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道德动机对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井红波 陈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208,共7页
以410名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动机相关显著,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 以410名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断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反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道德动机相关显著,反社会行为与个人利益呈显著正相关,与维持规范、后习俗水平、公民意识、无私和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2)在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中,大学生道德判断预测力高于道德动机预测力,其中个人利益在预测个体反社会行为上占主体成分;(3)在道德判断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道德动机起着部分调节效应。文章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预防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动机 道德判断 反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文化在消费主义时代的嬗变与当代建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凤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近年来学界对青年文化的研究总体呈繁荣之势,但对青年文化进入消费主义时代语境后发生的变化却关注不够。青年文化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后容易发生三大变化:青年文化被物化和异化、抵抗性被商业收编、庸俗性代替了先锋品格。只有回归批判品... 近年来学界对青年文化的研究总体呈繁荣之势,但对青年文化进入消费主义时代语境后发生的变化却关注不够。青年文化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后容易发生三大变化:青年文化被物化和异化、抵抗性被商业收编、庸俗性代替了先锋品格。只有回归批判品格,用风格来建构文化认同,重塑青年精神,青年文化才能超越消费主义时代局限进行当代重构,从而为我国多元共生的文化体系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消费主义 嬗变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解构与重塑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婷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4,共3页
新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着行业革新、社会环境更迭的巨变,如何在复杂形势下诠释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表现,从责任主体、责任客体及责任关注点等方面,对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进... 新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着行业革新、社会环境更迭的巨变,如何在复杂形势下诠释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表现,从责任主体、责任客体及责任关注点等方面,对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进行了解构和重塑,希冀对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缺失与重构 责任主体 责任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道德建构及其儒家形而上的基础地位——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行为文明的启发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伟 赵立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9,共6页
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使如何重建道德基础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代道德重建及其形而上的困境,重构了儒家形而上之"道",指出了它所包含的神性与理性以及它所塑造的现代人格精神。由此得出儒家形而上是当代道德... 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使如何重建道德基础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代道德重建及其形而上的困境,重构了儒家形而上之"道",指出了它所包含的神性与理性以及它所塑造的现代人格精神。由此得出儒家形而上是当代道德建构的文化基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建构 儒家形而上 基础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