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钢管的耐蚀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牛爱军 毕宗岳 +2 位作者 牛辉 黄晓辉 任永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6-810,共5页
开发试制了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LSAW)钢管(1 016mm,壁厚36.5mm),对管线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氢致开裂(HIC)、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腐蚀浸泡等试验研究了钢管管体及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结... 开发试制了深海油气输送用X70厚壁直缝埋弧焊(LSAW)钢管(1 016mm,壁厚36.5mm),对管线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氢致开裂(HIC)、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腐蚀浸泡等试验研究了钢管管体及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试验钢管的管体及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腐蚀速率小于0.09mm/a,可用于具有腐蚀性的海洋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缝埋弧焊(LSAW) 海底管线 X70钢 厚壁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90管线钢管埋弧焊缝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毕宗岳 杨军 +1 位作者 牛辉 黄晓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40,130,共7页
X90管线钢管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管线钢管.随着管材强度的提高,焊缝的组织与性能成为研究与控制的关键.文中对焊缝、热影响区(HAZ)和母材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及冲击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X90管线钢管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管线钢管.随着管材强度的提高,焊缝的组织与性能成为研究与控制的关键.文中对焊缝、热影响区(HAZ)和母材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大/小角度晶界占比及冲击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试样近断口区组织为针状铁素体(AF)+准多边形铁素体(QPF),M-A组元呈楔形、块状和条带状,分布于相界处,尺寸较大,长1.8μm,宽0.5μm,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3.12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67.15%;而HAZ试样近断口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GB)+多形态M-A组元,晶粒粗大,M-A组元多以条带状、楔形分布于晶界和晶内,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4.52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85.95%.母材试样近断口区组织是以细小AF+QPF+板条贝氏体(LB)+少量M-A组元为主的多相匹配的复相组织,M-A组元尺寸细小,组织有效平均晶粒尺寸为2.1μm,大角度晶界比例为93.75%.密集分布的大尺寸M-A组元和大角晶界占比较小是导致焊缝冲击韧性低于母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90管线钢 冲击韧性 焊接接头 针状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螺纹接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晁利宁 刘云 +3 位作者 苑清英 汪强 杨晓龙 李远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164,共9页
应用ABAQUS对不同台肩结构的油套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复合载荷条件下台肩角度与密封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台肩角度的变化对台肩的辅助密封性能影响不大。拉伸时,台肩角度对接头密封面接触... 应用ABAQUS对不同台肩结构的油套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复合载荷条件下台肩角度与密封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台肩角度的变化对台肩的辅助密封性能影响不大。拉伸时,台肩角度对接头密封面接触压力影响较大,最大的接触压力为500~600 MPa,密封性能完全满足接头的要求。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大,3种不同结构的台肩与接箍分离,导致整个台肩接触应力值为0 MPa,使之失去了辅助密封的作用。而在压缩时,不同的台肩结构对密封面影响很大,-15°台肩接头最大接触应力达到951 MPa,且出现在最靠近台肩端面位置。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3种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长度和密封接触压力变化规律与上扣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螺纹接头 密封面 有限元 台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91钢表面复合电沉积Ni/CrAl镀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光明 刘德强 +3 位作者 汪元奎 任永峰 邱佳红 田继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T91钢表面制备Ni/CrAl镀层,研究了CrAl微粒在镀层中的含量与搅拌强度、镀液pH值、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5~4.5A/dm2,pH值4~4.5,温度30℃。采用该工艺制备了较高CrAl含量的复合镀层,...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T91钢表面制备Ni/CrAl镀层,研究了CrAl微粒在镀层中的含量与搅拌强度、镀液pH值、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5~4.5A/dm2,pH值4~4.5,温度30℃。