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苗长安 《林业科技情报》 2018年第1期42-43,共2页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发展,国家需迎合现行经营发展决策,做好林场改革,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辽宁国有林场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保障国有林场改革高效落实。
关键词 辽宁国有林场 改革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珍贵野生食用菌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元霞 姜玉乙 +5 位作者 郭元涛 丁敏 仇程萍 袁玉军 李军 袁永孝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且许多种类为食药兼用,对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辽宁东部山区蕴藏着丰富食用菌资源,据调查,该区共有真菌360多种,其中可食145种,药用94种。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已...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且许多种类为食药兼用,对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辽宁东部山区蕴藏着丰富食用菌资源,据调查,该区共有真菌360多种,其中可食145种,药用94种。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搞清野生食用菌的种类,以便更好利用,文章将辽东山区17种珍贵野生食用菌的名称、识别特征、生态环境、分布区域、食用情况及营养成分做以介绍,供生产、食用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东部山区 食用菌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3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玉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8期120-121,共2页
随着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环境的改变和栽培密度的提高,软枣猕猴桃果园病害频发并影响了软枣猕猴桃经济效益。文章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从致病因子、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软枣猕猴桃溃疡病、黑斑病和褐斑病防治技... 随着人工栽培软枣猕猴桃环境的改变和栽培密度的提高,软枣猕猴桃果园病害频发并影响了软枣猕猴桃经济效益。文章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从致病因子、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软枣猕猴桃溃疡病、黑斑病和褐斑病防治技术,为软枣猕猴桃生产和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病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山野菜资源及其分布 被引量:6
4
作者 钟世良 姜玉乙 +3 位作者 袁永孝 丁云瑞 仇程萍 张元霞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6期65-69,共5页
通过调查,丹东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14科446属1060种,其中山野菜有43科107属151种。山野菜种数占本地区维管束植物种数14.6%。种数多、生活型多样、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本地区山野菜的重要特点。具调查分析,该区山野菜年储量... 通过调查,丹东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14科446属1060种,其中山野菜有43科107属151种。山野菜种数占本地区维管束植物种数14.6%。种数多、生活型多样、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本地区山野菜的重要特点。具调查分析,该区山野菜年储量可达24 500t,蕴藏价值达1.33亿元。山野菜食用部位以幼苗、嫩茎叶为主,树木嫩叶、嫩芽类次之,根及根状茎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东地区 山野菜 资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嫁接方法对软枣猕猴桃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玉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0期51-51,72,共2页
采用2年生野生软枣猕猴桃实生苗,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对软枣猕猴桃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皮接成活率达到91.7%,而对照舌接和劈接嫁接成活率分别为79.5%和77.6%。软枣猕猴桃春季插皮嫁接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春季嫁接 插皮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小檗营养钵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9期123-124,共2页
文章总结了紫叶小檗营养钵播种育苗技术。从种子采集、催芽处理、播种方法,钵苗管理等都做了关键技术的阐述,可作为紫叶小檗育苗的参考。
关键词 紫叶小檗 营养钵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云杉温室大棚单芽劈接技术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1期36-37,共2页
以4年生红皮云杉为砧木,年生长量超过10cm的蓝云杉1年枝条为接穗,分不同时期在大棚温室内进行单芽劈接试验。结果表明,4月5日嫁接成活率平均达到89.5%,嫁接时期越早,平均干质量越大。较早嫁接可提高蓝云杉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
关键词 蓝云杉 温室大棚 单芽劈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甸地区鸟类生态群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学明 李伟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4-15,46,共3页
宽甸地区自然环境和植被保存完好,在此栖息的鸟类种类较多。笔者参加了1985~1995年、2000~2008年宽甸地区的鸟类调查,宽甸地区有鸟类255种,隶属15目47科,占辽宁鸟类总数(368种)的69%,其中雀形目鸟类22科126种,非雀形目鸟类25科129种;... 宽甸地区自然环境和植被保存完好,在此栖息的鸟类种类较多。笔者参加了1985~1995年、2000~2008年宽甸地区的鸟类调查,宽甸地区有鸟类255种,隶属15目47科,占辽宁鸟类总数(368种)的69%,其中雀形目鸟类22科126种,非雀形目鸟类25科129种;有留鸟33种,夏候鸟197种,旅鸟25种;古北界鸟类232种,东洋界鸟类6种,广布种17种。有175种是森林食虫鸟类,占调查总数的68%。对宽甸地区鸟类群构成进行分析,其鸟类基本可以分为4个生态群,各生态群的鸟类互相渗入,没有一个特定的明显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资源 生态群 宽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