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宣城市宣州区葡萄“2+X”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奎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68-69,72,共3页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6年在宣城市宣州区进行了葡萄"2+X"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及磷钾肥缺失对葡萄生育期影响不大;叶片氮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有关,但施氮量达到一定范围后,叶片氮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葡萄穗数和产量与...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6年在宣城市宣州区进行了葡萄"2+X"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及磷钾肥缺失对葡萄生育期影响不大;叶片氮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有关,但施氮量达到一定范围后,叶片氮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葡萄穗数和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200%优化氮区产量和净产值最高,分别达14 842.5 kg/hm^2、58 335.3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2+X”试验 安徽宣城 宣州区 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宣州区红心火龙果引种情况及温室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道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73-75,共3页
宣城市宣州区地处安徽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为丰富水果品种结构,提升果农效益,近年来宣州区引种栽培红心火龙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本文介绍了宣州区红心火龙果的引种情况,并总结了宣州区红心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以期为... 宣城市宣州区地处安徽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为丰富水果品种结构,提升果农效益,近年来宣州区引种栽培红心火龙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本文介绍了宣州区红心火龙果的引种情况,并总结了宣州区红心火龙果温室栽培技术,以期为宣州区红心火龙果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火龙果 引种 温室栽培技术 安徽宣城 宣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宣州区水稻应用缓释肥料效应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巩梦梦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6-6,12,共2页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宣城市宣州区进行了水稻应用缓释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红四方缓释肥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加结实率、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在水稻产量上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应,与习惯施肥相比较,...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宣城市宣州区进行了水稻应用缓释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红四方缓释肥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加结实率、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在水稻产量上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应,与习惯施肥相比较,小区试验中增幅达9.21%,田间示范中增幅达13.09%;经济效益明显,与习惯施肥相比较,小区试验中增收1 735.5元/hm^2,增幅达8.30%,田间示范中增收2 767元/hm^2,增幅达1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产量 效益 安徽宣城 宣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宣州区统防统治发展情况分析
4
作者 吴兴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16-116,118,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片建设情况,总结了建设过程中采用的统防统治措施,并取得了日作业能力超过1万hm^2、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单季稻一个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1~2次等成效,... 本文简要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片建设情况,总结了建设过程中采用的统防统治措施,并取得了日作业能力超过1万hm^2、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单季稻一个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1~2次等成效,为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防统治 措施 成效 安徽宣城 宣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锋 孔令娟 +4 位作者 陈刚 王青 黄建兵 何小卫 邵秋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9期36-38,共3页
针对稻虾综合种养上存在的“重虾轻稻”、虾稻米产量不高、品牌少等问题,根据宣城市温光资源条件和再生稻“一种两收”的特点,结合2021年虾田再生稻“甬优4901”示范片表现,提出了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的技术要求,以及头季和再生季... 针对稻虾综合种养上存在的“重虾轻稻”、虾稻米产量不高、品牌少等问题,根据宣城市温光资源条件和再生稻“一种两收”的特点,结合2021年虾田再生稻“甬优4901”示范片表现,提出了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的技术要求,以及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统筹管理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区域稻虾绿色生产模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虾稻田 生产技术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4901在安徽宣州区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845-1848,共4页
再生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安徽宣州区面积迅速扩大,2021年宣州区再生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260 hm^(2)。为加强对再生稻品种的特性研究,解决再生稻品种单一问题,2019年引进籼粳交品种甬优4901作再生稻种植,生产中籼粳交甬优4901表现出持绿性... 再生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安徽宣州区面积迅速扩大,2021年宣州区再生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260 hm^(2)。为加强对再生稻品种的特性研究,解决再生稻品种单一问题,2019年引进籼粳交品种甬优4901作再生稻种植,生产中籼粳交甬优4901表现出持绿性好、再生力强,抗倒、抗病和出米率高等优点。因该品种在洪涝灾害中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2020年将甬优4901推广作稻虾田再生稻种植,获得较高产量;2021年进行大面积种植,实现了1年4收(两虾两稻),产值超过75000元·hm^(-2)。根据本地水稻种植特点,进行普通再生稻和虾田再生稻种植研究,总结出甬优4901在宣州区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州区 甬优4901 再生稻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小麦田常用除草剂田间防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茂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84-85,98,共3页
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田除草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氟噻·吡酰·呋封闭效果最好,株防效达98.49%。药后60d,5%唑啉草酯和25%环吡·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优,株防效分别为94.17%、89.6... 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田除草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氟噻·吡酰·呋封闭效果最好,株防效达98.49%。药后60d,5%唑啉草酯和25%环吡·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优,株防效分别为94.17%、89.61%,鲜重防效分别为98.46%和97.39%;30g/L甲基二磺隆、10%苯磺隆对阔叶科杂草防效较好;封闭+茎叶处理防效均非常显著,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唑啉草酯、炔草酯处理区对小麦苗期药害明显;25%环吡·异丙隆、50%异丙隆、50%噻磺·乙草胺处理区麦苗生长未受到影响;“飞防”处理区药害较常规喷雾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除草剂 防除效果 “飞防”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宣州太子参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8
