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miR-31及其下游靶基因Sfn、SuFu在银屑病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景志杰 付明阳 王春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4-1401,共8页
目的:研究内在过表达miR-31及其下游靶基因Sfn、SuFu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文献及PubMed收集与银屑病相关基因,使用Target Scan Human数据库预测miR-31靶基因。使用咪喹莫特乳膏对野生型FVB小鼠和miR... 目的:研究内在过表达miR-31及其下游靶基因Sfn、SuFu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文献及PubMed收集与银屑病相关基因,使用Target Scan Human数据库预测miR-31靶基因。使用咪喹莫特乳膏对野生型FVB小鼠和miR-31转基因小鼠进行银屑病造模,每日采集造模小鼠背部变化图像,随后使用PASI评分评价小鼠银屑病样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0 d、3 d、7 d模型小鼠的背部皮肤,随后进行RT-PCR检测miR-31及其下游靶基因mRNAs的表达,筛选出2个miR-31靶基因,并对筛选靶基因进行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Target Scan Human数据库预测出8个miR-31下游靶基因,经荧光定量PCR筛选出2个与银屑病相关靶基因Sfn、SuFu。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银屑病样症状,表现为背部出现红斑、银白鳞屑,表皮增厚等,实验结果显示miR-31实验组较野生型FVB实验组银屑病样症状轻,HE染色切片同样证实此情况。RT-PCR检测3 d、7 d时miR-31,Sfn和SuFu的表达,结果显示野生型FVB小鼠miR-31的表达均升高,而miR-31转基因小鼠miR-31的表达却降低,其靶基因Sfn、SuFu均出现相反情况,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均与PCR结果一致。结论:在银屑病动物模型中,内在过表达miR-31的皮肤,其银屑病样症状较弱,它可能联合机体内与银屑病相关的器官通过内在过表达miR-31的调控作用而减弱银屑病严重程度。Sfn、SuFu作为miR-31下游靶基因,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1 银屑病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Fused抑制物 分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云辉 王晓堂 +1 位作者 高继萍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肿瘤学与微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是针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靶向修饰的技术,从出现到应用,极大推动了生物医学研究领...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肿瘤学与微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是针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靶向修饰的技术,从出现到应用,极大推动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包括HEs、ZFNs、TALENs与CRISPR/Cas9系统。目前,研究者已利用该技术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人源化免疫缺陷动物模型能够精准模拟癌细胞、药物以及免疫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广泛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生物学及人类复杂疾病的潜在机制。本文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深入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选用和建立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基因编辑技术 锌指核酸酶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钧婷 王晓堂 +1 位作者 续国强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感染患者初始发病多表现为乏力、干咳和发热,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更为严重的症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生发展、疫苗研发、治疗手段仍未完全阐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感染患者初始发病多表现为乏力、干咳和发热,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更为严重的症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生发展、疫苗研发、治疗手段仍未完全阐明。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广泛使用。当前,尚无合适的动物模型能够完全模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于阐明其发病机理。因此,建立与筛选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比较了不同动物模型在新冠肺炎基础研究中的优缺点,梳理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模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开发后新冠时代实验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续国强 卫佳宁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4,共4页
口腔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而且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应用口腔癌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与人类口腔癌自然发生较为相似的疾病动物模型并进行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十分... 口腔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而且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应用口腔癌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与人类口腔癌自然发生较为相似的疾病动物模型并进行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目前,口腔癌动物模型主要有自发性动物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本文总结概括了近年来口腔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181a-5p的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小肠代谢组学研究
5
作者 吴学海 杨一言 +4 位作者 王晓堂 陈文璐 宋晓娜 王恬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分析过表达miR-181a-5p对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物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以及实验(over express...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分析过表达miR-181a-5p对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中代谢物和代谢物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以及实验(over expression of miR-181a-5p,OE)组。将不同组别处理后的细胞混悬液,通过皮下注射到M-NSG重度免疫缺陷雌性小鼠右侧腹股沟中上部,构建成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按时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对小鼠小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串联Orbitrap质谱联用仪检测NC组、OE组和Control组小鼠小肠中的代谢物,使用XCMS预分析原始数据,质量评价样本数据,鉴定Control组与NC组、NC组与OE组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获取差异代谢通路。结果Control组和NC组小肠组织中共鉴定出170种差异代谢物。代谢物富集的显著性信号通路包括胆碱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γ-氨基丁酸(GABA)神经突触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代谢、癌症中心碳代谢以及烟酸和烟碱胺代谢通路。NC组和OE组相比,小鼠小肠中检测到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2的差异代谢物有16种,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包括甘油磷酰胆碱、棕榈酸、3-羟基丁酰肉碱、β-羟丁酸等。代谢物富集到的显著性差异通路为胆碱代谢通路。结论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可引起小鼠小肠的代谢物发生变化,主要改变了小肠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代谢物。过表达miR-181a-5p影响口腔癌皮下移植瘤小鼠小肠代谢物,代谢物富集通路为胆碱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皮下移植瘤 小肠 代谢组学 miR-181a-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引红 李美宁 +3 位作者 王春芳 郭民 张锐虎 陈朝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le)三组,灌胃给药,观察关节改变情况并评分。称重并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PSO组足踝肿胀、活动受限程度明显减轻;PSO组脾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Th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亦较Vehicle组显著下降,Th2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ELISA结果显示P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显著低于Vehicle组。各项结果 PSO组与MTX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补骨脂素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及抑制TNF-α、IL-6和IL-1β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 炎症因子 TH1/TH2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15通过激活NO-cGMP-PKG信号通路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侧枝循环改善心功能的研究
