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_0000437通过靶向let-7b-5p/CTPS1轴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1
作者 马思源 张博超 浦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2-1696,共15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_0000437)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细胞(MCF-10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经过分别转染后设置sh-circ_0000437组、mimics组、inhibitor组、si-CTPS1组及其阴...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_0000437)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细胞(MCF-10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经过分别转染后设置sh-circ_0000437组、mimics组、inhibitor组、si-CTPS1组及其阴性对照组、sh-NC+inhibitor-NC组、sh-circ_0000437+inhibitor-NC组、sh-circ_0000437+inhibitor组、sh-NC+pcDNA-NC组、sh-circ_0000437+pcDNA-NC组、sh-circ_0000437+pcDNA-CTPS1组。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或组织中circ_0000437、let-7b-5p、CTPS1、Notch1、Hes1和Numb的基因表达水平,RNase R检测鉴定circ_0000437的环状结构,亚细胞定位检测显示circ_000043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布,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NA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究circ_0000437/let-7b-5p/CTPS1间的结合位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TPS1,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小鼠体内成瘤实验验证circ_0000437与CTPS1在体内促癌的作用机制。结果Circ_0000437和CTPS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上调,let-7b-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下调(P<0.01),敲低circ_0000437或CTPS1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P<0.05),过表达let-7b-5p同样抑制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而抑制let-7b-5p则相反(P<0.05),sh-circ_0000437+pcDNA-NC组的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速度低于sh-NC+pcDNA-NC组,sh-circ_0000437+pcDNA-CTPS1组生长速度高于sh-circ_0000437+pcDNA-NC组(P<0.01),circ_0000437和let-7b-5p、let-7b-5p和CTPS1之间存在结合位点(P<0.01),circ_0000437,let-7b-5p和CTPS1在乳腺癌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P<0.05)。结论Circ_000043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且circ_0000437可以通过let-7b-5p/CTPS1轴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环状RNA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定量参数在预测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静 张解军 余金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0-1163,1169,共5页
目的 分析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定量参数在预测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宣城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1例卵巢囊腺瘤,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检查(含ESWAN序列),ESWAN数据经... 目的 分析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定量参数在预测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宣城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1例卵巢囊腺瘤,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检查(含ESWAN序列),ESWAN数据经处理后获得幅度值、相位值、R2*值及T2*值,并使用AnatomySketch软件自动获得定量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比。根据卵巢囊腺肿瘤的侵袭性分为恶性囊腺肿瘤组和良性囊腺肿瘤(包括良性和交界性囊腺瘤)组,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各参数对卵巢囊腺肿瘤的侵袭性的预测效能。结果 81例卵巢囊腺肿瘤中,恶性囊腺肿瘤29例,发生率为35.80%;恶性囊腺肿瘤组的糖类抗原125、R2*值、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比均高于良性囊腺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53、14.006、8.200,P<0.05);R2*值(OR=3.464,95%CI 1.712~7.008,P=0.001)、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比(OR=8.376,95%CI 1.399~14.519,P=0.002)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2*值、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比和两者联合预测恶性卵巢囊腺肿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700、0.165、0.55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0.870、0.975;敏感度分别为82.80%、82.80%、89.70%,特异度分别为96.20%、75.00%、98.10%。结论 R2*值、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比是恶性囊腺肿瘤的独立预测分子,两者联合能提升对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囊腺瘤 卵巢肿瘤 侵袭性 R2*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瘤作用及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根全 赵云 +1 位作者 刘昳 蔡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探讨白术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系小鼠60只,皮下注射S180细胞,同时分别给予白术、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其后2周内测量各组肿瘤生长大小;采用RT-PCR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 目的探讨白术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系小鼠60只,皮下注射S180细胞,同时分别给予白术、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其后2周内测量各组肿瘤生长大小;采用RT-PCR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白术组的肿瘤重量低于模型组而大于环磷酰胺组(P均<0.05),但白术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强度未呈现量效关系,且其抑瘤率不及环磷酰胺(P<0.05);与对照组相比,白术能显著抑制肿瘤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白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S180肉瘤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杨 涂频 +3 位作者 余波 章如松 周晓军 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6-1258,1262,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症状多样化,以腹部胀痛不适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2例CT...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症状多样化,以腹部胀痛不适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2例CT示淋巴管瘤,5例仅提示囊性占位,2例诊断为其他肿瘤,3例肠梗阻或肠扭转或肠套叠,2例未见明显病变。病变主体多位于肠系膜并累及肠壁,镜下呈多房囊腔,内衬单层扁平细胞,管腔内可见淋巴液及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均表达D2-40。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属良性肿瘤,应警惕并发症,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明确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肠系膜 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68
5
作者 柯欢 殷苑琴 +1 位作者 肖云红 曾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及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转变体位护理,即按照头高脚低斜坡卧位30min、... 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及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转变体位护理,即按照头高脚低斜坡卧位30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30°头低脚高的左侧卧位30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30°头低脚高的右侧卧位30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头低脚高俯卧位30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的顺序轮换体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入院1d、3d、7d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转变体位护理能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排出,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排痰 体位护理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长英 朱传卫 +1 位作者 张青松 何勇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EXOC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使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ncRNA EXOC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 211±0. 