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容器微灌技术在干旱缺水地区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马增旺
邢存旺
贾宗锴
赵广智
范圣库
何万义
-
机构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宣化县林业局
丰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4,共3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项目)(2009-4-33)
-
文摘
分析了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在绿化用水方面存在的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水资源浪费大等主要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容器储水进行微灌的产品和技术,分析了容器微灌技术在造林绿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该项技术林业专业性强、节水效果明显、操作管理容易、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提出了容器微灌技术在干旱缺水地区、不便于浇水的偏远地区、以及持续干旱季节的苗木节水灌溉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指出该项技术将在城市绿化、工程造林、观赏园艺、经济林栽培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容器微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得绿化工程用水的技术更加科学化。
-
关键词
容器微灌技术
绿化
节水
干旱缺水地区
-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表型性状与淀粉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厉月桥
汪泽军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国家林业局竹子中心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营林公司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170-16173,共4页
-
基金
财政部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004001)
科技部"生物液体燃料科技工程"项目(NC2010MB0142)
-
文摘
[目的]探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种子表型性状和淀粉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方法]以8个种源的辽东栎种子为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在种长、种宽、种长/种宽、单粒重及淀粉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辽东栎种长、种宽变异幅度分别为14.38~18.72和11.10~12.82 mm,种长/种宽变异幅度为1.19~1.53,单粒重变异幅度为0.69~1.28 g,淀粉含量变异幅度为46.71%~52.56%;种子种长与种长/种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长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长/种宽与单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7月均温与种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宽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聚类分析表明,8个辽东栎种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群:大果高淀粉率类群和小果低淀粉含率类群,前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西部,后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东部;陕西黄陵、陕西陇县和内蒙古赤峰种源种子为优良种源。[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辽东栎良种选育、种子调运和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辽东栎
种子
表型特征
淀粉含量
种源
-
Keywords
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seeds
Morphology
Content of starch
Provenances
-
分类号
S792.18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规律与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厉月桥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子中心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营林公司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927-12930,共4页
-
基金
财政部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新型木本生物质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研究"项目(201004001)
-
文摘
[目的]研究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方法]通过对同一环境条件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2树种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十分相似,幼苗苗高年生长规律总体上呈"S"型曲线生长,而地径的年生长过程表现为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均以春末夏初生长最快,但前者速生期略晚于后者。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2.23和12.29cm,主根长分别为35.71和34.20cm;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均以侧根数目在"0~5根"组别的幼苗比例最大,分别占总苗数的45.45%和58.97%;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在苗高、主根长、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径粗5个性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蒙古栎幼苗单株生物量均值是辽东栎幼苗的1.47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各器官中生物量均为根部>叶部>茎部,2者种间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蒙古栎与辽东栎种间遗传分化、苗期抚育管理及过渡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蒙古栎
辽东栎
苗期
生长规律
生物量
-
Keywords
Quercus mongolica
Quercus liaotungensi
Seedling stage
Growth characters
Biomass
-
分类号
S792.18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北京延庆蒙古栎天然群体种实性状变异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厉月桥
汪泽军
刘亚丽
冯慧
杜建霞
-
机构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
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新余学院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6,共3页
-
基金
科技部"生物液体燃料科技工程"(编号:NC2010MB0142)
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新型木本生物质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研究"(编号:201004001)
-
文摘