7
作者 尚小森 杨依纯 +4 位作者 侯佳楠 樊林花 陈小平 卫兵艳 陈朝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0,共11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通过激活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侧枝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AM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通过激活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侧枝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AM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DF-15组,每组12只,GDF-15组腹腔注射GDF-15重组蛋白,其余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8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侧枝循环的情况;q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取模型组和GDF-15组大鼠心脏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试剂盒检测NO、活性氧(ROS)、cGM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eNOS单体、p-eNOSser1177单体、eNOS二聚体及PKG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加(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降低(P<0.001),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梗死区血管密度降低(P<0.05),但VEGF mRNA和蛋白水平没有变化(P>0.05),NO、eNOS二聚体、cGMP水平及PKG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ROS、eNOS单体及p-eNOSser1177单体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GDF-15组LVEDs、LVEDd降低(P<0.05),LVEF、FS升高(P<0.01),心肌细胞坏死得到缓解,梗死区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001),VEGF mRNA水平增高(P<0.0001),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共鉴定到324个DEGs,其中230个上调,94个下调。KEGG富集分析T20通路中cGMP-PKG信号通路差异最显著。VEGF、NO、eNOS二聚体、cGMP水平及PKG蛋白水平增高(P<0.05),ROS、eNOS单体及p-eNOSser1177单体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GDF-15可通过抑制eNOS解偶联并激活NO-cGMP-PKG通路,促进缺血心肌侧枝循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急性心肌梗死 侧枝循环 NO-cGMP-PK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5p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OSC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薛瑞 续国强 +3 位作者 杨钧婷 杨一言 吴学海 宋国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81a-5p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稳转细胞株,观察miR-181a-5p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构建miR-181a-5p和对照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CAL-27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miR-181a-5p的细胞株...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81a-5p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稳转细胞株,观察miR-181a-5p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构建miR-181a-5p和对照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CAL-27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miR-181a-5p的细胞株(OE)和对照细胞株(NC);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稳转细胞株荧光;qRT-PCR检测稳转株中miR-181a-5p和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Bcl-2的表达;运用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稳转株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使用qRT-PCR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OE细胞中miR-181a-5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NC和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Control)(P<0.01),OE组中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同时,OE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降低。此外,OE细胞中MMP2、MMP9、Vimentin和Ki67表达水平降低,而E-cadherin升高(P<0.01)。结论:miR-181a-5p过表达可显著抑制口腔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5p 稳转细胞株 口腔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的免疫组化鉴定与生育力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汝月 李瑞娇 +2 位作者 张引红 李红霞 郭兴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6,共8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及生育力评估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宫腔注入95%乙醇建立一个稳定的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的可行性,为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特征及修复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78只性成熟且动情期规律的雌性C57BL/6J小鼠作...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及生育力评估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宫腔注入95%乙醇建立一个稳定的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的可行性,为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特征及修复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78只性成熟且动情期规律的雌性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宫腔注入95%乙醇损伤子宫内膜建立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将78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其中一组30只,又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于造模后第三个动情期将实验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收集子宫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以评估子宫内膜细胞的再生情况;另一组48只,又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单侧损伤组和双侧损伤组,造模后所有存活小鼠于第三个动情期进行合笼交配,分析薄型子宫内膜对小鼠生育力的影响,评估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宫腔注入95%乙醇的实验组小鼠子宫内膜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生育力评估实验显示合笼交配后,空白组和对照组小鼠正常受孕,双侧损伤实验组小鼠未受孕,单侧损伤实验组损伤侧子宫未受孕,未损伤侧子宫正常受孕,且损伤侧子宫的平均怀孕率较未损伤侧显著降低(P <0. 05),表明宫腔注入95%乙醇能够损伤小鼠子宫内膜,导致生育力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薄型子宫内膜小鼠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薄型子宫内膜修复及修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小鼠模型 免疫组化 生育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2调控Hedgehog通路活化对Tca8113细胞增殖、转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茂林 王晓堂 +3 位作者 宋晓娜 马云辉 常潇琪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细胞水平检测Gli2对口腔癌细胞Tca8113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明确Gli2调控口腔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利用siRNA抑制Tca8113细胞中Gli2的表达,通过CCK-8、平板克隆以及transwell小室实验分...