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相机的轨道扣件部件丢失与松动智能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胜腾 薛亚东 +3 位作者 迟胜超 樊晓东 张宜霞 杨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6-395,共10页
轨道扣件在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松动甚至掉落、断裂等异常情况,不利于列车行驶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定期、及时的检查与维修。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低,难以匹配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且对于部件松动等不易察觉的问题检测效果差。利用计算机... 轨道扣件在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松动甚至掉落、断裂等异常情况,不利于列车行驶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定期、及时的检查与维修。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低,难以匹配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且对于部件松动等不易察觉的问题检测效果差。利用计算机视觉形成自动化的检测设备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线结构光技术因其成本低、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且适合轨道检测场景。该技术核心设备为可以采集并分析线结构光进行三维重建的3D相机,基于成像原理设计可搭载于轨道检测车的扣件检测系统并进行现场试验,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分别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和三维模型。针对图像数据利用目标检测的方法,构建数据集,搭载YOLO(You Only Look Once)v5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挡肩及扣件部件的快速识别,进行部件丢失检测;针对三维模型利用轨道扣件相对位置固定的特点,根据阈值筛选扣件数据并进一步得到弹条及螺栓等部件的坐标信息,通过边缘提取、平面拟合等方法计算位移量,进行部件松动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可以采集高质量的扣件数据,扣件部件识别平均精准度达到99.0%,速度满足现场实时检测的要求,同时对于弹条和螺栓的松动量检测精度分别达到了1 mm和0.1 mm。该方法具有实际工程价值,可以大幅提升轨道巡检效率,对于扣件部件丢失、松动等严重问题可以及时预警指导修复,保障轨道安全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扣件 智能检测 三维成像 YOLOv5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
2
作者 李军 樊晓东 +4 位作者 薛丁维 周航 高涛 陈昌邦 张宜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及轨道的工务巡检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亟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及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以下简称“综合检测车”),阐述了该综合检测车的...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及轨道的工务巡检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亟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及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定位和同步触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检测车(以下简称“综合检测车”),阐述了该综合检测车的系统架构,并介绍了同步定位模块、供电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的功能,以及工务病害故障检测所采用的识别算法。介绍了该综合检测车的定位计算和同步控制技术,并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其技术优势进行了总结。[结果及结论]该综合检测车可在2 h内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隧道及轨道的巡检工作,实现对多类病害故障的智能综合检测。与人工检测相比,其准确率提升了60%,巡检成本降低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工务巡检 综合检测车 双目定位技术 同步触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结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军 朱国琦 +2 位作者 樊晓东 杨维 黄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2,37,共7页
本文使用一种地铁隧道快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有效识别了采集图像中的病害特征。其软件平台能够方便隧道管理者实时查看和跟踪隧道病害信息。该检测系统应用于南宁地铁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能精确地识别... 本文使用一种地铁隧道快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有效识别了采集图像中的病害特征。其软件平台能够方便隧道管理者实时查看和跟踪隧道病害信息。该检测系统应用于南宁地铁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能精确地识别隧道的裂缝、剥落和渗漏等病害,并从图像效果、定位精度、检测效率、识别率和检测精度4个方面与人工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图像采集效果显著优于人工方法;检测速度可达30 km/h;识别裂缝、剥落和渗漏的识别精度分别可达89%、100%和94%;能够识别面积为100 mm^2的表面缺陷和裂缝宽度>0.2 mm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快速检测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综合巡检机器人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军 周航 +5 位作者 陈昌邦 唐玉平 樊晓东 高涛 张宜霞 王丽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0-224,共5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给轨道交通工务巡检工作带来了压力,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多种弊端,需要借助智能检测设备以提升工务巡检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目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务巡检的智能检测设备普遍存在部署灵活性低、病...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给轨道交通工务巡检工作带来了压力,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多种弊端,需要借助智能检测设备以提升工务巡检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目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务巡检的智能检测设备普遍存在部署灵活性低、病害实时检测与实时报警难以实现、病害管理体系缺乏等问题,很难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每日巡检工作中。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模块化设计、自主动力、人员搭载、机器视觉、定位计算及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务巡检相关病害的实时检测与实时报警,并使用病害数据库对已检测的病害进行数字化管理。该机器人应用于工务运维的每日巡检工作中,可大幅降低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智能病害检测技术准确识别多类病害从而提升巡检效率,避免重大病害的形成;结合病害的定位计算将轨道交通工务运维工作中传统的人工巡检-纸质(或电子化)病害管理模式优化为机器人巡检-数字化病害管理的新模式,大幅降低工务运维成本。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降本增效,并助力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工务运维 智能巡检 实时检测 病害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工务智能运维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樊晓东 孟俊华 +5 位作者 张宜霞 杨维 迟胜超 樊晓莉 唐文平 王泰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针对以人工为主的轨道交通传统工务模式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如病害漏检误检、维修不足、过度维修、难以长期跟踪病害发育、难以确定仓储物料的状态等,设计了一种工务智能运维体系。该体系基于可扩展的多层分级架构,可对轨道交通的各类结... 针对以人工为主的轨道交通传统工务模式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如病害漏检误检、维修不足、过度维修、难以长期跟踪病害发育、难以确定仓储物料的状态等,设计了一种工务智能运维体系。该体系基于可扩展的多层分级架构,可对轨道交通的各类结构病害及部件故障实现准确识别与数字化管理。结合先进的仓储管理与远程专家指导,智能化制定维修策略并更新相关数据,从而对轨道交通的多种场景实现智能化工务运维,并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对该系统进行功能增减和调整,实现了工务运维成本的降低和管理模式的简化,为业主单位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工务智能运维体系 病害故障管理 智慧城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