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城市再生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89-191,2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宣城市再生稻产业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再生稻专用品种缺乏、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产业化发展重视不够等方面内容,并从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品种筛选及应用、机械化丰产技术集成、品牌化生产加工营销、... 本文介绍了宣城市再生稻产业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再生稻专用品种缺乏、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产业化发展重视不够等方面内容,并从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品种筛选及应用、机械化丰产技术集成、品牌化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主体扶持带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宣城市再生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安徽宣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锋 孔令娟 +4 位作者 陈刚 王青 黄建兵 何小卫 邵秋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9期36-38,共3页
针对稻虾综合种养上存在的“重虾轻稻”、虾稻米产量不高、品牌少等问题,根据宣城市温光资源条件和再生稻“一种两收”的特点,结合2021年虾田再生稻“甬优4901”示范片表现,提出了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的技术要求,以及头季和再生季... 针对稻虾综合种养上存在的“重虾轻稻”、虾稻米产量不高、品牌少等问题,根据宣城市温光资源条件和再生稻“一种两收”的特点,结合2021年虾田再生稻“甬优4901”示范片表现,提出了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的技术要求,以及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统筹管理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区域稻虾绿色生产模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虾稻田 生产技术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孟超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1期38-40,共3页
该文以安徽省宣城市水稻生产为例,调查分析了当地水稻种植情况、成本、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稻 提质增效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农村改革现状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与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孟超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6-7,17,共3页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文分析了宣城市...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文分析了宣城市农村改革现状,总结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三变”改革 集体经济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芦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211-213,217,共4页
芦笋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型蔬菜。宣城市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非常适宜芦笋生长。发展芦笋产业对促进宣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芦笋生产方式、主要营销模式、大棚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发展可行性等方面介绍了宣... 芦笋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型蔬菜。宣城市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非常适宜芦笋生长。发展芦笋产业对促进宣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芦笋生产方式、主要营销模式、大棚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发展可行性等方面介绍了宣城市芦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专项发展规划、深加工能力弱、技术体系支撑不足等,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编制规划、完善产业链条和强化科技支撑等促进芦笋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宣城市芦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安徽宣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及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超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1期8-9,共2页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宣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狠抓落实,各项任务已...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宣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狠抓落实,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以来,全市113个村实现了分红,累计分红3562.84万元,村均分红31.53万元。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17542元,比2015年增长42.5%,位居全省第4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三变”改革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设施葡萄省力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本文着眼于当前用工难、用工贵的现状,从葡萄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阐述了葡萄设施省力化栽培技术,包括合理规划、选择适宜品种、适宜栽培模式、肥水管理、果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葡萄园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设施 省力化 栽培技术 安徽宣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茶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3期62-63,共2页
近年来,宣城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增收脱贫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茶农增收为核心,实施品牌创建、品质提升、基地优化... 近年来,宣城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增收脱贫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茶农增收为核心,实施品牌创建、品质提升、基地优化、龙头壮大、三产融合发展、茶叶扶贫"六大工程",构建现代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产业体系,把茶叶优势资源发展为优势产业。实践证明,茶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市 茶产业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9
作者 王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4期172-174,178,共4页
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 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高质量 农业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郭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0期26-27,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愈加关注,中药材发展也愈加得到重视。宣城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安徽省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通过这些年不断的创新发展,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宣城市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文介绍了宣城市中药材...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愈加关注,中药材发展也愈加得到重视。宣城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安徽省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通过这些年不断的创新发展,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宣城市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文介绍了宣城市中药材发展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宣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发展现状 对策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设施葡萄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11
作者 周建业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65-67,84,共4页
葡萄是宣城市主要水果树种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宣城市年降水量大,露地葡萄病害重、品质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果农从邻近的江浙沪等省市学习、引进设施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济效益较露地栽培大幅度增加,但在葡萄设施栽培面积持... 葡萄是宣城市主要水果树种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宣城市年降水量大,露地葡萄病害重、品质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果农从邻近的江浙沪等省市学习、引进设施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济效益较露地栽培大幅度增加,但在葡萄设施栽培面积持续增加,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选址不佳、设施建造不合理、品种和栽培架式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部分果园未能取得应有经济效益。原因主要是果农未完全掌握葡萄设施栽培技术,对栽培品种、所选择设施类型、栽培架式特性了解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该文以宣城市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为出发点,从园址选择、品种选择、设施建造、架式选择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供果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葡萄园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粳糯7号选育及作麦茬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一飞 何小卫 +3 位作者 胡锋 郭静 李慈娟 郭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品种特性,适宜机插秧和直播作麦茬稻种植。作麦茬稻高产栽培技术原则是在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基础上,促壮秆、成大穗和增粒重,配合病虫草害防治。具体措施包括适时适量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适时收获等,机插秧还要求匀栽密植、插足基本苗。目的在于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粳糯7号 品种选育 麦茬稻 机插秧 直播 适时播种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双季早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13
