗霞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2期70-74,共5页
分析孟二冬精神和大学生职业理想内涵,论证新形势下高校发挥孟二冬精神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时代意义和主要内容,并以宿州学院孟二冬文学院为例,阐述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孟二冬精神 大学生 职业理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婚变影视剧看当代中国人婚姻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桂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1,共2页
在当下中国,众多家庭正面临着剧烈的震荡、裂变和重新组合,婚变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婚变影视剧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些影视剧及时地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婚姻中的个人情感需求、伦理观念的变化及婚姻走向。本文除了揭示... 在当下中国,众多家庭正面临着剧烈的震荡、裂变和重新组合,婚变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婚变影视剧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些影视剧及时地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婚姻中的个人情感需求、伦理观念的变化及婚姻走向。本文除了揭示婚变影视剧及时反映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外,还挖掘出婚变背后隐藏的社会危机,并给予正确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变 影视剧 婚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视作品在语文美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艳青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77-77,共1页
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播放与文本有关的影视作品资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直观生动地发挥语文学科在塑造人格美、情感美、形象美等方面的美育功能。影视作品在语文美育中发... 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播放与文本有关的影视作品资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直观生动地发挥语文学科在塑造人格美、情感美、形象美等方面的美育功能。影视作品在语文美育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作品 语文美育 语言美 典型美 意境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碎“皮革马利翁的象牙女郎”:身体写作——从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解读陈染、林白的作品
10
作者 梁香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身体叙事"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个独特景观。陈染、林白主要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尤其受法国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影响较大。大胆表现女性的身体感受和欲望,坦率地面对身体... "身体叙事"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个独特景观。陈染、林白主要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尤其受法国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影响较大。大胆表现女性的身体感受和欲望,坦率地面对身体本身和性本身,以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为依据,陈、林二人的创作主要展示了女性的身体美;表现女性身体的觉醒;表达对女人、对自我强烈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林白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撰生年考辩
11
作者 朱曙辉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2期81-81,104,共2页
陈撰是清代中期浙派的重要诗人,同时也是"扬州八怪"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然而由于史料的佚失,其生年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依据新近检读旧籍所得的材料,对关于陈撰享年和卒年的各种观点进行考辨,确定陈撰生于生于康熙十五年而卒... 陈撰是清代中期浙派的重要诗人,同时也是"扬州八怪"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然而由于史料的佚失,其生年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依据新近检读旧籍所得的材料,对关于陈撰享年和卒年的各种观点进行考辨,确定陈撰生于生于康熙十五年而卒于乾隆二十三年,享年八十三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撰 生年 画家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人格的坚守:王国维启蒙思想的生命归属
12
作者 朱妍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5期109-109,112,共2页
清末民初,社会风气被世纪末的颓废情绪所笼罩。王国维从人文关怀角度强调美育的生命启发功效,流露出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对心灵空间的审视。王国维启蒙思想阐发的原点维系着个体心灵的体验,是对个体人生意义和生命归属的灵魂叩问。王国... 清末民初,社会风气被世纪末的颓废情绪所笼罩。王国维从人文关怀角度强调美育的生命启发功效,流露出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对心灵空间的审视。王国维启蒙思想阐发的原点维系着个体心灵的体验,是对个体人生意义和生命归属的灵魂叩问。王国维在文化过滤中标识出匠心独具的架构空间,彰显了独立意识,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启蒙不可或缺的一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个体人格 生命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罪之舞——评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斐 梁香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4,共2页
原罪一直是西方印刷文学着力表现的主题之一,而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借鉴印刷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充分利用电影视听融合的特点把这一主题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影片对人的原罪深刻挖掘以及对我们灵魂的深层拷问或许... 原罪一直是西方印刷文学着力表现的主题之一,而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借鉴印刷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充分利用电影视听融合的特点把这一主题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影片对人的原罪深刻挖掘以及对我们灵魂的深层拷问或许可以改变我们以往对电影这种大众媒介的看法,从而使各种艺术之花在相互借鉴中开放的更加绚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罪 悲剧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与爱情的角逐——从发展传播学视角评电影《画皮》
14
作者 黄斐 梁香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3期31-,80,共2页
发展传播学期望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的现代公民——他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但现实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正像很多人在反思过度的自由会带来什么后果一样,我们的确需要对现在的媒介文化进行反思,否则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 发展传播学期望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的现代公民——他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但现实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正像很多人在反思过度的自由会带来什么后果一样,我们的确需要对现在的媒介文化进行反思,否则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媒介会在资本的驱使下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让我们在观赏新版《画皮》或者痛骂《画皮》之余好好思考一下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皮》 发展传播学 现代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