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地区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硅酸体形状特征初探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云飞 郑云飞 +6 位作者 藤原宏志 游修龄 俞为洁 刘斌 丁金龙 王才林 宇田津彻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了探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的亚种属性,对浙江省的罗家角、马家水、邱城、南河、喇叭、水田贩和江苏省的龙南、徐家湾等遗址出土的陶片、红烧土及土壤,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在26份材料中有11份检出稻的机动细胞硅酸体,它们... 为了探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的亚种属性,对浙江省的罗家角、马家水、邱城、南河、喇叭、水田贩和江苏省的龙南、徐家湾等遗址出土的陶片、红烧土及土壤,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在26份材料中有11份检出稻的机动细胞硅酸体,它们分属于马家、崧泽和良渚等三个文化阶段。硅酸体的形状特征解析表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期的硅酸体的纵长、横长比马家文化期分别增加了15.73%、15.15%和11.73%、15.19%;粒子组分中小颗粒明显减少,大颗粒增加。显示出向以大型硅酸体为特征的粳稻方向进化的趋势。判别结果表明:崧泽和良渚文化期为粳稻;马家 文化早期的判别值有负值,但绝对值较小,和现代栽培的籼稻有差异。从演化过程看,硅酸体特征似籼的早期的栽培稻已具向粳稻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种 硅酸体 新石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5
2
作者 傅隆生 张发年 +3 位作者 槐岛芳德 李桢 王滨 崔永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进行了棚架式栽培模式自然生长条件下簇生猕猴桃无损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研究。基于果实与果柄的分离特性,提出面向机器人的果实采摘方法和简化几何模型,进行了果实与果柄分离试验的可行性验证;基于果实采摘方法设计了从底部接近、... 进行了棚架式栽培模式自然生长条件下簇生猕猴桃无损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研究。基于果实与果柄的分离特性,提出面向机器人的果实采摘方法和简化几何模型,进行了果实与果柄分离试验的可行性验证;基于果实采摘方法设计了从底部接近、旋转包络分离毗邻果实并抓取、向上运动分离果实的末端执行器,并试制样机,进行了现场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模型能够实现果实与果柄的分离,末端执行器解决了毗邻果实分离问题,能够实现单个果实稳定抓取、无损采摘和采后抓持,成功率达到96.0%,平均单果耗时2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摘机器人 无损采摘 末端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荞麦秸秆粉防除杂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徐冉 续荣治 +2 位作者 王彩洁 王金龙 陈存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荞麦秸秆粉对植物发芽、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物的强弱因植物的种类而异 ,对生菜和稗草的抑制作用强 ,对大豆和水稻的抑制作用弱。研究发现 ,荞麦秸秆粉可使稗草的发芽率降低 10 0 % ,生菜的发芽率降低6 6 5 %。大豆的发芽率... 荞麦秸秆粉对植物发芽、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物的强弱因植物的种类而异 ,对生菜和稗草的抑制作用强 ,对大豆和水稻的抑制作用弱。研究发现 ,荞麦秸秆粉可使稗草的发芽率降低 10 0 % ,生菜的发芽率降低6 6 5 %。大豆的发芽率虽没有降低 ,但侧根数减少 74 % ,根鲜重减少 4 4 %。水稻的发芽率降低 15 % ,根长缩短96 % ,幼苗高度降低 5 6 %。荞麦秸秆粉可使双子叶水田杂草发芽率降低 88%~ 91% ,使单子叶水田杂草发芽率降低76 %~ 89%。施过荞麦秸秆粉的水田不会对后作水稻的发芽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秸秆粉 抑制作用 杂草 生物防除 抗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判别籼粳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才林 宇田津彻朗 +3 位作者 汤陵华 邹江石 佐藤洋一郎 藤原宏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7-214,共8页
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性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探讨并建立了以硅酸体形态性状为指标的籼粳判别式,其判别效率可达90%左右,明显优于粒型判... 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性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探讨并建立了以硅酸体形态性状为指标的籼粳判别式,其判别效率可达90%左右,明显优于粒型判别法,与佐滕等提出的基于酚反应、氯酸钾抗性和稃毛长的判别结果基本一致。由于植物蛋白石具有残留量多和抗风化等优点,作者认为在籼、粳稻起源和分化的研究中,根据植物蛋白石的形态进行籼粳判别的方法比基于炭化米的粒型判别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体 植物蛋白石 判别 分类 籼稻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秧苗嫁接机器人视觉与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成良 王红永 +1 位作者 曹其新 永田雅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研制了一套应用于瓜果秧苗嫁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 ,该系统能判别秧苗品质和秧苗方向 。