为探明北京延庆山区蒙古栎天然群落种实性状自然变异特征,对14块标准地116株蒙古栎植株种实表型性状及结实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天然群体5个种实表型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和单果质量在个体间均差异极显著;可将蒙古栎天然群体植株划分为谷堆型、椭圆形、锥形、长柱形和纺锤形6个基本类型,各类型植株在群体所占比例依次为46.55%、28.45%、13.79%、6.03%和5.17%;蒙古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中单位结实量、单位产仁率和单位淀粉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其变异幅度分别为24.25~135.78、18.67~106.02和9.11~55.00 g/m2,三项性状指标变异系均数均约为42.0%。
-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实性状
表型性状
变异
-
Keywords
Quercus mongolica
seeds characters
phenotype character
variation
-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辽东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变异与优良类型选择
- 5
-
-
作者
李忠红
厉月桥
任向阳
李冬云
杜建霞
-
机构
陕西富县林业站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
陕西省富县牛武林场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429-13432,共4页
-
基金
科技部"生物液体燃料科技工程"(NC2010MB0142)
财政部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新型木本生物质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研究"(201004001)
-
文摘
[目的]为探明北京西山山区辽东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筛选出在果实丰产、优质等方面表现优良的类型。[方法]对12块标准地中134株辽东栎植株结实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辽东栎果实表型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个体间变异幅度均高于个体内,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辽东栎天然群体被划分为散生小果型、散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簇生小果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6种类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植株单位面积结实量分别为32.86和34.65 g/m2,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平均果径分别为16.37、15.56 cm,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辽东栎天然群体内果实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变异,簇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可作为丰产、易收集优良种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
关键词
辽东栎
结实性状
变异
类型
选择
-
Keywords
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
Fruit character
Variation
Types
Selection
-
分类号
S792.19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白桦树育苗与造林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7
- 6
-
-
作者
靳晓旭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4期84-84,86,共2页
-
文摘
白桦树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华北地区的中、高海拔的地区,属于一种优良的速生树木品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在园林绿化、道路两旁、草原上等区域都能见到白桦树的身影,在绿化环境以及生态林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绿化的树种之一。随着绿化用林需求的增大,人们开始注重对白桦树的人工栽培。
-
关键词
白桦树
育苗造林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792.1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杏扁冻害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康桂军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8-18,共1页
-
文摘
杏扁产业是东北和华北地区重要产业之一,自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杏扁产业发展很迅速,成为农民致富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杏扁的冻害现象一直是困扰杏扁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害严重的年份几乎绝产,因此解决杏扁冻害(早春冻花、冻果现象)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综合防治
杏扁
冻害
产业发展
退耕还林政策
华北地区
农民致富
早春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杏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郑玉峰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3期28-28,共1页
-
文摘
1发生规律杏球坚蚧属同翅目蚧科。又名朝鲜球坚蚧、桃球坚蚧,俗称"树虱子"。是杏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害虫,虫口密度大,主要危害杏、桃等蔷薇科树木枝条,终生吸取树木汁液。造成杏树叶片大量脱落,杏芽不发,树木生长不良、树势减弱,严重者整株枯死。受害后树木生长受限、产量降低,极易引起次栖致命害虫—小木蠹虫的侵入。杏球坚蚧壳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杏树、杏扁的2年生或多年生枝条的背阴面越冬,第2年3月下旬~4月上旬(日平均温度达6℃~9℃)越冬若虫开始活动,自白色蜡壳中爬出,在小枝、叶背上刺吸汁液为害。
-
关键词
杏球坚蚧
发生与防治
树木生长
桃球坚蚧
朝鲜球坚蚧
日平均温度
发生规律
虫口密度
-
分类号
S436.6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桑盾蚧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郑玉峰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8期27-27,共1页
-
文摘
桑盾蚧又名桑白盾蚧,杏、李、桃等果树及丁香、园林花卉。属同翅目盾蚧科。危害榆叶梅、樱花、杏梅等,
-
关键词
桑白盾蚧
发生与防治
园林花卉
桑盾蚧
盾蚧科
同翅目
榆叶梅
杏梅
-
分类号
S433.3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靳晓旭
-
机构
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5年第8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杨树在我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树种,其品种复杂多样,是我国速生树种其中的一种。同时,杨树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常常会被种植在一些树木稀少的地方,主要是想让其种植成防护林。但是杨树在进行种植栽培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干扰,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并且发生病虫害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严重阻碍了我国杨树的正常种植,所以需要对杨树发生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文章下面将对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杨树病虫害
综合防治措施
分析
-
分类号
S763.72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山杏改接换种技术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康桂军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34-34,共1页
