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尹平 戚振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审计特征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审计时代特征和行为内涵。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 审计特征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审计时代特征和行为内涵。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责的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除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批判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最能反映国家治理和国家职能的六项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审计特征 国家治理 免疫系统论 政府审计特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数理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小荣 尹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共6页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影响程度由审计公告触发的舆论强度决定,并进一步由公告质量、公众的舆论监督倾向和权力意识强度决定。而公告质量是公告提供者综合权衡公告利益和公告风险的结果。提高审计公告机制效果的基本途径包括提高公告的信息含量、公众的舆论监督水平和公民意识;改善公告环境,降低公告风险,保证公告提供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告机制 公告利益 公告期望 公告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国家机关内部审计机构胜任能力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内审协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7
3
作者 屈耀辉 时现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6,共11页
在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内审协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素质能力和业绩结果两个方面对32家中央国家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思路评估出来的结果差异很大,分析后发现,最可能的... 在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内审协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素质能力和业绩结果两个方面对32家中央国家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思路评估出来的结果差异很大,分析后发现,最可能的原因是两种评估思路的不同倾向性特点所致。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对素质能力法评估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远多于对业绩结果法评估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人员胜任能力 素质能力法 业绩结果法 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理论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国外实证研究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剧杰 施建军 殷丽丽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6,共6页
独立审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中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审计师职业道德缺失和独立性缺失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尽管中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审计执业标准与道德规范,但目前国内与审计师道... 独立审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中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审计师职业道德缺失和独立性缺失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尽管中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审计执业标准与道德规范,但目前国内与审计师道德判断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少之又少。对审计师道德判断研究有重要影响的道德理论主要有认知发展理论与道德行动理论,将其应用于审计领域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师道德决策过程、审计师道德推理及影响等方面,未来研究的方向可探索审计师道德发展与审计教育、中国文化情景下的审计师道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发展理论 审计师 道德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方法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小荣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5,共8页
本文以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政府审计公告质量为目标,以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和其他实证方法为手段,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 本文以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政府审计公告质量为目标,以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和其他实证方法为手段,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以期为评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行为的有效性和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本身的质量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参考性框架。为此,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法确定了政府审计公告质量评价的备择指标来源文献,归集出若干备择指标;其次,以备择指标为基础,运用特尔斐法确定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的因素指标;再次,运用ISM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得到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对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政府审计公告质量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 公告质量 评价指标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与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62
6
作者 唐雪松 罗莎 王海燕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1,共7页
文章以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机关为考察对象,研究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对政府审计作用发挥的影响,发现政府审计机关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程度或执行效果越好,政府审计作用发挥程度越高。作为市场化进程... 文章以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机关为考察对象,研究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对政府审计作用发挥的影响,发现政府审计机关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程度或执行效果越好,政府审计作用发挥程度越高。作为市场化进程的结果,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内生于市场化进程,这对于理解不同制度背景下政府审计作用发挥的差异以及未来相关研究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政府审计 内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 被引量:23
7
作者 殷丽丽 李媛媛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6,共8页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组织的各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发生了变化。应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邀请,28位主要来自财富100强的首席审计官参加了2009年3月华盛顿圆桌会议,围绕经济危机背景下"内部审计战略的调整、风险和风险管理...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组织的各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发生了变化。应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邀请,28位主要来自财富100强的首席审计官参加了2009年3月华盛顿圆桌会议,围绕经济危机背景下"内部审计战略的调整、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注、内部审计范围的改变、首席审计官采取的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全球审计信息网络就以上内容调查并收集了34位财富100强的首席审计官的反馈意见,并综合调查结果与会议讨论内容,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A Worldin Economi cCrisis:Key Themes for Defocusing Internal Audit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危机 审计战略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审计信息网络 发展研究中心 风险管理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提升政治信任的机理和路径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希晖 陈良华 李鹏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以"塔西佗陷阱"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审计、政治信任和国家治理的关系。政治信任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国家审计具有提升政治信任的功能,通过提升公众的政治信任实现善治。结合政治信任"悖论",剖析了国家审计通过... 本文以"塔西佗陷阱"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审计、政治信任和国家治理的关系。政治信任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国家审计具有提升政治信任的功能,通过提升公众的政治信任实现善治。结合政治信任"悖论",剖析了国家审计通过揭示、预防和抵御机制提升政治信任的机理,并从政党、政府、政府官员、政策制度等四个维度的视角阐述了国家审计提升政治信任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描述了政治信任视角下国家审计的六大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政治信任 塔西佗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30
9
作者 许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6,共8页
国家审计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一种内在的作用机理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国家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系统性缺陷,这些系统性缺陷是由一些深层次原因导致的。为实现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完... 国家审计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一种内在的作用机理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国家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系统性缺陷,这些系统性缺陷是由一些深层次原因导致的。为实现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家审计与金融监管制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国家审计的综合性与时效性,开展金融监管的绩效审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金融安全 金融审计调查 金融风险管理审计 金融绩效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认识误区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希晖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5,共3页