关键词 秧苗 嫁接 机器人视觉 机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才林 藤原宏志 +2 位作者 佐藤洋一郎 汤陵华 邹江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为更好地描述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对来自我国的52个地方品种和65个改良品种以及来自亚洲各国的97个地方品种硅酸体的长、宽、厚和形状系数b/a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为更好地描述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对来自我国的52个地方品种和65个改良品种以及来自亚洲各国的97个地方品种硅酸体的长、宽、厚和形状系数b/a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硅酸体的4个形态性状可以简单地用第1和第2两个主成分表示,并把这两个主成分分别定义为“大小因子”和“形状因子”。两个主成分对4个形态性状总变异的贡献率为84.10%~89.52%,其中47.55%~71.94%的变异来自硅酸体的大小因子。同时,大小因子和形状因子恰好可以用于描述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在籼、粳亚种间的变异,根据主成分进行籼粳判别的效率可达85%~90%。3组水稻样本的分析结果趋势一致,表明用主成分进行籼粳判别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机动细胞 硅酸 主成分分析 籼粳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草莓收获机器人的果实定位和果柄检测方法 被引量:33
7
作者 郭峰 曹其新 +1 位作者 崔永杰 永田雅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94,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草莓收获机器人的果实定位和果柄检测方法。利用基于OHTA颜色空间的图像分割方法从背景中分割草莓通过计算二值化草莓blob的惯性主轴来判断草莓的姿态,根据草莓的成熟度实现了果实的选择性采摘。试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平均... 介绍了一种用于草莓收获机器人的果实定位和果柄检测方法。利用基于OHTA颜色空间的图像分割方法从背景中分割草莓通过计算二值化草莓blob的惯性主轴来判断草莓的姿态,根据草莓的成熟度实现了果实的选择性采摘。试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平均判别速度为1 s,果柄误判率为7%,在采摘过程中仅对5%的果实造成损伤,满足草莓机器人的收获速度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机器视觉 草莓收获机器人 果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才林 宇田津彻朗 +2 位作者 藤原宏志 汤陵华 邹江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来源于水稻(OryzasativaL.)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作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水稻... 来源于水稻(OryzasativaL.)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作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水稻机动细胞硅酸体的长、宽、厚和形状系数b/a这4个形态性状在品种内、品种间和籼、粳亚种间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不论是籼稻还是粳稻,同一品种不同硅酸体的形态均有明显差异,表明单个或少数几个机动细胞硅酸体不足以代表该品种硅酸体的形态特征。以50个硅酸体的平均值为代表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机动细胞硅酸体上述4个形态性状在同一品种不同单株或同一单株的剑叶与倒三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同一叶片的叶基、叶尖和中间3个部位之间却有明显差异;在同一亚种的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籼粳亚种间变异是硅酸体形态变异的主要方向。籼、粳两个亚种硅酸体形态性状的频率分布虽然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但籼稻的硅酸体形状较小、较薄,b/a较大;相反,粳稻的硅酸体形状则明显存在较大、较厚、b/a较小的趋势。因此,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的4个形态性状可以判别籼、粳稻,其判别效率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机动细胞 硅酸体 植物蛋白石 籼粳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被引量:8
9
作者 汤陵华 佐藤洋一郎 +1 位作者 宇田津彻朗 孙加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3-197,共5页
采用根据炭化米叶绿体DNA差异鉴别其亚种类型和根据水稻植物蛋白石形状差异判断稻种类型的方法,分析中国草鞋山遗址各文化时期的稻种类型,结果均认定该地区古代各时期种植的稻种类型是粳稻。
关键词 植物蛋白石 叶绿体DNA 稻种类型 草鞋山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拣选机器人的开发 被引量:32
10
作者 曹其新 吕恬生 +1 位作者 永田雅辉 王红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880-884,共5页
运用彩色图像处理、神经网络理论以及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了草莓拣选机器人样机.该样机具有学习功能,作业时可根据示教的拣选对象的标准样本,改变或调整机器人拣选草莓的种类,一机多用.即使是没有专业知识的操作人员。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草莓拣选机器人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块根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冬枝 董彦君 续荣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87-4188,共2页