采用该工艺制备了较高CrAl含量的复合镀层,并对工艺参数影响复合电沉积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Ni/CrAl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FDM工艺参数与制件精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白鹤 张章 +2 位作者 刘亚明 庞瑞 张振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0-84,94,共6页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打印层厚、热床温度、打印温度、填充速度、填充路径图案)不同的16组熔融沉积成形(FDM)3D打印聚乳酸(PLA)制件X,Y,Z三个方向成型精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制件每个方向成型精度的影响显...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打印层厚、热床温度、打印温度、填充速度、填充路径图案)不同的16组熔融沉积成形(FDM)3D打印聚乳酸(PLA)制件X,Y,Z三个方向成型精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制件每个方向成型精度的影响显著性和最佳工艺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极差计算,建立了制件尺寸精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制件尺寸精度综合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打印层厚0.15 mm,热床温度55℃,打印温度220℃,填充速度45 mm/s以及同心圆的填充方式。最后对所建立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性高,可为FDM 3D打印制件成型精度提升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灰色关联分析 正交试验 熔融沉积成形 工艺参数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算法的3D打印件弯曲性能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白鹤 杨鑫 +4 位作者 杨瑞琦 刘亚明 赵峥璇 庞瑞 何石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参数和制件弯曲性能之间的关系,创建合理的FDM 3D打印制件弯曲强度预测模型。根据正交试验L_(16)(4^(5))的设计原则和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不同分层高度、填充密度、打印温度、打印速度... 为进一步探究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参数和制件弯曲性能之间的关系,创建合理的FDM 3D打印制件弯曲强度预测模型。根据正交试验L_(16)(4^(5))的设计原则和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不同分层高度、填充密度、打印温度、打印速度以及外壳厚度五种因素,制备25组试验试样,并进行弯曲性能检测。随后通过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分别对FDM 3D打印制件弯曲性能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更为接近,其平均误差为3.71%,且误差值整体波动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与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预测精度相差不大,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8.05%,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9.07%,但多元回归方程误差值整体波动最大。因此,采用GA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FDM 3D打印制件弯曲性能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GA-BP神经网络 3D打印 弯曲性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高温失塑裂纹敏感性及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党尚达 李霄 +2 位作者 刘刚 刘福广 牛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9-82,共4页
采用钨极氩弧焊制备了E16-25MoN焊丝熔敷层,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熔敷金属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量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850~1150℃内,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的高温失塑裂纹敏感程度较高,1000℃时敏感程度最高,该温度下... 采用钨极氩弧焊制备了E16-25MoN焊丝熔敷层,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熔敷金属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量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850~1150℃内,E16-25MoN焊丝熔敷金属的高温失塑裂纹敏感程度较高,1000℃时敏感程度最高,该温度下裂纹临界应变量变低于6%。通过组织分析发现高温失塑裂纹的产生受晶界平直形貌和晶界析出物的影响,高温时晶界上析出物阻碍位错移动,形成应力集中最终产生开裂,而平直晶界为裂纹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6-25MoN焊丝 失塑裂纹(DDC) 裂纹敏感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钢和碳钢在含CO_2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对比 被引量:15
8
作者 任永峰 毕宗岳 李周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38,共4页
模拟长庆苏里格油田的液体环境,并通入CO2,采用腐蚀失重法,对比研究了普通3Cr钢和碳钢在高温高压和常温常压两种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模拟腐蚀环境中,3Cr钢和碳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118 mm/a及0.408 mm/a,碳... 模拟长庆苏里格油田的液体环境,并通入CO2,采用腐蚀失重法,对比研究了普通3Cr钢和碳钢在高温高压和常温常压两种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模拟腐蚀环境中,3Cr钢和碳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118 mm/a及0.408 mm/a,碳钢的腐蚀速率是3Cr钢的3倍多;当温度和压力提高后,3Cr钢的腐蚀速率为1.59 mm/a,与碳钢的1.54 mm/a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r钢 碳钢 CO2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管材TIG焊热影响区软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勇 冯雪楠 +3 位作者 毕宗岳 田小江 王雷 李博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28-431,共4页
