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典型案例研究
1
作者 杨敬 王玉平 +4 位作者 宋林子 焦力群 周国梁 鲍月红 赵国光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明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认知与评价、运行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对未来医院运行的相关建议,构建B... 目的: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明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认知与评价、运行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对未来医院运行的相关建议,构建BSC-SWOT分析模型进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建议。结果:全面调查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同时形成了BSC-SWOT分析模型结果矩阵,为中心管理者在进行战略选择时提供借鉴。结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应牢牢把握自身优势,向科学管理要效益,针对内部不足全面提升运行能力,用好政策优势和外部环境,积极应对挑战与威胁,拓宽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平衡计分卡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汉族ApoE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莎 苑梦伟 +3 位作者 高雁 苟东芸 李漾 邱会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2-858,共7页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46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46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患者外周全血基因组中ApoE基因,根据ApoE基因型(不包括ε2/ε4型)将其分为E2组(ε2/ε2+ε2/ε3基因型)、E3组(ε3/ε3基因型)、E4组(ε3/ε4+ε4/ε4基因型),回顾性分析3组间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3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与合并症、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E4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E2和E3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显示ApoE基因E4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数值高于E2和E3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数值与E2和E3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ApoEε3等位基因纯合子相比,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患病率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浓度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汉族 APOE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峰 孟凡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0-515,共6页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高,涉及多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晚期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病残的主要原因。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是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高,涉及多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晚期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病残的主要原因。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是帕金森病中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STN-DBS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的重视程度,并对术前评估、靶点选择、刺激参数设定、药物调整、术后疗效判定等得以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系统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细胞凋亡、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 被引量:2
4
作者 苟东芸 梁加一 +6 位作者 郭梓煜 闫方圆 王帅翔 渠硕 高雁 张雨佳 马晓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2-1070,共9页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I,CH-I)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建立AD小...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I,CH-I)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建立A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Aβ组、Aβ+CH-I组、CH-I组。以新物体实验和Y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提取Aβ组和Aβ+CH-I组小鼠海马m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实验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p38 MAPK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及炎性反应表达。结果与Con组和Aβ+CH-I组比较,Aβ小鼠组新异臂/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Aβ组小鼠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Con组和Aβ+C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A-seq测序显示与Aβ组相比,Aβ+CH-I组MAPK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相关基因显著下调;通过WB证实与Aβ组相比,Aβ+CH-I组凋亡水平、p38 MAPK蛋白及炎性反应水平显著下降。结论CH-I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及凋亡从而介导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p38 MAPK信号通路 脑蛋白水解物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点及其与姿势平衡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阳 张赛 +3 位作者 郝永慈 朱希恩 郎依琳 顾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7-365,共9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特点并分析其与姿势平衡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原发PD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例健康体检者(HC),均进...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特点并分析其与姿势平衡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原发PD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例健康体检者(HC),均进行VEMP检查,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期量表(H-Y)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相关量表(RBD-SQ)、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量表(PDSS)、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简易疲劳量表(BFI)、国际不宁腿综合征量表(IRLS)、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Wexner便秘评分(WCGS)评价患者的非运动症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信心量表(ABC)、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POMA)评估患者的姿势平衡障碍。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VEMP与其姿势平衡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VEMP异常率显著高于HC[72.31%(47/65)vs. 33.33%(20/60),χ^(2)=19.056,P<0.001],异常模式以反应缺失为主[58.46%(38/47)]。VEMP评分与PD患者病程、LEDD及各量表评分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EMP评分与BBS评分(r=-0.307,P=0.013)、Tinetti-POMA评分(r=-0.255,P=0.042)呈负相关关系,与HAMA-14评分(r=0.323,P=0.009)、RBD-SQ(r=0.476,P=0.001)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D患者的VEMP异常率会显著升高,且异常模式以反应缺失为主,VEMP异常与PD患者的姿势平衡障碍、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及RBD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VEMP作为一种无创、客观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可为诊断PD的脑干功能受损情况提供依据,为前庭刺激及前庭康复等辅助治疗PD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姿势平衡障碍 非运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永志 张立庄 +6 位作者 刘义晗 李艳敏 马晓雯 赵薇 郭记宏 邓倩 顾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0,共8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PD患者283例,其中合并RLS 160例,未合并RLS 123例。比较合并RLS组(PD-RLS)和未合并RLS组(PD-N...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中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PD患者283例,其中合并RLS 160例,未合并RLS 123例。比较合并RLS组(PD-RLS)和未合并RLS组(PD-NRLS)患者间情绪(HAMD_(24)、HAMA_(14))、认知(MMSE)、睡眠(PQSI)、疲劳(BFI)、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运动症状(UPDRS-Ⅲ)等因素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合并RLS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伴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RBD的PD患者,其RLS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与PD-NRLS组比较,PD-RLS组患者年龄较小,而HAMD_(24)、HAMA_(14)、PQSI、BFI、RBD、UPDRS-Ⅲ评分更高(P<0.05)。③在PD患者中,RLS与性别、Hoehn-Yahr分期、MMSE评分不相关(P>0.05);RLS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AMA_(14)是PD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其RLS发病风险降低,而PD伴焦虑的患者应警惕RLS的发生,及早识别RLS并给予及时治疗,可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不宁腿综合征 焦虑 抑郁 认知障碍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和情绪相关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郝永慈 张赛 +3 位作者 张婷 王阳 沈莉 顾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6-722,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46例慢性失眠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40例睡眠和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测定...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46例慢性失眠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40例睡眠和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慢性失眠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评价焦虑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价抑郁情绪。结果 慢性失眠患者血清25(OH)D缺乏(<20 ng/ml)发生率高于对照者(χ^(2)=78.202,P=0.000),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者(t=-6.677,P=0.000)。根据发病季节将慢性失眠患者分为冬春季组(156例)和夏秋季组(90例),冬春季组PSQI评分(Z=-2.694,P=0.007)、HAMA-14总评分(Z=-2.166,P=0.030)及其躯体性焦虑分评分(Z=-2.545,P=0.011)、HAMD-24评分(Z=-2.065,P=0.039)高于夏秋季组,而血清25(OH)D水平低于夏秋季组(Z=-2.681,P=0.007)。根据PSQI评分将慢性失眠患者分为轻中度失眠组(114例)以及重度失眠组(132例),重度失眠组女性比例(χ^(2)=10.733,P=0.001)、HAMA-14总评分(Z=-4.633,P=0.000)及其精神性焦虑(Z=-5.273,P=0.000)和躯体性焦虑(Z=-2.859,P=0.004)分评分、HAMD-24评分(Z=-5.430,P=0.000)高于轻中度失眠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轻中度失眠组(Z=-1.986,P=0.047)。相关分析显示,慢性失眠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PSQI评分(r=-0.331,P=0.000)、HAMA-14总评分(r=-0.178,P=0.005)、HAMD-24评分(r=-0.142,P=0.027)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失眠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尤以冬春季发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睡眠质量更差,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睡眠质量较差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维生素D缺乏与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羟基胆骨化醇类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