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生玉 林连捷 +4 位作者 楚华 杨川 宫丹丹 田佳 付海香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8期610-612,共3页
目的:评估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帕夫林(白芍总苷)口服,600mg,每日2次;妥抒(来氟米特)口服,20mg/d。同时,治疗组应用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 目的:评估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帕夫林(白芍总苷)口服,600mg,每日2次;妥抒(来氟米特)口服,20mg/d。同时,治疗组应用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点滴,16mg/d,连续2周;对照组给予西乐葆(塞来昔布)口服,200mg,每日2次,连续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功、血常规及尿常规,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情况及化验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关节肿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血沉、CRP及RF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无肝功、血白细胞及尿改变。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RA活动期患者,起效快,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RA急性期治疗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瓜多肽 关节炎 类风湿 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mTOR、P70S6K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斌 单广夷 孔垂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及其底物激酶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癌组织、正常肾脏组织中m TOR及P70S6K蛋白表达,并观察两者...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及其底物激酶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癌组织、正常肾脏组织中m TOR及P70S6K蛋白表达,并观察两者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 TOR蛋白在肾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23±0.125、0.667±0.106,两者比较,P<0.01;P70S6K在肾癌、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08±0.258、0.489±0.21,两者比较,P<0.01。m TOR、P70S6K蛋白阳性表达与肾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肾癌组织中m TOR与P70S6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8,P=0.002)。结论肾癌组织中m TOR、P70S6K蛋白表达升高,m 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能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利多卡因治疗组。结果:两者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利多卡因治疗组。结果:两者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邹吉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X期110-110,共1页
我院应用国产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尿激酶 心肌梗死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淑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3X期60-60,共1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5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为对照组50例,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5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为对照组50例,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房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律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楚华 李学良 褚春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同时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甲氨喋呤(5-20mg,每周1次,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另一组用氨甲喋呤+双氯芬酸(25mg,每日3次,...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同时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甲氨喋呤(5-20mg,每周1次,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另一组用氨甲喋呤+双氯芬酸(25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分别为68%、7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双氧芬酸相比,白芍总苷无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P〈0.01)。[结论]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芍总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入物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沈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86-87,共2页
目的比较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应用带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参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实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比较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应用带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参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实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C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感染率为3.45%,参照组为24.14%,实验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有显著效果,但带锁髓内钉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任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6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进...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6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3周后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CRP降低,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苏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5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为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对25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为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对25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进行研究探讨。结果 25例患者共抢救38次,成功抢救次数为36次,抢救成功率为94.74%;经过治疗后,大多数的临床症状得以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上,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血液透析不充分、高血压控制不良、贫血、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等危险因素,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发病机制,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要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进行预防,纠正诱导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楚华 李学良 褚春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加西乐葆)和中药治疗组(药物治疗加鹿瓜多肽)。其中治疗组:妥抒(西乐葆)20mg/天治疗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鹿瓜多肽注射液16mL,1次/...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加西乐葆)和中药治疗组(药物治疗加鹿瓜多肽)。其中治疗组:妥抒(西乐葆)20mg/天治疗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鹿瓜多肽注射液16mL,1次/d,静滴;对照组:单纯用妥抒20mg/天治疗加西乐葆200mg/天,1次/d,疗程2周。观察患者关节压痛、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关节压痛、肿胀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鹿瓜多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东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5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促进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120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优...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促进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120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优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9.2±5.4)分高于常规组的(58.7±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癫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进行治疗,分析两种药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进行治疗,分析两种药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肌酸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量水平分别为(129.26±0.35)μmol/L、(9.69±4.08)mmol/L、(0.88±0.44)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6.55±71.55)μmol/L、(13.70±4.35)mmol/L、(2.45±0.5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的皮疹,经过治疗后得到缓解,所有患者在3周内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治疗中采用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益肾化湿颗粒 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抗心衰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61-161,共1页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0例,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8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0例,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8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美托洛尔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50%,8周有效率为70%。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衰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5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手部骨折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行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 ,实验组实行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方法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 目的分析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手部骨折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行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 ,实验组实行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方法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骨折愈合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骨折愈合用时(98.2±31.0)min、(72.4±11.0)ml、(8.9±1.0)d、(5.0±0.6)周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的(131.0±36.3)min、(90.3±12.0)ml、(13.6±2.0)d、(7.3±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3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33%(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开展螺纹加压骨针固定治疗方法展示较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加压骨针 固定 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东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13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6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院内护理服务和院外电话随访,延续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13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6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院内护理服务和院外电话随访,延续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出院前及出院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5%,高于常规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HPLP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且延续组患者的HPLPⅡ评分为(179.5±12.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49.4±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使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依然能接受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模式,控制病情,预防脑卒中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健康行为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价值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隋德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足踝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金属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足踝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金属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实验组为2.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踝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呈现较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足踝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7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颜广东 张可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48-48,5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因急性脑出血就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分析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因急性脑出血就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效率为84.7%,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为80.6%,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急性脑出血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5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究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实验组患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实验组患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间断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较持续蓝光照射的效果更好,且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儿造成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波 车广前 禚仁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3X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经CT诊断为DAI10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35例,中残28例,重残或植物生存30例,死亡15例。结论:原发性脑...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经CT诊断为DAI10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35例,中残28例,重残或植物生存30例,死亡15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是DAI的一部分,伤后意识障碍程度较深。GCS评分、昏迷时间和瞳孔变化是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治疗上高压氧及钙离子拮抗剂应用仍是DAI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同时应注意控制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影像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段巨大憩室切除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云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3Z期105-105,共1页
1典型病例 患者,男,68岁,农民,主因口腔右侧可还纳包块伴进食呕吐2月余,于2005年4月5日收住外一科。既往吞咽困难,逐渐加重10余年。
关键词 食管 憩室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