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细胞水平检测Gli2对口腔癌细胞Tca8113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明确Gli2调控口腔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利用siRNA抑制Tca8113细胞中Gli2的表达,通过CCK-8、平板克隆以及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Gli2对Tca8113细胞增殖、生长、迁移与侵袭的影响。进一步利用q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探究Gli2调控Tca8113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机制。结果 口腔癌细胞Tca8113中Gli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干扰Gli2表达可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生长、迁移及侵袭。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扰Gli2表达可抑制Hedgehog(Hh)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此外,干扰Gli2表达可显著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论 口腔癌病变过程中Gli2被异常激活,干扰Gli2表达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Gli2通过调控Hh通路与EMT通路,进而影响口腔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本研究为阐明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并为口腔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8113细胞 口腔癌 GLI2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HEDGEHOG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鳞癌组织的非靶代谢组学分析
11
作者 张锐虎 王渊 +4 位作者 续国强 高继萍 宋国华 陈朝阳 轩瑞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代谢基础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中国地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10),采用化学诱导法建立颊囊黏膜鳞癌模型;色谱-质谱联用鉴定2组鼠颊囊的代谢物,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权重值>...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代谢基础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中国地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10),采用化学诱导法建立颊囊黏膜鳞癌模型;色谱-质谱联用鉴定2组鼠颊囊的代谢物,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权重值>1和P<0.05为标准,筛选两组样本中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二甲基苯并蒽-石蜡油溶液涂抹18周,模型组地鼠颊囊有弥漫性白斑分布、乳头状突起明显,病理学诊断为高分化鳞癌;脂类和类脂质分子是癌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重编程、胆固醇积累、色氨酸分解代谢增强、天冬氨酸上调、嘧啶和嘌呤合成增加等是OSCC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代谢特征。结论:靶向相关代谢途径的分子干预,有望抑制OSCC发病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口腔颊囊鳞癌 组织非靶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黏膜癌变过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庞文彪 李莉红 +3 位作者 皇甫冰 刘茂林 张锐虎 宋国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在中国地鼠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正常中国地鼠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在中国地鼠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正常中国地鼠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和鳞癌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鳞癌组织中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P<0.05);异常增生上皮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随着增生程度的加重,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鳞癌组织中Bcl-2与Bax、caspase-3、caspase-9呈负相关(P<0.05)。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鳞癌组织中Bcl-2高表达,而caspase-3、caspase-9、Bax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实验在中国地鼠鳞癌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降低而Bcl-2表达上升,揭示了caspase-3、caspase-9、Bax、Bcl-2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口腔颊囊黏膜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些线索或并为评价OSCC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口腔鳞状细胞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PDCD4,TGF-β1,Smad3,Smad7在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莉红 皇甫冰 +4 位作者 高继萍 常凯 陈朝阳 庞文彪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EGFR,PDCD4,TGF-β1,Smad3,Smad7在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对中国地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EGFR,PDCD4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 目的探讨EGFR,PDCD4,TGF-β1,Smad3,Smad7在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对中国地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EGFR,PDCD4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和鳞癌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结果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血清EGFR蛋白呈升高趋势,血清PDCD4的表达呈降低趋势,呈负相关。鳞癌组织中TGF-β1、Smad7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P<0.05),而Smad3作用减弱。相关性分析显示,口腔异常增生上皮、口腔鳞癌组织中TGF-β1表达与Smad7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PDCD4,TGF-β1,Smad3,Smad7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本实验为研究口腔鳞癌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口腔鳞癌的发展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鼠线粒体基因组与微卫星遗传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国华 陈朝阳 +5 位作者 刘田福 庞文彪 高继萍 张锐虎 刘茂林 樊林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15,共3页
中国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地鼠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尚少。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地鼠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基因组结构、基因进化等特征,为中国地鼠应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提供... 中国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地鼠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尚少。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地鼠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基因组结构、基因进化等特征,为中国地鼠应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提供基因组数据。建立了中国地鼠近交系遗传质量控制体系,为中国地鼠种质资源科学评估、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线粒体基因组 分子进化 微卫星 遗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小鼠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君 张丽霞 +5 位作者 王郝莹 张琼 李莉红 轩瑞晶 王昭君 郭建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8,共6页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过程中补充二甲双胍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衰老组、衰老+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16周。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食物摄取量;行为学检测小鼠学习...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过程中补充二甲双胍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衰老组、衰老+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16周。