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州客家人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期和 杨和生 +1 位作者 陈丽青 尹小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1091-21097,21106,共8页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及其影响,揭示了客家民系传统生态保护观的形成情况;分析了植物崇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人 植物崇拜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保护观 植物的传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客家研究热点开展客家文献的知识服务 被引量:4
2
作者 欧阳瑜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近30年来客家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为客家研究提供文献支撑是客家文献工作的价值所在。文章通过对客家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主题分析,探讨依据客家研究的内容主题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知识服务 客家文献 内容主题 客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德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客家传统社会,由于庙宇与乡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为民间处理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并且得到官方的认同,成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的窗口。一方面,民间信仰体现出的象征与权威,有助于客家社会宗族聚居地的形成,这也成为... 在客家传统社会,由于庙宇与乡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为民间处理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并且得到官方的认同,成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的窗口。一方面,民间信仰体现出的象征与权威,有助于客家社会宗族聚居地的形成,这也成为客家地区宗族界限分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透过民间信仰活动,可以发现不同社区内的族群之间的对立统一性,正是民间信仰使得客家传统社会维持着一种"有序的无序"状态,推动了客家社会的进步,成为客家传统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国家 基层社会 控制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农业类词语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温昌衍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农业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三大方言农业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管窥三大方言区农业文化与北方农业文化的异同及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
关键词 客家话 潮汕话 广府话 农业类词语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客家民间陶瓷造型和岭南民间陶瓷造型的比较研究——对大埔民间陶瓷造型与石湾民间陶瓷造型的分析
5
作者 熊青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73,共3页
以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粤东梅州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和岭南佛山石湾民间陶瓷造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两地不同的陶瓷艺术形式。一方面迁徙的历史、纯朴的客家文化造就了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务实、简约、实用的思想,一方面丰富... 以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粤东梅州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和岭南佛山石湾民间陶瓷造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两地不同的陶瓷艺术形式。一方面迁徙的历史、纯朴的客家文化造就了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务实、简约、实用的思想,一方面丰富的岭南文化背景促进了佛山石湾陶瓷造型的浪漫、浑厚、生动传神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造型 迁徙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酒曲考——基于赣闽粤毗邻区若干方志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秀菊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前,对客家酒文化的研究通常着眼于民俗学或非遗的角度,深浅不一地论述客家米酒的酿造技术与相关仪礼,但对于酿酒原料以及酒曲成分的历史考察却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赣、闽、粤毗邻区的六州府20余县地方志相关资料的考察与梳理,较为系统... 目前,对客家酒文化的研究通常着眼于民俗学或非遗的角度,深浅不一地论述客家米酒的酿造技术与相关仪礼,但对于酿酒原料以及酒曲成分的历史考察却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赣、闽、粤毗邻区的六州府20余县地方志相关资料的考察与梳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客家大本营"地区酿酒原料及酒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酒曲 赣闽粤 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客家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初探和价值浅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期和 杨和生 +2 位作者 赖万年 刘惠娜 刘德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对梅州客家风水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了其物种组成及层次结构,浅析了景观、生态、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结果表明,这些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 对梅州客家风水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了其物种组成及层次结构,浅析了景观、生态、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结果表明,这些风水林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通过对客家风水林的营造模式、传统保护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新时代乡村环境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风水林 群落 价值 客家 梅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以粤东北客家地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谭兆风 伍天慧 +2 位作者 伍天花 吴洪革 许晓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粤东北客家武术的源流进行了探求,认为客家武术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的武术形式,客家武术各流派在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凝炼,兼容并蓄...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粤东北客家武术的源流进行了探求,认为客家武术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的武术形式,客家武术各流派在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凝炼,兼容并蓄,逐渐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北 客家武术 形成 发展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美角度审视陶瓷青花与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色调美 被引量:5
9
作者 熊青珍 周建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5,共2页
通过对陶瓷青花与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色调的分析,阐述了她们在色彩组合、运用方面构成的独特色彩结构式样的色调美。
关键词 陶瓷 色彩 服饰 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客家文化数据库初步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春燕 胡华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74-5575,5590,共3页
说明了建设基于GIS技术的客家文化研究数据库的必要性,初步阐述了数据库的平台选择、功能范围和数据库涵盖内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据库设计 客家文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对地方生态知识的影响——对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类学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云水 李旺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36-43,共8页
