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朱珠
钟飚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环保处&金融处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55-258,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K201247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学科预研究课题(编号:YSXKKT27))
-
文摘
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开展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是国内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进而介绍指标权重的分配,指标的计算评价方法,最终得出审计结果,从而能有效地指导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实践,提高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美丽中国的建设。
-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绩效审计
审计标准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erformance audit
audit criteria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财政审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黄道国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财政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财政审计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新时期的财政审计要适应财政改革形势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和 5年规划的要求 ,深化财政审计的内容 ;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和把握财政审计的规律 ,不断改进财政审计的工作方式 。
-
关键词
财政审计
公共财政
预算管理
审计法
审计方法
审计质量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军
马燕
滕祎
-
机构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部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74-76,共3页
-
基金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项目<国家审计反腐败路径研究>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个人项目<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D005009000004)
+1 种基金
北京市教委项目<上市公司应计质量研究--趋势
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项目编号:SM201310037003)资助
-
文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总目标,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舞台。我国国家审计已经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回顾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完善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审计进一步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关于国家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天喜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6,共2页
-
文摘
国家建设项日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国家建设项目就其投资节省程度、投入产出比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独立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万面决策提供信息的一种审计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之所以能高速增长,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但是,这些投资的绩效很不明显。一是超速度、超规模。
-
关键词
国家建设项目
绩效审计
独立性
评价体系
审计基础
审计体制
改革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强化金融审计的几点设想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汤绪云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强化金融审计的几点设想汤绪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强化金融审计,本文作点探讨。-、明确金融审计重点,把握三个层次。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一个以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
-
关键词
金融审计
审计监督
金融机构
国家审计
金融体制改革
社会审计
银行内部审计
政策性银行
审计工作质量
中央银行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国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 6
-
-
作者
汤绪云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8年第6期21-22,共2页
-
文摘
经济决定税收,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使税收形势十分严峻,而国税部门在税收征管方面又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针对重点问题,强化审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审计促进国税部门堵塞漏洞,挖掘潜力,增加收入,为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提供坚实...
-
关键词
国税征管
国税部门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审计调查
中央税
税收计划
欠税
计划任务
税收征管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构建“大财政审计”监督框架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卢家辉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3,共6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审计发展历程的回顾,指出财政审计工作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本文认为,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树立"大财政审计"观念,构建"大财政审计"监督框架,进一步强化对"大财政审计"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科学的审计方式,努力适应新形势对财政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
关键词
财政审计
组织构架
审计监督
-
Keywords
financial audi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udit supervision
-
分类号
F239.65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论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汪照全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9,共6页
-
文摘
国家审计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财政的出现而产生的 ,早期的国家审计是从财政审计开始的 ,财政审计始终存在并居于国家审计的核心地位。另外 ,从我国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从巩固我国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能、从审计事业长久发展的需要 ,都证明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
-
关键词
预算执行审计
组织模式
财政监督
中国
财政审计
审计机关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思考
被引量:3
- 9
-
-
作者
余秉立
-
机构
国家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22-22,共1页
-
-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监督
审计风险
审计机关
分析评价
财务收支
真实性审计
内部审计
提高效益
企业审计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试论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
- 10
-
-
作者
张金光
张泓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4年第2期23-26,共4页
-
文摘
试论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张金光,张泓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与以往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认为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就是财务收支审计,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另一种认为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区...
-
关键词
损益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
抽样审计
帐面价值
内部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
现代审计方法
应付款
张泓
预收帐款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
- 11
-
-
作者
张泓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3期18-19,共2页
-
文摘
一、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联系 (1)审计范围交叉。根据《审计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国家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国家资产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范围则涵盖国家的所有行政机关、企业事业等经济组织和个人。只要上述单位和个人进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都可为其提供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在审计范围上有交叉之处。
-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范围
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
审计行为
审计方法
国家审计机关
本级人民政府
咨询服务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的设想
- 12
-
-
作者
唐自清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9期24-25,共2页
-
文摘
《审计法》的颁布施行,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在广泛宣传、逐步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对策,把内部审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1、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过去,我们指导内部审计,主要采取行政管理手段,用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建立内审机构。这种办法从根本上说,不符合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效果不太明显。
-
关键词
内部审计监督
行业协会
经济效益审计
内部审计师
内审机构
内控制度
内部审计机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活动
行政管理手段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卢家辉
-
机构
国家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卢家辉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财税体制将实行重大改革。这次财税改革,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不仅超过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任何一次改革,而且将对我国的财政审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就财政审计如何适应...
-
关键词
财政审计工作
财税体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式预算
分税制改革
税收征管体系
财税改革
预决算审计
宏观经济工作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论审计公告制度
- 14
-
-
作者
舒立志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61-61,共1页
-
文摘
本文仅就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这一制度的基本设想作一探讨。
-
关键词
审计公告制度
基本设想
审计学
审计信息
-
分类号
F239.22
[经济管理—会计学]
F320.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 15
-
-
作者
唐自清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2期25-26,共2页
-
文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下面仅就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业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经济实体。企业法人就要依法承担起其受托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关键词
企业内部审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审计监督
行业协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师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内部审计工作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审计的公证和评价职能
- 16
-
-
作者
唐自清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4年第9期27-28,共2页
-
文摘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组织的公证和评价的职能作用。 1、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
-
关键词
评价职能
社会审计
审计组织
经济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
被审计单位
审计监督体系
民间审计
财政财务收支
经济活动
-
分类号
F239.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我国审计监督必将进一步走上法治轨道
- 17
-
-
作者
唐自清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5期22-22,共1页
-
文摘
今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审计法》已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审计监督进一步走上法治轨道。《审计法》对我国11年来审计经验作了科学总结,借鉴了外国审计法律制度中的一些有益内容,把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对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
-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审计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审计机关
中国特色
财务收支
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
法律责任
审计人员
-
分类号
D922.27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强化审计监督
- 18
-
-
作者
陈启明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3年第10期31-32,共2页
-
文摘
笔者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审计工作,要使它体现高层次的综合经济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应该来一次突破性的改革,以便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好务。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化审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规律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模式。国外经验表明,它具有导向、调节、激励三大功能,其最大特点就是一切资源的使用要受价值规律支配,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因此,它能激励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在不断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发展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证明,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模式。同时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由于受“
-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
分类号
F239.2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关于制定财政审计准则的几个问题
- 19
-
-
作者
张金光
汪照全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9年第7期15-16,共2页
-
-
关键词
财政审计
审计准则
审计行为
-
分类号
F239.6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审计综合分析方法探讨
- 20
-
-
作者
张泓
-
机构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3年第4期27-28,共2页
-
文摘
审计综合分析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工作。要搞好审计分析,除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外,运用科学的方法也十分重要。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基于上述认识,根据近年来从事审计综合工作的实践,就此作些初步探讨。分析与综合,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是由整体到部分,分析的深入,引导人们认识事物更深层次的本质。综合是由部分到整体,综合的结果.使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一个关于有机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比分析更为深刻,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审计综合分析,是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
关键词
审计
综合分析
-
分类号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