作者 李慈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1-1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皖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和高抗的双季早粳稻品种,以中科发早粳23等6个双季早粳稻品种为材料,陵两优268、中早35为对照,开展比较试验,分别从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适合皖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和高抗的双季早粳稻品种,以中科发早粳23等6个双季早粳稻品种为材料,陵两优268、中早35为对照,开展比较试验,分别从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全生育期在114~120 d,中科发早粳32生育期最长;大多品种抗性能力较强,部分病虫害轻度发生;农艺性状方面基本苗数133.43万~161.92万株/hm^(2),最高苗数397.30万~469.27万株/hm^(2),株高93.0~113.6 cm,穗长16.5~22.4 cm;经济性状方面有效穗数251.87万~293.85万穗/hm^(2),穗实粒数113.6~123.2粒,千粒重在25.5~27.0 g;结实率在86.5%~91.0%;参试品种产量8335.83~8925.54 kg/hm^(2),中科发早粳25产量最高,其次为中科发早粳23、中科发早粳32和赣初粳1号;综合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表现,中科发早粳25、中科发早粳23和赣初粳1号3个早粳稻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强,综合表现优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宜在该地区引进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粳稻 生育期 品种性状 抗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流域水稻关键虫害发生动态区域监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德才 王旭 +8 位作者 张浩 邢志平 黄一飞 王友好 肖茂盛 汪玮 姜斌 朱国萍 孙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实时监测,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水稻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皖江流域主... 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实时监测,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水稻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虫害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市、芜湖市、宣城市、马鞍山市;二化螟呈局部发生状态,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程度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暴发的趋势,加上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虫害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发生动态 皖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伟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5期56-57,共2页
山区的地形通常比较崎岖,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常见的经济作物,适合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笔者总结了现阶段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常见问题,分析了山区开展茶叶生产加工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山区茶叶机械化发展的相关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 山区茶叶 机械化发展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插侧深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荣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2期5-7,共3页
水稻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提升化肥使用效果,是关系当地粮食安全和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关键环节。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近年新兴的施肥技术,为进一步探明适合本地的机插侧深施肥简化减量技术,2022... 水稻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提升化肥使用效果,是关系当地粮食安全和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关键环节。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近年新兴的施肥技术,为进一步探明适合本地的机插侧深施肥简化减量技术,2022年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开展不同机插侧深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机插侧深施51%水稻专用控释肥(26-10-15)750、675、600 kg/hm^(2)3种模式下,水稻种植综合效益较优;一次性机插侧深施51%水稻专用控释肥(26-10-15)600 kg/hm^(2)模式下,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优,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3.52%,纯收益增加1 85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药(械)对水稻穗期褐飞虱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勤伍 吴飞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4期94-95,共2页
采用不同农药品种和施药器械,进行了水稻穗期褐飞虱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SC 300mL/hm^(2)和60%烯啶虫胺·呋虫胺WG 300g/hm^(2)对水稻穗期褐飞虱的防效较高,持效时间长,防效理想。同时,在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植... 采用不同农药品种和施药器械,进行了水稻穗期褐飞虱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SC 300mL/hm^(2)和60%烯啶虫胺·呋虫胺WG 300g/hm^(2)对水稻穗期褐飞虱的防效较高,持效时间长,防效理想。同时,在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治、植保无人机喷洒用量为22.5L/hm^(2)时,对褐飞虱的防效较高,持效时间长,防效与电动施药器械人工施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飞虱 农药 植保无人机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不同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范荣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5期33-35,39,共4页
水稻是宣城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保障该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筛选出适宜宣城市种植的中籼稻品种,2022年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开展了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分别为Q两优5号、Q两优1606、徽两优8061、荃... 水稻是宣城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保障该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筛选出适宜宣城市种植的中籼稻品种,2022年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开展了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分别为Q两优5号、Q两优1606、徽两优8061、荃两优洁丰丝苗、又香优龙丝苗、希两优019、玮两优8612、卓两优1998、云两优2118、鹏优1269、荃两优2118、徽两优广丝苗,并以晶两优534为对照品种,分析各品种在罕见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表现和产量表现,以筛选出耐热性好、适合宣城市种植的籼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下,实测产量较高的品种有Q两优5号和玮两优8612,分别为9579.10、9202.25 kg/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明显;结实率在70%以上的品种有Q两优5号、Q两优1606、玮两优8612、鹏优1269、荃两优2118,分别为72.91%、71.07%、73.64%、72.51%和70.05%,高于其他品种。因此,适宜宣城市种植的中籼稻品种为Q两优5号和玮两优8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品种 性状 产量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19
作者 夏梅鑫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6期79-81,共3页
当前,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4亿,庞大的人口对农产品需求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升。如何提供给消费者安全性高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是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性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加大新型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非常... 当前,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4亿,庞大的人口对农产品需求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升。如何提供给消费者安全性高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是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性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加大新型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非常必要。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探究,分析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弊端,给出新型农药的基本内涵和种类,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药 优势 绿色防控技术 种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稻新品种浙沣糯18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
作者 周虎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1期25-27,共3页
浙沣糯188是上海黄海种业有限公司和宣城市水阳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浙糯5号为母本、广粳1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来的糯稻新品种,在宣城市种植综合表现优良。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性,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推广该... 浙沣糯188是上海黄海种业有限公司和宣城市水阳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浙糯5号为母本、广粳1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来的糯稻新品种,在宣城市种植综合表现优良。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性,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沣糯188 糯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