针对低碳微合金管材在环焊对接中产生的热影响区(HAZ)软化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EBSD技术和透射电镜对板材、管材及环焊HAZ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晶粒度在12~13级之间,属于超细晶粒,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制管过程中由... 针对低碳微合金管材在环焊对接中产生的热影响区(HAZ)软化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EBSD技术和透射电镜对板材、管材及环焊HAZ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晶粒度在12~13级之间,属于超细晶粒,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制管过程中由于形变强化,管材中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上升,相比于板材增加了27.5%,变形晶粒比例由变形前的8.75%增至变形后的78.75%,位错密度由原先的4.2×10^13/m^2增加到1.9×10^14/m^2。随着环焊热循环的影响,热影响区中部分区域硬度大幅下降,出现了软化现象。研究发现,软化区小角度晶界减小11.8%,位错密度下降至3.9×10^13/m^2,与板材处于同一水平。因此,晶粒长大,位错密度下降,再结晶比例增加等是低碳微合金管材环焊接头产生软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管材 环焊 软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对TiC表面梯度复合材料陶瓷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凯 王亮亮 +1 位作者 刘新成 许云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2-94,共3页
采用短暂高温浇注-共晶温度热处理反应技术,在灰铸铁表面原位生成了一层梯度分布的Ti C硬质增强相,制备出了Ti C/Fe表面致密陶瓷复合材料。借助XRD、SEM、EDS、显微硬度测试仪以及磨料磨损试验机对制备好的Ti C致密陶瓷复合材料的物相... 采用短暂高温浇注-共晶温度热处理反应技术,在灰铸铁表面原位生成了一层梯度分布的Ti C硬质增强相,制备出了Ti C/Fe表面致密陶瓷复合材料。借助XRD、SEM、EDS、显微硬度测试仪以及磨料磨损试验机对制备好的Ti C致密陶瓷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宏观、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在常温下对该表面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随载荷不断增大,表面致密陶瓷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划痕、微犁沟到颗粒剥落和颗粒破碎等,其相对耐磨性在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 不同载荷 致密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套管接箍加工变形与圆度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新义 白鹤 +2 位作者 徐凯 杨晓龙 何石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29,共3页
接箍是油套管主要连接工件,为保证整个管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接箍特殊螺纹的圆度要求很高。在实际加工中,接箍内螺纹的圆度却很难控制,通过对油套管接箍内螺纹加工圆度误差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圆弧接触的夹具夹持方法,可有效... 接箍是油套管主要连接工件,为保证整个管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接箍特殊螺纹的圆度要求很高。在实际加工中,接箍内螺纹的圆度却很难控制,通过对油套管接箍内螺纹加工圆度误差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圆弧接触的夹具夹持方法,可有效解决圆度超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箍 内螺纹 圆度误差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355、Q345D的低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芦琳 李周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7,62,共5页
以S355、Q345D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材料自室温至-10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则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断面收缩率、延伸率以及缺口敏感系数均未出现明... 以S355、Q345D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材料自室温至-10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则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断面收缩率、延伸率以及缺口敏感系数均未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由于试验材料塑性很好产生缺口强化效应,使得缺口材料的抗拉强度高于光滑试样。从微观机制上看,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微观断口形貌由韧窝状逐步转化为准解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断裂韧性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煨工艺对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辉 杜江 +2 位作者 李兰云 张万鹏 杨耀彬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4-127,132,共5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模拟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实际焊接热过程,并通过硬度测试、夏比冲击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煨工艺处理前后的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模拟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实际焊接热过程,并通过硬度测试、夏比冲击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煨工艺处理前后的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组织主要以粗大的GB+BF为主,冲击功仅为67 J,焊接热循环高温热过程产生的粗大组织是导致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而在经过860℃淬火+550℃回火热煨处理后X80级弯管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得到显著改善,此时组织主要以细小的AF和BF板条为主,冲击功为201 J。