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的特征及形式化表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鸿 马小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10,共5页
为了能为粒计算的粒提供一种统一的表示形式,研究了粒的特征的基本含义、描述及其关系,分析了粒的对象、特征、关系及状态等四个基本要素,提出了基于数据层面的粒的四元组的形式化表示形式,即由对象集、特征集、关系集和约束集四元组组... 为了能为粒计算的粒提供一种统一的表示形式,研究了粒的特征的基本含义、描述及其关系,分析了粒的对象、特征、关系及状态等四个基本要素,提出了基于数据层面的粒的四元组的形式化表示形式,即由对象集、特征集、关系集和约束集四元组组成。接着给出了几个特殊粒的表示形式,然后说明了该表示形式的统一性及其优点,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了研究。该形式化表示形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很好地解决了基于数据层面的粒的表示问题,有利于问题求解和粒计算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形式化 表示 粒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计算的四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鸿 马小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9-13,70,共6页
为了保证粒计算体系的完整性,用以指导粒计算的研究与发展,采取了质性研究方法,把粒计算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对粒计算研究与发展的纵向推进与横向吸纳等方面的深入考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解释了粒计算体系向高级形式发展... 为了保证粒计算体系的完整性,用以指导粒计算的研究与发展,采取了质性研究方法,把粒计算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对粒计算研究与发展的纵向推进与横向吸纳等方面的深入考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解释了粒计算体系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把粒计算体系的发展分为初期、中期(三元模型)、后期(四元模型)三个阶段;建立了四元模型;根据主导驱动元素的不同把四元模型阶段分为粒化思维导向型、粒化问题求解推动-粒化信息处理拉动导向型和自觉协同型三个主要表现形态,从而构建了以四元为核心的粒计算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粒计算体系 四元 四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序关系粒范畴的构造方法
3
作者 李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目前粒计算理论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模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粒集出发,定义了粒的个体对象间的泛化-例化关系、粒之间的泛包含关系,证明了它们都是偏序关系且具有偏序关系的粒集是一个范畴;定义了粒集的泛交运算,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基于偏... 目前粒计算理论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模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粒集出发,定义了粒的个体对象间的泛化-例化关系、粒之间的泛包含关系,证明了它们都是偏序关系且具有偏序关系的粒集是一个范畴;定义了粒集的泛交运算,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基于偏序关系的粒范畴的构造方法,讨论了这种粒范畴的几个性质。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了基于偏序关系的粒范畴的构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为研究粒范畴的应用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集 粒范畴 偏序关系 构造 粒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