作者 程铭恩 巩梦梦 +2 位作者 姚颖 李若清 沈静霆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8-40,83,共4页
为探究新选育的2个太子参品种“宣参2号”“宣参3号”在宣城地区自然和土壤环境下的种植情况及性状优势表现,以“宣参1号”为对照,进行2个太子参新品种及野生太子参田间比较试验,比较新品种在出苗、倒苗情况、分枝数、叶长、茎叶宽、叶... 为探究新选育的2个太子参品种“宣参2号”“宣参3号”在宣城地区自然和土壤环境下的种植情况及性状优势表现,以“宣参1号”为对照,进行2个太子参新品种及野生太子参田间比较试验,比较新品种在出苗、倒苗情况、分枝数、叶长、茎叶宽、叶形、叶色等植物学性状,单株块根数、块根长、块根粗等考种指标,及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差异,对2个新品种在田间的综合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太子参新品种生长强健,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耐高温性强,生长中后期叶斑病、病毒病发病少,丰产性好,“宣参2号”比CK增产82.58%,药材折干率为31%;“宣参3号”增产幅度为14.27%,药材折干率为33%;2个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宣州区种植,同时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品种 特征特性 宣参2号 宣参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州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屠继军 李志 +3 位作者 赵燕洲 巩梦梦 奎秀 匡崇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6期99-100,164,共3页
为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宣州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采取实地走访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宣州区的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支持和自发建设2种,有大型、中型、小微型和自主建设型等4种类型。综合比较投资效益后发现... 为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宣州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采取实地走访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宣州区的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支持和自发建设2种,有大型、中型、小微型和自主建设型等4种类型。综合比较投资效益后发现,水肥一体化的建设须针对地形地貌、设施农业、温室大棚、作物需求等不同的使用环境,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规模和种类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综合效益,做好投资规划和算好经济收益账,并且加强开展包括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培训,以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节工等优势,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节水减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节水减肥 应用水平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州区耕地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 赵燕洲 +2 位作者 奎秀 巩梦梦 匡崇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0期96-97,共2页
宣州区耕地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土壤存在酸化趋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农户重用地轻养地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搞好农田建设、改良中低产... 宣州区耕地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土壤存在酸化趋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农户重用地轻养地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搞好农田建设、改良中低产田,合理利用耕地、实行用养结合,科学施肥施药、促进减量增效,加强耕地治理、促进质量提升等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宣州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宣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宣州区茶-油茶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正中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59-60,共2页
茶园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茶产品的必要条件,如何建设建造“绿色、健康、优质、安全”的茶园一直是宣州区茶园建设的重要课题。该文介绍了宣州区茶-油茶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茶园 油茶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州区小麦田间杂草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兴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8期85-86,共2页
通过开展宣州区小麦田间杂草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宣州区麦田禾本科杂草以看麦娘为主,发生频度为37.8%;其次是菵草,发生频度为31.1%;阔叶草以稻槎菜为主,发生频度为24.4%;其他类杂草发生较少,发生面积较小。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 通过开展宣州区小麦田间杂草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宣州区麦田禾本科杂草以看麦娘为主,发生频度为37.8%;其次是菵草,发生频度为31.1%;阔叶草以稻槎菜为主,发生频度为24.4%;其他类杂草发生较少,发生面积较小。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密度 发生频度 发生多度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宣州区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德三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期84-85,共2页
为了加快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的提高,筛选适合宣州区单季稻茬口为主的油菜品种,2020—2021年特引进9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RH209、RH206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835kg/hm^(2)、2598.75kg/hm^(2),较对照沣油737分别增产... 为了加快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的提高,筛选适合宣州区单季稻茬口为主的油菜品种,2020—2021年特引进9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RH209、RH206品种的产量分别为2835kg/hm^(2)、2598.75kg/hm^(2),较对照沣油737分别增产21.5%、14.4%。同时,这2个品种的抗逆性强,能够适应宣州区相对凉爽潮湿、越冬期低温的气候特点,产量和品质较好,适宜在宣城市宣州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品种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州区水稻生产中洪涝灾害特点及恢复生产技术
14
作者 杨德三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期30-31,98,共3页
宣州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是宣州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在40万t左右。由于水稻在田间生长时间较长,且受气候、地形、基础设施、生产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谷产量会因涝灾而出现一定幅度的... 宣州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是宣州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在40万t左右。由于水稻在田间生长时间较长,且受气候、地形、基础设施、生产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谷产量会因涝灾而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针对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特点,为了弥补灾害损失,必须提前做好生产自救预案,积极有效应对,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洪涝灾害 恢复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沟式平田青虾早稻轮作技术
