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东南地区西农8号丰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万国平 丁显萍 +2 位作者 陈维青 甘荣庆 熊克巍 《中国西瓜甜瓜》 1997年第4期17-17,共1页
皖东南地区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和雨日偏多,平均年降雨量1100~1500mm。本地区从1992年引种西农8号西瓜获得成功后,其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至1996年西农8号已占本地区西瓜栽培面积的50.6%。在试种... 皖东南地区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和雨日偏多,平均年降雨量1100~1500mm。本地区从1992年引种西农8号西瓜获得成功后,其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至1996年西农8号已占本地区西瓜栽培面积的50.6%。在试种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西农8号 栽培 皖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花期棉铃主要经济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可金 郭卫勇 +2 位作者 黄典平 孙维登 吴社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4-248,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开花期棉铃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子指和单铃不孕子随着开花期推迟而降低;而衣指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后期较低;铃壳率变化与开花期呈二次曲线。开花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的棉铃,其纤维长度、整齐... 试验研究了不同开花期棉铃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子指和单铃不孕子随着开花期推迟而降低;而衣指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后期较低;铃壳率变化与开花期呈二次曲线。开花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的棉铃,其纤维长度、整齐度、均匀度、纤维比强度、纤维细度及伸长率等品质指标均较理想,符合纺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开花期 棉铃 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株行循环提纯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志龙 王世发 +4 位作者 周业祥 王恩刚 汪新国 王安东 朱国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在对协青早A、B提纯的基础上,经过几轮循环实践,提出用成对杂交,株行比较鉴定,混合株行生产原种,简称“混合株行循环提纯法”。简明叙述该方法的要点和特点。
关键词 混合株行 循环提纯 杂交水稻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青早A产量3000kg/hm^2以上的繁殖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龙 周业强 +2 位作者 江兴洪 兰陆寿 郭卫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在试验研究与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协青早A产量在3000kg/hm2以上的繁殖配套技术措施,经多年大面积繁殖实践,平均产量达3456kg/hm2。
关键词 协青早A 繁殖技术 水稻 栽培 制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不育系351A高产繁殖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兴洪 兰陆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24-425,共2页
35 1A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新型早熟早籼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 ,米质优 ,抗白叶枯病 ,柱头外露率高 ,配合力好。经几年的实践 ,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高产繁殖技术 ,1997~ 1999连续 3a繁殖单产达 3 .375t/hm2 ,最高单产达 4.0 5t/hm2... 35 1A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新型早熟早籼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 ,米质优 ,抗白叶枯病 ,柱头外露率高 ,配合力好。经几年的实践 ,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高产繁殖技术 ,1997~ 1999连续 3a繁殖单产达 3 .375t/hm2 ,最高单产达 4.0 5t/hm2 。高产繁殖技术主要有 :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 ;控制秧龄 ,稀播早栽 ;高肥配比早施 ,加强病虫防治 ;推迟使用“九二○” ,更新赶粉方式 ;严格除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灿 不育系 351A 高产繁殖技术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汕97A繁殖高产技术
6
作者 江兴洪 兰陆寿 +2 位作者 周业强 熊克巍 黄一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00年第3期38-39,共2页
本文报道了提高杂交水稻亲本珍汕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 繁殖技术 纯度 珍汕9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