地方生态知识是当地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与技术。地方生态知识的内涵取决于族群的特定生存环境,当地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地方生态知识的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 地方生态知识是当地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积累的能力与技术。地方生态知识的内涵取决于族群的特定生存环境,当地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地方生态知识的传承。人口较少民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是对传统地方生态知识做出评估和取舍的过程。对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的量化研究表明,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对立。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经济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习惯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地方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方生态知识 独龙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友”称谓认同与泛化:网络时代性别文化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君 周云水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34,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便携通讯设备的结合,"基友"的称谓已经扩散至男同性恋者群体之外,并被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所泛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互动平台,网友对"基友"称呼的泛用,不仅是同性恋群体不断抗争而被逐...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便携通讯设备的结合,"基友"的称谓已经扩散至男同性恋者群体之外,并被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所泛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互动平台,网友对"基友"称呼的泛用,不仅是同性恋群体不断抗争而被逐渐"去污名化"的结果,也是新兴网络亚文化群体获取身份认同的需要。对互联网资料的梳理和访谈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基友"称谓从虚拟社区正逐渐向现实社会扩散,表明传统性别文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友” 群体认同 称谓泛化 性别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略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文评 王濯巾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人 农耕 传统 习俗 粤东 山区经济 东山区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晋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8,共12页
从族谱对传统社会客家妇女守志与再嫁的记载,可以发现两种互相矛盾的记载:一种记载客家地区贞节观念浓厚,鲜见改嫁者,因此记载贞女节妇的传记在族谱中频频出现;另一种则记录了大量夫死改嫁者,与此同时,守志者却寥若晨星。这两种... 从族谱对传统社会客家妇女守志与再嫁的记载,可以发现两种互相矛盾的记载:一种记载客家地区贞节观念浓厚,鲜见改嫁者,因此记载贞女节妇的传记在族谱中频频出现;另一种则记录了大量夫死改嫁者,与此同时,守志者却寥若晨星。这两种现象反映了修谱者的立场与观点,前者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深厚,用官方话语书写,以寡妇再嫁为耻;后者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小,比较真实地记下了民间社会寡妇的再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贞女 节妇 再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梅州客家体育文化发展原因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晓容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梅州地区近代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原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梅州近代体育文化是新式教育普及、华侨的推动与西方教会学校的影响三者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近代 梅州 客家体育文化 发展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客家聚落之围龙屋文化符号寻踪 被引量:3
16
作者 房学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4,共5页
海峡两岸的客家人虽所处生态环境不同,但围龙屋的文化符号是族群认同的重要纽带之一。聚落中常见的"伙房屋",虽然在外观上比粤东围龙屋的建筑结构简单,但在文化功能上都是客家人精神空间的缩影,两者有着深远的渊源。本文从围... 海峡两岸的客家人虽所处生态环境不同,但围龙屋的文化符号是族群认同的重要纽带之一。聚落中常见的"伙房屋",虽然在外观上比粤东围龙屋的建筑结构简单,但在文化功能上都是客家人精神空间的缩影,两者有着深远的渊源。本文从围龙屋的文化符号、文化功能、神圣空间等不同角度,在对台湾客家聚落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其与粤东围龙屋建构的文化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围龙屋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传播、变迁及原因,并试图与学界展开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客家聚落 伙房屋 围龙屋 围龙屋文化符号 五行五方龙神伯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客家妇女生育信仰保持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晋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7-259,共3页
在乡村客家妇女中存在着多生是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与行为。为达到多生、生男的目的,客家妇女中普遍盛行着生育信仰,包括女性神明崇拜、男性崇拜、自然神崇拜与求育巫术等。传统客家乡村落后的医疗条件、经济方式、传统观念、女性所... 在乡村客家妇女中存在着多生是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与行为。为达到多生、生男的目的,客家妇女中普遍盛行着生育信仰,包括女性神明崇拜、男性崇拜、自然神崇拜与求育巫术等。传统客家乡村落后的医疗条件、经济方式、传统观念、女性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女性自身的身体特点等促成客家妇女浓厚的生育崇拜,对现代客家社会的生育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生育信仰 生育行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妇女的革命斗争生活——兼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山歌之改编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晓平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歌谣 客家妇女 革命斗争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家岁时节日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映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1-195,共5页
岁时节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反映出客家民系的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信仰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那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中到底蕴含着... 岁时节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反映出客家民系的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信仰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那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心态呢?众所周知,客家人"根在河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态 客家人 节日 农业 传统文化 生活方式 伦理道德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正峰 孟召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5-10,共6页
通过对文献梳理,把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深化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体制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和供给机制研... 通过对文献梳理,把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深化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体制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研究和供给机制研究。最后对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供给 阶段划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