15
作者 姚颖 沈蓓杰 +4 位作者 李彤 余成晨 凌俊 尚冬梅 丁道纯 《科学养鱼》 2025年第5期32-33,共2页
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创新为引领,将水稻种植与青虾养殖有机结合,大力开展青虾早稻综合种养模式的试验工作,试验效果良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渔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在宣城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虾养殖基地开展,... 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创新为引领,将水稻种植与青虾养殖有机结合,大力开展青虾早稻综合种养模式的试验工作,试验效果良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渔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在宣城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虾养殖基地开展,现将该模式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市 综合种养 早稻 水产技术推广站 青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综合种养中过剩小龙虾苗种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16
作者 吴德洁 《当代水产》 2025年第5期69-69,共1页
每年早期2~4月份以前,全国稻虾综合种养区由于小龙虾苗种产量低而需求量巨大,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般30~40元左右,而到了5月前后,宣州区及全国主要稻虾综合种养区由于小龙虾苗种投放结束,需求量过剩,价格十分低廉,每斤1~2块钱,甚至根本... 每年早期2~4月份以前,全国稻虾综合种养区由于小龙虾苗种产量低而需求量巨大,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般30~40元左右,而到了5月前后,宣州区及全国主要稻虾综合种养区由于小龙虾苗种投放结束,需求量过剩,价格十分低廉,每斤1~2块钱,甚至根本就卖不掉,无人问津,有的养殖户倒掉河沟或喂鸡鸭,价低伤农,广大稻虾养殖户对此无解,因此如何综合利用稻虾综合种养中的过剩小龙虾苗种是摆在我们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2024年指导几位稻虾养殖户采用几种技术模式开展稻虾综合种养过剩小龙虾苗种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介绍如下:1利用过剩的小龙虾苗种养殖高温虾技术1.1塘口选择塘口要水深达1.5m以上,避免高温应激反应造成大量伤亡,及时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每667m2100kg全池泼洒,四周要建好防逃设施,并用护坡布进行塘埂护坡,防止小龙虾高温成熟后在塘埂打洞避暑交配,小龙虾无法捕捞上市,造成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苗种 综合利用技术 稻虾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积突破16万亩,总产值增超200%,宣州稻渔产业要“爆大料”
17
作者 姚颖 杨洁 余护 《当代水产》 2022年第4期66-68,共3页
这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快速发展,其中,安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例,一窥近几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1发展现状1.1宣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本情况这几年,安徽省宣城市宣... 这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快速发展,其中,安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为例,一窥近几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1发展现状1.1宣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本情况这几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迅猛,2021年,种养面积突破16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万亩,稻鱼虾6,000亩,稻鳖3,000亩,稻虾蟹2,00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州区 综合种养 产业的发展 安徽省 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水稻品种示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青 孔令娟 +4 位作者 杨森 黄磊 姜艳 鲁新华 刘明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9-12,37,共5页
为发挥皖南油菜生产优势,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保障水稻面积稳步增加,在宣城市宣州区开展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鑫香糯286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均较高,两季纯收益可达11 190.54元/hm^(2)... 为发挥皖南油菜生产优势,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保障水稻面积稳步增加,在宣城市宣州区开展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鑫香糯286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均较高,两季纯收益可达11 190.54元/hm^(2);中早47两季纯收益为4 935.53元/hm^(2);中科发早粳1号因干旱发生大面积倒伏,未纳入再生季统计。同时,本文还对未来“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栽培模式进行了展望,以期实现扩油稳粮任务的同时,提高农户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稻—再生稻 周年三熟制 产量 经济效益 安徽宣城 宣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滨茶产业“五化”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芳 陈恒 +1 位作者 宋艳芬 陈亮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陕西南部,种茶历史悠久,特别是近10多年来,茶树品种选育、标准化建园、市场主体培育、茶叶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汉滨区已跻身陕西省茶叶主产县(区),但其茶产业仍存在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品种优势发挥...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陕西南部,种茶历史悠久,特别是近10多年来,茶树品种选育、标准化建园、市场主体培育、茶叶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汉滨区已跻身陕西省茶叶主产县(区),但其茶产业仍存在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品种优势发挥不明显、管护水平良莠不齐、茶叶品质有待提升、公用品牌培育滞后、三产融合发展不够紧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产品研发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汉滨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作综合分析,提出科学化规划布局、标准化建园管护、规模化生产加工、品牌化经营拓展、生态化发展、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等对策建议,以助汉滨区茶产业实现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五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滨区 富硒茶 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杂交中稻作再生稻栽培的再生能力及产量比较研究
20
作者 杨森 孔令娟 +5 位作者 张琦 王青 骆忠明 张晓红 金四九 袁功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49-755,共7页
当前各级政府紧抓粮食安全,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以促进提高产量。再生稻作为一种提高产量的生产措施,正在得到政府和种植主体的重视。文章通过对7个杂交中稻做再生稻的再生能力及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的再生稻品种,促... 当前各级政府紧抓粮食安全,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以促进提高产量。再生稻作为一种提高产量的生产措施,正在得到政府和种植主体的重视。文章通过对7个杂交中稻做再生稻的再生能力及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的再生稻品种,促进提高当地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新两优611和六两优香11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综合表现最好;鑫两优香128、友两优2152、荃优1606高节位再生能力强,再生季产量表现高于对照;旱优116、旱优73头季稻产量较高,再生能力一般、再生季产量较低。对比品种再生能力及产量表现,选择再生稻品种时,头季稻每hm^(2)穗数高的品种,两季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再生能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