[目的]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麦冬块根70%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桃缩叶病以及鬼芋根腐病的抑菌活性。[结果]结果表明,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原液的1/10,1/20,1/40以及1/80浓度都能明显抑制水... [目的]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麦冬块根70%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桃缩叶病以及鬼芋根腐病的抑菌活性。[结果]结果表明,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原液的1/10,1/20,1/40以及1/80浓度都能明显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桃缩叶病以及鬼芋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24.8%以上,且都随着处理浓度增大抑制效果明显提高,尤其是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原液的1/10浓度的抑制率均在71.5%以上。[结论]麦冬块根的70%甲醇浸提物对供试的3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块根提取物 植物病原菌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理论在土壤侵蚀预报方面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科利 曹其新 +1 位作者 细山田健三 永田雅辉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X期58-63,72,共7页
在引用前人有关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关系的工作基础上,探讨了神经网络理论在土壤侵蚀估算预报方面的应用。所引用的资料的估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的模型估算土壤侵蚀具有很高的精度。同时,文中还简单介绍了神经网络理论及... 在引用前人有关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关系的工作基础上,探讨了神经网络理论在土壤侵蚀估算预报方面的应用。所引用的资料的估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的模型估算土壤侵蚀具有很高的精度。同时,文中还简单介绍了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指出了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的模型估算土壤侵蚀时应注意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侵蚀量 土壤侵蚀预报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和矮壮素处理对东非狼尾草和非洲狗尾草再生及再生草干物质生产性能的后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益新 石井康之 +1 位作者 伊藤浩司 沼口宽次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3-56,共4页
以盆栽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洒10^(-3) GA_3或 CCC 溶液的东非狼尾草和非洲狗尾草刈割后 GA_3和 CCC 对两种牧草再生及再生草干物质生产性能的后效应。结果表明:东非狼尾草 GA_3处理区和 CCC 处理区再生分别劣于和优于对照区,其再生状况分... 以盆栽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洒10^(-3) GA_3或 CCC 溶液的东非狼尾草和非洲狗尾草刈割后 GA_3和 CCC 对两种牧草再生及再生草干物质生产性能的后效应。结果表明:东非狼尾草 GA_3处理区和 CCC 处理区再生分别劣于和优于对照区,其再生状况分别与根茬被消耗养分的再生利用率以及再生茎干物质重密切相关;非洲狗尾草 GA_3处理区和 CCC 处理区再生与对照区均无显著差异。再生草生长过程中,东非狼尾草 GA_3处理区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叶面积相对扩展率显著高于对照区,使其再生差得到补偿;东非狼尾草 CCC 处理区以及非洲狗尾草两处理区各生长参数与对照区差异均不显著。两种牧草 GA_3和 CCC 处理区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产量与对照区均无显著差异。GA_3和 CCC 处理对两种牧草再生草干物质生产性能无明显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狗尾草 赤霉素 矮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取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兴奇 秋吉康弘 王腊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97,共4页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的取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有足够大的集水廊道的前提下,该取水工程的潜在取水能力。结果表明,在影响栏栅取水量的诸因素中,栅条长度、栅隙和栏栅的设置角度对取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取水量...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的取水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有足够大的集水廊道的前提下,该取水工程的潜在取水能力。结果表明,在影响栏栅取水量的诸因素中,栅条长度、栅隙和栏栅的设置角度对取水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取水量主要由栏栅的设置角度决定,而栅条长度和栅隙对取水量的影响程度较小;栏栅的设置角度小于50°时,栏栅有较大的引水比,栏栅的设置角度大于50°后,栏栅的引水比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栏栅 山溪取水工程 取水量 引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兴奇 秋吉康弘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日本山区的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受气候和地形条件的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为了提高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而开展小型、微型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是必然选择。对近几十年来,日本研究开发的结构各异、类型多样的山溪取... 日本山区的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受气候和地形条件的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为了提高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而开展小型、微型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是必然选择。