-
文摘
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华北、东北地区,特别是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山杏面积巨增。以张家口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山杏面积多达17.6万hm^2,其中适宜改接换种的山杏面积为13.9万hm^2。笔者经调查分析,山杏改接换种后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而且见效快、效果好。现将改接换种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
关键词
改接换种技术
山杏
退耕还林工程
张家口市
东北地区
承德地区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翠贝防治葡萄白粉病试验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杨慧莲
-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3期51-51,共1页
-
文摘
白粉病是葡萄的常见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果实裂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一般在干旱高温的气候易于发生,宣化葡萄产区一般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药物防治,通过本试验证明,翠贝的防治效果要好于这些常用药物。
-
关键词
翠贝
葡萄
白粉病
美铵
苯醚甲环唑
甲基硫菌灵
-
分类号
S436.63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配套技术
- 13
-
-
作者
康桂军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3期32-33,共2页
-
文摘
红富士苹果着色好坏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果农收益,经多年实践和调查,总结出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配套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
-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叶片含氮量
摘袋
苹果套袋
反光膜
疏花疏果
鸡粪
摘叶
磷钾肥
着色指数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青杨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
- 14
-
-
作者
刘凌峰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0期51-51,共1页
-
文摘
青杨天牛在我国"三北"地区长期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杨树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园林绿化的主要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青杨天牛在北方大面积发生,严重威胁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景观建设。因此,研究青杨天牛的防治技术对杨树林分正常生长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青杨天牛
氧化乐果乳油
杨树造林
农田防护林
杨树林
林业生产
景观建设
乙酰甲胺磷
生态环境
杨树品种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核桃高接换优配套技术
- 15
-
-
作者
康桂军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目前,我国核桃生产现状是实生核桃多、良种纯度低、劣质单株多、品种老化和产业化程度低。特别是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栽植了大面积实生核桃,而且树龄大部分10年左右,正适宜高接换优。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核桃高接换优配套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
-
关键词
高接换优
核桃生产
退耕还林工程
产业化程度
舌接
伤流
芽体饱满
补接
香玲
稀植
-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葡萄丰产套袋栽培新技术
- 16
-
-
作者
兰进先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4期27-27,共1页
-
文摘
葡萄是我国主要水果种类之一,许多地区大面积种植,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葡萄套袋栽培是促进葡萄丰产、优质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有效预防坐果后期及成熟期出现的裂果、病斑、病虫害等现象,防止大风、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可以极大地改善葡萄的外观品质,减少病虫为害,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
关键词
栽培新技术
套袋栽培
葡萄
丰产
外观品质
农民收入
大面积种植
灾害性天气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生长季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点
- 17
-
-
作者
刘钊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4期23-23,共1页
-
文摘
张家口地区为害葡萄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白腐病、房枯病、炭疽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葡萄斑蛾、透翅蛾、红蜘蛛、浮尘子等,每年发生率及为害程度均较大。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常采取喷施化学农药防治,致使鲜食葡萄的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
-
关键词
葡萄病虫害
防治要点
生长季
化学农药防治
为害程度
病虫害种类
张家口地区
年发生率
-
分类号
S436.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林木种子处理方法
- 18
-
-
作者
李彩霞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0期42-42,共1页
-
文摘
健康的种子是优质种子的重要标志,一批在发芽率、生活力和纯度均符合高标准的种子,由于被种子带的病原菌污染,可以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种子处理对防治由土壤和种子传播的病原菌、虫害以及促使固氮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种子处理包括精选、催芽和消毒三项内容。
-
关键词
种子处理方法
病原菌污染
林木
优质种子
产量损失
种子传播
固氮作用
发芽率
-
分类号
S722.1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盛夏葡萄防病五注意
- 19
-
-
作者
杨慧莲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4期37-37,共1页
-
文摘
进入7月份后,由于气温较高,降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潮湿,利于多种病菌繁殖,是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比较集中发生蔓延的时期,也是防治葡萄病害的关键时期。此时必须抓好病害的综合防治,以保证葡萄优质丰产。盛夏季节防治葡萄病害应注意以下几点:
-
关键词
葡萄病害
盛夏季节
防病
综合防治
多种病害
优质丰产
降雨量
霜霉病
-
分类号
S436.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仙人球繁殖栽培技术
- 20
-
-
作者
李彩霞
-
机构
河北省宣化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1期38-38,共1页
-
文摘
仙人球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属于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多浆草本植物,原产阿根廷及巴西南部的于旱草原。仙人球性强健,要求光照充足,耐旱,喜排水透气良好的沙壤土。
-
关键词
繁殖栽培技术
仙人球
草本植物
观赏价值
仙人掌科
多年生
西南部
阿根廷
-
分类号
S682.33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