637 vs 2. 924±0. 415,t=4. 106,P <0. 01)。肿瘤大小(χ2=5. 157,P=0. 023)、有无门静脉癌栓(χ2=4. 049,P=0. 044)、有无脏器转移(χ2=4. 345,P=0. 037)和TNM分期(χ2=6. 479,P=0. 011)在LncRNA EXOC7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EXOC7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χ2=8. 215,P <0. 001)和总体生存期(χ2=6. 091,P=0. 001)较低表达组短。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EXOC7表达、肿瘤大小、脏器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 05)。结论 LncRNA EXOC7参与调节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青松 朱传卫 +3 位作者 王三六 赵吉光 沈俊 周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析平台检测253例胃癌患者和307例健康者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ITGA1rs2447867位点在病例与... 目的研究整合素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析平台检测253例胃癌患者和307例健康者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ITGA1rs2447867位点在病例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C(校正后OR=1.69,95%CI:1.16~2.45,χ~2=7.574,P=0.006)、TT(校正后OR=2.23,95%CI:1.25~4.00,χ~2=7.303,P=0.007)及TC/TT(校正后OR=1.75,95%CI:1.23~2.50,χ~2=9.411,P=0.002)基因型与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ITGA1rs2447867位点经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 60岁组,各基因型均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均P <0.05)。此外在肿瘤部位分组中亦显示,在非贲门癌中,各基因型均与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均P <0.05),而未见与贲门癌相关。结论 ITGA1rs2447867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且风险在年龄> 60岁人群中增大,该位点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整合素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桡骨双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骺骨折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发明 孙大连 许宁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20-3020,共1页
患者男,14岁,跳高运动员,因跌伤致右侧前臂畸形疼痛,活动受限1 h入院。入院查体:T 37.2℃,P76次/min,R20次/min,BP120/80 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前臂向掌侧成角畸形,反常活动,腕部背侧肿胀,压痛阳性,手指活动良好,皮肤感觉正常,末梢... 患者男,14岁,跳高运动员,因跌伤致右侧前臂畸形疼痛,活动受限1 h入院。入院查体:T 37.2℃,P76次/min,R20次/min,BP120/80 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前臂向掌侧成角畸形,反常活动,腕部背侧肿胀,压痛阳性,手指活动良好,皮肤感觉正常,末梢血运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 前臂畸形 入院查体 成角畸形 手指活动 皮肤感觉 末梢血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脓肿34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红 孙艳 +2 位作者 陈小恩 吴珊 周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脓肿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脓肿34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探查,精细分离粘连组织,暴露输卵管脓肿并切除,修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手术时间55~150min,(58.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脓肿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脓肿34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探查,精细分离粘连组织,暴露输卵管脓肿并切除,修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手术时间55~150min,(58.2±22.3)min。术中出血20~300ml,(28.6±10.5)ml。17例单侧输卵管脓肿行患侧输卵管切除;9例双侧输卵管脓肿行双侧输卵管切除;8例病情严重的双侧输卵管脓肿合并一侧卵巢脓肿,行双侧输卵管切除联合患侧卵巢切除。34例随访6~32个月,(21.8±2.6)月,均无复发,5例已获得妊娠结局,4例处于备孕状态。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输卵管脓肿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输卵管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震子 汤俊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HEP-2、SCC10A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宣城中心医院3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q RT-PCR检测...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HEP-2、SCC10A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宣城中心医院3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q RT-PCR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SCC10A中EZH2的表达。采用Lipofectamine2000将EZH2 shRNA质粒转染至HEP-2细胞中,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H2 shRNA的转染效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ZH2下游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运用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EZH2对HEP-2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EZH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1)。EZH2 shRNA质粒转染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也均受到明显抑制。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EZH2 shRNA组的HEP-2细胞肿瘤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结论:EZH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EZH2 shRNA能够在体外抑制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RAF1-ERK信号通路的活化;EZH2能够在体内抑制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EP-2的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HEP-2 EZH2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志原 李春燕 +1 位作者 孙音 赵吉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5-7,共3页
目的:新型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抗胰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组织样本肿瘤内和癌旁组织内PI3K/mTOR表达水平,再通过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VP-BEZ23... 目的:新型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抗胰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组织样本肿瘤内和癌旁组织内PI3K/mTOR表达水平,再通过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VP-BEZ235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NVP-BEZ235可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型;NVP-BEZ235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途径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结论:NVP-BEZ235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途径,激活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为NVP-BEZ235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BEZ235 PI3K/AKT/MTOR 胰腺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
12
作者 张青河 刘会生 何炎根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分析加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总结并阐述奥曲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 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 5例, 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 ... 目的: 分析加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总结并阐述奥曲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 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 5例, 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加用奥曲肽治疗, 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 痊愈时间及疾病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就止血时间、 痊愈时间及疾病复发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 痊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疾病复发率也明显更低, 就上述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结论: 加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效安全, 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 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