我国绩效审计产生较晚,研究力量较薄弱,人们在绩效审计相关概念、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应用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这些不利于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认识误区,澄清了概念,有利于推动我国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机关 绩效审计 认识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目标的理论分析及调查证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夏云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它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和相对稳定的;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国家审计具体目标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其要素包括合规性、真实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 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它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和相对稳定的;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国家审计具体目标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其要素包括合规性、真实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的鉴证,其中合规性、真实性的鉴证属于财务审计目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的鉴证属于绩效审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责任 国家审计总目标 国家审计具体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应用的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忠明 杨晨露 张子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9-56,共8页
打好碧水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水污染防治的特殊性,决定了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具有评价工作的经常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投入成本的可计量性、产出效益的外部性的显著特点,适合采... 打好碧水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水污染防治的特殊性,决定了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具有评价工作的经常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投入成本的可计量性、产出效益的外部性的显著特点,适合采用AHP法从项目决策、过程管理、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四个方面构建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其适当性,以河南省水污染防治财政资金项目为对象,发现AHP法具有层次清晰明确、权重合理有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优势,使得绩效评价过程更加严谨、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同时发现该项目还存在预算管理过程不完善、过程管理缺乏流程监控、项目产出效果不均衡、公众监督渠道较窄等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在立项程序、资金管理、建立生态修复和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 绩效评价 AH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耀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在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对内蒙古地区48家企业内部审计情况的调查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思路对这48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思路评估出来的结果差异... 在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对内蒙古地区48家企业内部审计情况的调查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思路对这48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思路评估出来的结果差异很大,最可能的原因是两种评估思路的不同倾向性所致,鉴于产出业绩的"护短行为",比较而言,投入法的评估结果更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人员 胜任能力 调查数据 评估思路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实践导向下理论与实务有机融合的好教材——评《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一书
14
作者 屈耀辉 时现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阿尔文·A.阿伦斯(AlvinA.Arens)、兰德尔·J·埃尔德(RandalJ.Elder)和马克·S.比斯利(MarkS.Beasley)三人合著的《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英文名为“AuditingandAssuranceServices:AnInte—gratedAppro... 阿尔文·A.阿伦斯(AlvinA.Arens)、兰德尔·J·埃尔德(RandalJ.Elder)和马克·S.比斯利(MarkS.Beasley)三人合著的《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英文名为“AuditingandAssuranceServices:AnInte—gratedApproach”)迄今已经出到第14版,由谢盛纹教授翻译、张龙平教授校对的第14版已经在2013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如译者序所言:“该书由于首次提出并倡导交易循环审计思想而备受审计理论界、教育界和实务界的推崇,目前,该书有多版中译本出版,甚至是国外审计学教材中译本最多的一种。”该书作者之一阿伦斯教授,正如译者序所言:“阿伦斯教授生前是美国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审计权威人士,具有丰富的大学审计教学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机融合 整合 教材 实务 导向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实施反洗审计探讨
15
作者 郭强华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200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也表明我国反洗钱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审计技术层面发挥在反洗钱中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 200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也表明我国反洗钱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审计技术层面发挥在反洗钱中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等规定,做些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反洗钱法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洗钱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赊销战略实证研究
16
作者 屈耀辉 杜亚斌 《山东经济》 2011年第6期62-71,共10页
统计分析发现,1990-2009年这20年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赊销战略的使用呈现出逐年萎缩的趋势。借助tobit截断数据模型以及interval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最近20年各省连续景气的经济和持续向好的法治秩序、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上市... 统计分析发现,1990-2009年这20年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赊销战略的使用呈现出逐年萎缩的趋势。借助tobit截断数据模型以及interval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最近20年各省连续景气的经济和持续向好的法治秩序、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年龄和规模的年度均值逐年递增的趋势都是上市公司赊销战略运用持续减少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赊销比率逐年萎缩的同时赊购比率则逐年扩张,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正脱变为既掠夺上游企业又挤压下游企业的"恶霸式"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赊销战略 非平行面板数据 tobit截断数据模型 interv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赊销战略与债权资产结构趋减之谜 被引量:1
17
作者 屈耀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73,共10页
借助Tobit模型和Interval模型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0年—2009年非平行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实证分析后发现,省域经济景气、公司年龄、额外借贷成本、竞争优势、金融发展、法治秩序等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赊销战略实施的稳健显著因素,而且... 借助Tobit模型和Interval模型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0年—2009年非平行面板数据进行双重实证分析后发现,省域经济景气、公司年龄、额外借贷成本、竞争优势、金融发展、法治秩序等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赊销战略实施的稳健显著因素,而且除了竞争优势外,其他因素近20年来都促使债权资产结构朝着减少的趋势变化。此外,20年来上市公司赊销战略萎缩的同时赊购战略却呈扩张趋势,这可能源于上市公司低的合同执行技术和充足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赊销战略 债权资产结构 非平行面板数据 TOBIT模型 Interv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引发的企业危机治理--以产品伤害事件为例
18
作者 屈耀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
频繁发生的产品伤害事件使得资产负债间接传染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扰着无辜同行业企业。本文分析了产品伤害事件引发的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的治理难点及其影响,基于ERM-IF构建了针对产品伤害事件的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的治理框架ECM-IF,并... 频繁发生的产品伤害事件使得资产负债间接传染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扰着无辜同行业企业。本文分析了产品伤害事件引发的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的治理难点及其影响,基于ERM-IF构建了针对产品伤害事件的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的治理框架ECM-IF,并以台资A公司为例,分析了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的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事件 资产负债表间接传染 ECM—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部控制法制化弊端
19
作者 郑小荣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125,共3页
内部控制法制化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实施规范与监管。目前美国实施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404条款》和我国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典型形式。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内部控制法制化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实施规范与监管。目前美国实施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404条款》和我国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典型形式。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历史进程,接着从企业活动的外部性出发,分析了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必然性;重点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的诸多弊端,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法制化实践对内部控制法制化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法制化 内部控制规范 404条款 行政手段 典型形式 历史进程 企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