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食物摄取量;行为学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结构;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结果与衰老组相比,衰老+二甲双胍组小鼠体重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减少(P<0.01或P<0.05),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延长(P<0.05),游泳速度加快(P<0.05);穿梭实验中主动回避次数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海马齿状回中核皱缩、深染的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海马组织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充二甲双胍可以明显延缓小鼠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维持海马神经元正常结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体重及增强海马组织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衰老 氧化应激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pata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信分析及初鉴
16
作者 李美宁 马庆 +4 位作者 弓韬 张引红 闫萍 翟翔 郭睿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776,共10页
目的对小鼠精子发生相关蛋白3(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protein 3,Spata3)的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比对小鼠Spata3的同源性、ExPASy ProtParam软件分析理化特征、SOPMA及GOR4预测空间构象、NetPhos3.1... 目的对小鼠精子发生相关蛋白3(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protein 3,Spata3)的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比对小鼠Spata3的同源性、ExPASy ProtParam软件分析理化特征、SOPMA及GOR4预测空间构象、NetPhos3.1及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修饰位点及蛋白间相互作用关系等信息、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组织细胞定位。结果小鼠和人的Spata3基因CDS序列64%相同,是碱性不稳定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属于非跨膜的胞内蛋白,主要定位于睾丸组织各级精子细胞核和胞质,以圆形精子细胞表达量最高。小鼠Spata3含1个内在无序区结构域,30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11个潜在的O-型糖基化位点,可能与Spata46、Spert等蛋白相互作用。结论小鼠Spata3是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保守蛋白,可能调节精子发生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a3 精子发生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修饰位点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注射无水乙醇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17
作者 张引红 王春芳 +2 位作者 郭民 张锐虎 陈朝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内注射无水乙醇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阴道脱落细胞染色法选择动情期规律的小鼠20只,宫腔注射无水乙醇,术后第一个动情周期内每日测定其动情周期,随机择10只在第二个动情周期每2 h测一次,观察动情周期的改变程度... 目的探讨宫腔内注射无水乙醇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阴道脱落细胞染色法选择动情期规律的小鼠20只,宫腔注射无水乙醇,术后第一个动情周期内每日测定其动情周期,随机择10只在第二个动情周期每2 h测一次,观察动情周期的改变程度。结果实验小鼠宫腔注射无水乙醇后动情周期整体发生大幅度延长,且动情期、动情前期等各期时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紊乱。结论本实验通过观测无水乙醇损伤子宫后小鼠动情周期发生紊乱的现象,为临床无水乙醇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宫腔注射 动情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口腔癌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肖兰飞 高继萍 +3 位作者 闫晓如 王晓堂 续国强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槲皮素(50μmol/L)处理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添加基质胶)检测细胞迁移(侵袭...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槲皮素(50μmol/L)处理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添加基质胶)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PTEN、AKT、FOXO1以及BCL2L11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FOXO1、p-FOXO1、AKT、p-AKT、PTEN和BCL2L1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TEN和BCL2L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FOXO1和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但AKT和FOXO1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槲皮素可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可能是槲皮素促进PTEN的表达,负调控PI3K/AKT通路减弱FOXO1的磷酸化水平,引起BCL2L11的表达增加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PI3K/AKT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心碱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朝阳 姚茹 +4 位作者 王璐 王晨阳 郭民 宋国华 张锐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莲心碱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莲心碱(2、4、8 mg/kg)组、地塞米松(5 mg/kg)组,鼻腔滴入法建立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12 h后,组织... 目的探讨莲心碱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莲心碱(2、4、8 mg/kg)组、地塞米松(5 mg/kg)组,鼻腔滴入法建立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12 h后,组织学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Wright-Giemsa染色检测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Evans blue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分光光度法检测肺匀浆上清中MPO的活性、MDA的含量、SOD的活性、GSH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ROS的含量。结果 LPS组可见肺组织具有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肺泡壁增厚和肺充血现象,而莲心碱组可以改善肺损伤情况;LPS组BALF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数和总蛋白量显著增多,肺毛细血管通透性、MPO活性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ROS含量增加,而莲心碱组能够降低BALF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和总蛋白量,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MPO活性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ROS的含量。结论莲心碱可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保护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促炎细胞因子 活性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生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文璐 闫晓如 +1 位作者 高继萍 宋国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继而寻找相应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加,肠道菌群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 抑郁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继而寻找相应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加,肠道菌群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脑的功能,调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行为。本综述就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的联系、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调控机制和益生菌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肠道菌群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肠道菌群 益生菌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