弯管焊接粗晶区韧性改善主要得益于热煨过程中所产生的晶粒细化效应。因此,建议实际生产中选用860℃×10 min淬火+550℃×90 min回火作为X80级弯管热煨弯制的最佳工艺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煨工艺 X80级弯管 焊接粗晶区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钢电阻焊小油管的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永峰 李鸿斌 +4 位作者 何石磊 宋海辉 王涛 田小江 施宜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4-39,共6页
通过理化性能检测、电化学测试、高温高压CO_(2)腐蚀试验和氢致开裂试验对3Cr钢电阻焊(ERW)小油管的理化性能、电化学性能、耐高温高压CO_(2)腐蚀性能、耐H2S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理化性能完全满足API SPEC 5CT-2018标准要... 通过理化性能检测、电化学测试、高温高压CO_(2)腐蚀试验和氢致开裂试验对3Cr钢电阻焊(ERW)小油管的理化性能、电化学性能、耐高温高压CO_(2)腐蚀性能、耐H2S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理化性能完全满足API SPEC 5CT-2018标准要求;3Cr钢的自腐蚀电位、阻抗均也高于N80钢的;在高温高压CO_(2)腐蚀环境中,3Cr钢的腐蚀速率为0.93 mm/a,N80钢的腐蚀速率为1.29 mm/a;3Cr钢ERW小油管母材对氢致开裂不敏感,而焊缝对氢致开裂敏感,焊缝处硬度超标是其对氢致开裂敏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r钢 CO_(2)腐蚀 H2S腐蚀 氢致开裂 电阻焊(ERW)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丝埋弧焊当量线能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宗岳 牛辉 +3 位作者 刘斌 余晗 韦奉 李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30-134,145,共6页
为明确多丝焊热输入对接头性能的实际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X80管线钢四丝、五丝埋弧焊焊接温度场,并与实际接头的焊缝尺寸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结果能够代表实际接头的热循环。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数值模拟与通过... 为明确多丝焊热输入对接头性能的实际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X80管线钢四丝、五丝埋弧焊焊接温度场,并与实际接头的焊缝尺寸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结果能够代表实际接头的热循环。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数值模拟与通过热模拟试验用雷卡林模型计算的热循环参数t8/5,发现t8/5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较小,且两者在600~500℃的停留时间的差值较大。由于X80管线钢的相变温度在592~464℃,t6/5对相变及性能的影响最大。基于t6/5建立了四丝、五丝埋弧焊当量线能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四丝、五丝埋弧焊的当量线能量只有总热输入的79%、76%,说明若采用热模拟试验进行多丝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分析,应该降低总的热输入才能保持与实际接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丝埋弧焊 数值模拟 热循环 t6/5 当量线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钩型油套管特殊螺纹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新义 《工具技术》 2020年第7期72-75,共4页
油套管特殊螺纹具有密封性能好、连接强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油套管特殊螺纹连接中的倒钩型特殊螺纹,因具有更高的抗拉伸强度和复合载荷承载能力,经常应用于复杂井况环境。尽管倒钩型特殊螺纹显著提高了接头的连接效率,... 油套管特殊螺纹具有密封性能好、连接强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油套管特殊螺纹连接中的倒钩型特殊螺纹,因具有更高的抗拉伸强度和复合载荷承载能力,经常应用于复杂井况环境。尽管倒钩型特殊螺纹显著提高了接头的连接效率,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几何形状,螺纹加工比API圆螺纹和偏梯形螺纹更加复杂。本文针对成型螺纹刀片加工倒钩型特殊螺纹的难点,分析不同加工工艺,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侧向进刀加工工艺方法,并给出了进刀量与轴向偏移量的关系。此新工艺方法适用于各种油套管倒钩型特殊螺纹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 特殊螺纹 倒钩型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FW焊管的耐腐蚀性能
17
作者 李霄 李磊磊 +3 位作者 牛辉 黄晓辉 韦奉 吕祥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1-260,共10页
