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审计文化模式概说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马亚男
周洪杰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审计署上海特派办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伴随着审计发展的历史,审计文化模式的发展一般分为原初型、技术型和人本型三个阶段。原初型审计文化模式伴随着审计的诞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审计文化模式实现了从原初型到技术型的转型。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是以弘民主、讲公开、求高效、重规范为主导价值的审计文化模式,但其对效率和制度规范的过分执着,使审计活动仅仅关注当下的审计成果,往往容易忽视对审计伦理等审计价值的思考。人本型审计文化模式是审计文化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继承了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的民主、公开、高效等优点,同时因为价值理性的引入,又使技术型审计文化模式的弊端得以克服。人本型审计文化模式将有力地指导我国审计文化建设。
-
关键词
审计
文化
文化模式
-
Keywords
audit, culture, cultural pattern
-
分类号
F239.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4
- 2
-
-
作者
马曙光
-
机构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9,共6页
-
文摘
政府审计成果可以从审计财务效益和审计质量两方面进行度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成果与审计人员的高学历显著正相关;不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经济类审计人员对审计财务效益影响比较显著,但专业背景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在政府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注意审计人员学历、年龄和专业之间的合理搭配。
-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成果
审计质量
审计人员素质
-
Keywords
governmental audit, audit performance, audit quality, auditors' qualities
-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政治制度、历史传统与中国政府审计体制选择
被引量:40
- 3
-
-
作者
马曙光
-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3,共5页
-
文摘
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政府审计体制选择问题。研究认为,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深刻影响着政府审计体制选择,建立审计监察院并提高其行政级别符合中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的审计体制改革方向。
-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历史传统
政府审计
审计体制
路径依赖
-
Keywords
political system
historical traditions
government audit
audit system
path dependence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
被引量:23
- 4
-
-
作者
马曙光
-
机构
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
出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8,22,共7页
-
文摘
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产生是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变迁是暴力潜能分配的博弈改进,其发展和完善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路径依赖性。中国社会公众参与《审计法》修订的广度与深度表明,中国《审计法》的完善较好地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功能调整与实现的内生性期望。提高审计博弈过程的透明度,拓宽公众参与审计博弈的途径,是审计法律制度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
-
关键词
博弈均衡
利益冲突与协调
审计法律制度
制度变迁
-
Keywords
game equilibrium, interests conflict
compromise, the audit legal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change
-
分类号
D922.27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制度嵌入下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组态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曾春影
王芳
卜令通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德不配位’与‘怀才不遇’:地位不一致情境下创业团队成员的应对行为及其匹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7207208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小农户视角下农业数字化转型障碍因素及其包容性绿色发展机制研究”(2022A1515110614)
广西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22CJL007)。
-
文摘
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制度环境、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3个维度6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提出并检验关于不同制度环境下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投入间关系以及高创新绩效组态中制度与社会资本要素互动关系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引致高创新投入的“政府‘帮扶之手’×企业‘非政治资本’促研发”和“政府‘残缺之手’×企业‘政商研资本’稳研发”的条件组态,识别引致高创新绩效的“‘亲而不清’制度环境×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驱动型”“‘亲清制度’环境×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替代驱动型”和“‘亲清’制度环境×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替代驱动型”的条件组态。研究整合制度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为揭示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创新过程提供解释机制。结论有助于管理者依据所处制度环境,构建获取创新优势的社会关系网络。
-
关键词
制度环境
社会资本
企业创新
定性比较分析
-
Keywords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social capital
corporate innovation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数字经济政策量化评价
被引量:43
- 6
-
-
作者
卜令通
张嘉伟
-
机构
国家审计署人事教育司
南京大学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0802,72072086)。
-
文摘
文章基于2015—2020年中央及地方层面出台的314项数字经济政策,通过政策样本分析厘清我国中央层面数字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地方层面的政策特征;采用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政策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分析进行文本挖掘,梳理得到现行政策体系结构、关注点及问题;在识别一级变量时,引入递进且排他的效力级别指标,结合政策内容构建PMC指数模型,对6项地方层面的典型数字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P1的PMC指数为5.68,存在提升空间;长三角地区内P2—P4三项政策的PMC指数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仍存在不足;P5和P6的PMC指数得分较低,反映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政策存在不足。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PMC指数模型
政策量化评价
文本挖掘
-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PMC index mode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licy
text mining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7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