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城市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与思考
1
作者 周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与措施,分析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基地建设 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问题——以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38
2
作者 周静 崔红标 +5 位作者 梁家妮 徐磊 祝振球 王兴祥 崔键 尚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q...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中国国情,对规模化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融资机制 修复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壤土包膜尿素释放期与小麦适宜施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永哲 陈长青 +4 位作者 尚健 王火焰 周健民 陈照明 刘晓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12,共8页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并各设置三种施肥方式处理:播种行下方12 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3 cm深5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10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T1、T2、T3)。小麦成熟期测定各小麦秸秆和籽粒产量与干物质分配,测定氮素吸收量。【结果】三种包膜尿素中,施用PCU60增产效果最好,其侧施处理优于种下深施,其中T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为8661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6.5%。PCU60 T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53.7%,较习惯施肥提高17.3%,差异显著。PCU90各处理较习惯施肥均减产且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高,不适合当地使用。【结论】在砂土基质下,PCU60在播种行侧方3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可替代尿素分次施用,降低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包膜肥料 施肥位置 尿素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市部分进口食品中酸价、过氧化值检测结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王志莹 +2 位作者 王万强 于士军 石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1X期106-106,共1页
对阿克苏市流通环节销售的部分进口食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产品包括饼干、面包、方便面、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等商品,抽检产品共21批次,其中2批次油炸方便面的过氧化值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安全限量值。
关键词 检测结果 进口食品 阿克苏市 过氧化值 油炸方便面 酸价 油炸小食品 安全限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彬 高琴 +3 位作者 于士军 柴新义 张胜利 王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共9页
目的 探究不同来源蝉花子实体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两个不同来源的7个蝉花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个样品共鉴定出95种挥发性化合物,酯类化合物21种、烯烃类化合物21种... 目的 探究不同来源蝉花子实体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两个不同来源的7个蝉花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个样品共鉴定出95种挥发性化合物,酯类化合物21种、烯烃类化合物21种、酮类化合物17种、烷烃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6种、醇类化合物6种、酸类化合物5种、炔烃类化合物1种、其他化合物9种,其中10种为共有化合物。相对含量分析表明, A实验室样品挥发成分以烯烃类化合物为主, B实验室样品挥发成分以酯类、烯烃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1.2%,可对不同来源的蝉花子实体样品进行初步区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别出两实验室培养蝉花子实体的主要差异挥发性化合物有8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B实验室培养样品各自聚为一类,聚类热图分析表明两实验室培养蝉花子实体在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可将二者进行区分。结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两个不同来源的蝉花子实体样品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同一来源不同批次样品间差异小于不同来源之间的差异。可为蝉花子实体的品质控制和鉴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子实体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溪县生态农业建设探讨
6
作者 尚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阐述了郎溪县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在分析其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郎溪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成效 做法 问题 对策 安徽郎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