目的 研究采用高频直缝焊接(HFW)制成新型含Cu焊管母材和焊接接头在硫酸盐还原菌(SRB)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为含Cu焊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失重法获得含Cu钢母材、接头及对比材料L360在SRB中的腐蚀速率,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OM)和透射... 目的 研究采用高频直缝焊接(HFW)制成新型含Cu焊管母材和焊接接头在硫酸盐还原菌(SRB)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为含Cu焊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失重法获得含Cu钢母材、接头及对比材料L360在SRB中的腐蚀速率,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含Cu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析出相成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腐蚀后的表面腐蚀形貌、细菌形貌和点蚀深度进行分析,利用EDS区域扫描和面扫描对腐蚀产物成分及元素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含Cu钢金相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表面析出了大量弥散分布的ε-Cu相。在SRB环境中,含Cu钢母材、焊接接头和L360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07 1、0.0239、0.010 0 mm/a。通过腐蚀产物、细菌分布及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含Cu钢母材表面未发现结构完整的生物膜,腐蚀介质中的材料表面水解产生的Cu离子有效破坏腐蚀初期快速附着在金属表面的生物膜,从而形成“包状物”残留在金属表面,附近发现萎缩和组织液溢出的细菌,含Cu钢焊接接头焊缝区域生物膜结构完整,有大量细菌吸附且生物活性良好,微生物膜下产生腐蚀坑造成局部膜层破裂,点蚀严重。结论 在SRB环境中新型HFW焊管材料的平均腐蚀速率、点蚀密度和点蚀深度均低于L360,即Cu合金化处理金属表面析出ε-Cu相具有优良杀菌性能,从而减缓含Cu钢的腐蚀,经过HFW焊接后,接头焊缝区域点蚀敏感性增强,耐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W焊管 Ε-CU相 抗菌钢 微生物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用36.5mm厚X70钢板及其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的开发
18
作者 牛爱军 毕宗岳 +3 位作者 牛辉 黄晓辉 任毅 李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2,106,共7页
以低碳高锰铌镍钼系合金为基础进行成分优化设计,辅以两阶段控制轧制+热机械控制工艺,开发出厚36.5mm的X70钢板,测试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该钢板试制了规格为1 016mm×36.5 mm的直缝埋弧焊管,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 以低碳高锰铌镍钼系合金为基础进行成分优化设计,辅以两阶段控制轧制+热机械控制工艺,开发出厚36.5mm的X70钢板,测试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该钢板试制了规格为1 016mm×36.5 mm的直缝埋弧焊管,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36.5mm厚X70钢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组成,其强度和低温韧性优异,屈强比不大于0.80;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接头的力学性能均符合DNV-OS-F101-2013的指标要求,管体(母材)屈强比不大于0.82,伸长率不小于60%,均匀延伸率不小于7.0%,钢管母材及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低温韧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开裂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线 厚壁 X70管线钢 大口径 直缝埋弧焊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 3D打印工艺参数对PLA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白鹤 苏亚辉 +3 位作者 王核心 刘亚明 何石磊 张振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16组不同工艺参数(打印层厚、填充密度、打印温度、填充速度、外壳厚度)的FDM 3D打印聚乳酸(PLA)制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确定了影响PLA制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外壳厚度对制件力学性能...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16组不同工艺参数(打印层厚、填充密度、打印温度、填充速度、外壳厚度)的FDM 3D打印聚乳酸(PLA)制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确定了影响PLA制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外壳厚度对制件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明显,打印温度影响最小,同时分析得到了在打印层厚0.15 mm,填充密度40%,打印温度210℃,填充速度60 mm/s,外壳厚度1.6 mm条件下可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制件。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FDM打印工艺参数与PLA制件力学性能指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打印工艺参数的试样进行试验验证,表明该模型拟合误差小(5%以内),可靠性高,可用来对FDM 3D打印制件的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FDM 聚乳酸 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 3D打印翘曲变形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4
20
作者 白鹤 赵明侠 +3 位作者 王核心 韩玉林 何石磊 张振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3,68,共5页
针对熔融沉积成型(FDM) 3D打印过程中制件常见的翘曲变形问题,从工艺参数、工件参数以及其他因素三个方面逐条对其成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制件翘曲变形所推荐选用的扫描速度、喷嘴温度、热床温度... 针对熔融沉积成型(FDM) 3D打印过程中制件常见的翘曲变形问题,从工艺参数、工件参数以及其他因素三个方面逐条对其成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可有效降低制件翘曲变形所推荐选用的扫描速度、喷嘴温度、热床温度、环境温度以及切片厚度等参数的具体数据,同时在填充率、打印材料选择、制件尺寸形状以及首层打印时喷嘴与热床距离和热床表面处理方面给出了消除翘曲变形的合理建议。为FDM 3D打印制件质量的提高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3D打印 翘曲变形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