对近几十年来,日本研究开发的结构各异、类型多样的山溪取水工程的取水方式进行了介绍;对广泛应用于日本山区多沙性河流的栏栅式取水工程的结构特征、取水特点以及由栏栅式取水工程群与蓄水池(水库)构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综合评述,为我国同类型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山溪取水工程 山区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宇田津彻朗 邹厚本 +3 位作者 藤原宏志 汤陵华 王才林 孙加祥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关键词 植物蛋白石 海安青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器 稻作农业 遗址时代 草鞋山遗址 江苏省 水稻 稻作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繁殖母猪添加动物性油脂对仔猪初生重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仁德 李国梅 园田立信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为防止夏季暑热期间仔猪初生重及哺育率的下降 ,采用 2 2头日本Hypor系统妊娠后期母猪进行饲料中动物性油脂添加试验 ,其中C对照组 13头 ,F试验组 9头。对F试验组母猪从分娩前 2 0日至泌乳期 14日在种猪用配合饲料中添加粉末动物性油脂 ... 为防止夏季暑热期间仔猪初生重及哺育率的下降 ,采用 2 2头日本Hypor系统妊娠后期母猪进行饲料中动物性油脂添加试验 ,其中C对照组 13头 ,F试验组 9头。对F试验组母猪从分娩前 2 0日至泌乳期 14日在种猪用配合饲料中添加粉末动物性油脂 10 0g d·头。结果表明 :1.仔猪初生重F试验组比C对照组重 0 .14kg 头。 2 1日龄断奶是时仔猪窝重F组比C组多 6 .48kg 窝 ,其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2 .平均总产仔猪数两组间无差异 ,但平均成活产仔数、断奶头数F组比C组分别多 0 .5 6头 窝 ,0 .95头 窝 ,差异显著 (P <0 .0 5及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母猪 动物性油脂 仔猪 初生重 发育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硒后放牧牦牛血硒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仁德 周玉清 +1 位作者 李国梅 圜田立信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5期9-10,共2页
为了解牦牛补硒后血中硒浓度变化,对放牧牦牛按每100kg体重20mg,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投硒,投药后每间隔1周进行采血,对6周间全血,血浆中硒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浆中硒浓度随投硒显著上升(P<0.01),第1周后增至投予前的约3倍... 为了解牦牛补硒后血中硒浓度变化,对放牧牦牛按每100kg体重20mg,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投硒,投药后每间隔1周进行采血,对6周间全血,血浆中硒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浆中硒浓度随投硒显著上升(P<0.01),第1周后增至投予前的约3倍,第2周后现最大值(91.46±14.63μg/kg),第3周后开始下降,至4周后降至投前的水平;全血中Se浓度与血浆同样增大,投予后第2周时呈现最大值(129.81±36μg/kg)以后,血中硒浓度至第6周时仍维持107.55μg/kg的高值,约为对照群的3倍,至52周后投硒群牦牛血液中硒浓度仍为对照群的约2倍。试验期间,对照群血液、血浆中硒浓度均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牦牛 血硒浓度 补硒 肌肉注射 亚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腹泻预防对策”专栏(二) 大肠杆菌病的预防
19
作者 末吉益雄 潘丹燕(译) 田雨晨(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年第1期5-11,共7页
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仔猪腹泻,但是本文主要介绍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和仔猪断奶后的腹泻。另外,还介绍仔猪断奶后腹泻中令人头痛的"腹泻型浮肿病"。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仔猪腹泻 断奶后腹泻 预防 大肠杆菌感染 浮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藏羊肉与日本羊肉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曹旭敏 武田博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6期15-16,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青海藏羊与日本国内流通羊肉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其中发现C14∶0、C14∶1、C18∶2和CLA所含比例差别较大。青海藏羊肉中C14∶0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的69%;C14∶1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275%,CLA的含量是日...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青海藏羊与日本国内流通羊肉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其中发现C14∶0、C14∶1、C18∶2和CLA所含比例差别较大。青海藏羊肉中C14∶0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的69%;C14∶1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275%,CLA的含量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51.5%,平均脂肪含量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的52.50%。表明了用高营养的配合饲料饲喂的羊和在天然草原粗放式放牧羊的脂肪蓄积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肉 日本羊肉 脂防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