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气化炉设计要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秋 任永志 孙波 《节能与环保》 2002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主要结构尺寸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 生物质气化炉 工作原理 设计 结构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建工采伐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军 《辽宁林业科技》 1989年第5期36-38,49,共4页
根据建工采伐林业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PC-1500计算机的特点,编制出一套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设计内业工作的程序。该程序的应用使计算机系统地解决了设计中面积、蓄积、胸经、株数、出材量、优势树种、树种组成、林地林木赔偿费等诸多... 根据建工采伐林业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PC-1500计算机的特点,编制出一套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设计内业工作的程序。该程序的应用使计算机系统地解决了设计中面积、蓄积、胸经、株数、出材量、优势树种、树种组成、林地林木赔偿费等诸多因子的自动计算问题,并且能比手工计算画出更精确的图形,可提高工效近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工采伐 设计 微机 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种子灭虫、贮藏处理方法效果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姚国年 吴耀先 +3 位作者 白荣芬 宋舒华 郑小东 黄春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9-11,29,共4页
为了提高麻栎人工更新的质量和效果,对麻栎种子采收后,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麻栎种子采用水浸灭虫法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达到84%,生活力提高34.5%;采用室内混沙贮藏法效果最优,种子发芽率提高15%~25%,含水率提高2%... 为了提高麻栎人工更新的质量和效果,对麻栎种子采收后,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麻栎种子采用水浸灭虫法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达到84%,生活力提高34.5%;采用室内混沙贮藏法效果最优,种子发芽率提高15%~25%,含水率提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贮藏 种子发芽率 灭虫法 种子采收 人工更新 沙贮 初探 最优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秋 任永志 孙波 《能源工程》 2001年第6期28-29,共2页
阐述了当前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气体焦油含量、气化站全年运行、经济效益以及综合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技术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焦油 储气柜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林天然更新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袁玉明 李佩福 +2 位作者 黄春英 杨艳丽 许宏伟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59-61,共3页
油松为我国特有树种,是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种之一,具有抗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它的天然落种,自然出苗能力很强,本文调查了在辽宁东部宽甸县40年生油松林下天然更新的情况,总结出油松天然更新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 油松为我国特有树种,是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种之一,具有抗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它的天然落种,自然出苗能力很强,本文调查了在辽宁东部宽甸县40年生油松林下天然更新的情况,总结出油松天然更新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1调查地自然概况宽甸县位于辽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天然更新 树种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砬子地区鹰科鸟类生态习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佩福 李伟 +2 位作者 周威 王成福 蔡洪岩 《辽宁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对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15种鹰科鸟类进行调查。对其栖息环境、分布、生态及食性进行较详细地分析研究,基本掌握这一地区鹰科鸟类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的生态习性。为自然保护区对今后的鸟类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持续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对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15种鹰科鸟类进行调查。对其栖息环境、分布、生态及食性进行较详细地分析研究,基本掌握这一地区鹰科鸟类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的生态习性。为自然保护区对今后的鸟类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持续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科鸟类 生态习性 保护 利用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调整 优化资源结构
7
作者 刘义 王雪松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5期28-31,共4页
论述了丹东地区林业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防护林比例过低,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成熟林比例偏低。提出了今后的调整意见:增加防护林和薪炭林的比例;压缩柞蚕场的面积,保护板栗资源,加速板栗低产林改造;通过裁针保阔、封山育林... 论述了丹东地区林业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防护林比例过低,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成熟林比例偏低。提出了今后的调整意见:增加防护林和薪炭林的比例;压缩柞蚕场的面积,保护板栗资源,加速板栗低产林改造;通过裁针保阔、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柞树用材林的产量和质量;更新造林树种选择;严格控制采伐量,提高成熟林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结构 调整 优化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沙松天然更新试验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苗自馥 刘延军 《辽宁林业科技》 1989年第2期29-31,共3页
沙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又名白松,常绿乔木,是耐荫性树种,浅根性,喜凉润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抗病虫害和抗烟害能力强。是林冠下造林的好树种。树高可达30m,胸径粗达1m,俗称“沙大个”。木材材质轻软,耐朽力强,纹理通直,韧性较好... 沙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又名白松,常绿乔木,是耐荫性树种,浅根性,喜凉润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抗病虫害和抗烟害能力强。是林冠下造林的好树种。树高可达30m,胸径粗达1m,俗称“沙大个”。木材材质轻软,耐朽力强,纹理通直,韧性较好,易于胶接、涂胶和着色,是建筑、桥梁、枕木、家具、火柴等用材;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工业的上等原料。据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松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砬子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马绍刚 +3 位作者 关宗敏 王守正 李培福 徐凌云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19-21,44,共4页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1991~1995年,在调查这一地区的经济植物时,对药用植物做了较详细的分类调查,基本查清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蕴藏量,掌握了其种类的分布区域。经调查,已知该地区有药...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1991~1995年,在调查这一地区的经济植物时,对药用植物做了较详细的分类调查,基本查清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及蕴藏量,掌握了其种类的分布区域。经调查,已知该地区有药用真菌94种,高等植物中的中草药101科487种,其中蕨类16科24种,种子、草本植物85科463种。估计总蕴藏量达513t。为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今后对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开发利用 白石砬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树冻害及其预防
10
作者 张军 李体智 +1 位作者 袁玉明 裴松义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B06期24-25,共2页
板栗是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集于一体的优良经济树种。近年来,由于冻害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板栗的产量和栗农的收入。文章从冻害发生的类型、原因、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概述了栗树冻害的症状及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 栗树 冻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