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岐山县公众对旱涝灾害的感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静 万红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95-98,共4页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结合陕西省岐山县气象局1974-2013年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数据,从趋势、强度和影响3个方面,探讨乡村人群生产过程中对旱涝灾害的感知状况。结果发现:当乡村人群承受旱涝灾害对家庭造成的损失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结合陕西省岐山县气象局1974-2013年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数据,从趋势、强度和影响3个方面,探讨乡村人群生产过程中对旱涝灾害的感知状况。结果发现:当乡村人群承受旱涝灾害对家庭造成的损失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均在40%以内时,乡村人群承受旱涝灾害对家庭造成的损失的能力小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当小于40%时,结果相反。且近5年内由于灾害对乡村人群家庭造成的损失有所减少。这与研究区常年干旱促使当地人群主动或被动采取各种措施去减少由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再加上政府的技术支持和引导导致农业生产增加、乡村人群饮食结构变化对粮食需求减少、大多数乡村人群的收入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有关。乡村人群的灾害感知结果与客观事实较相符,但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 旱涝灾害 乡村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冬小麦干旱时空分布规律
2
作者 苏新璐 鱼颖萱 +1 位作者 贺宇 徐玉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对2007—2016年宝鸡市12个气象站观测的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数据和宝鸡市统计局提供的粮食作物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粮食产量减产率来划分干旱等级,并探究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市各县(区)冬小麦大... 对2007—2016年宝鸡市12个气象站观测的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数据和宝鸡市统计局提供的粮食作物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粮食产量减产率来划分干旱等级,并探究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市各县(区)冬小麦大多面临自然降水不足的情况,仅依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需求。宝鸡市冬小麦生育期最易发生轻旱,发生频率约为75.00%;其次是中旱,发生频率为24.11%;重旱仅发生1次,发生频率为0.89%。宝鸡市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在春季容易发生干旱,而秋季降水丰富,冬季干旱较轻且危害不大;干旱的空间分布大体上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其中陇县出现干旱的频率和等级均最高;其次是岐山县、扶风县、凤翔县、渭滨区和千阳县;眉县出现干旱的频率和等级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降水量 减产率 生育期 干旱 时空分布 陕西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珍 文彦君 +2 位作者 韩梅 朱婵婵 刘少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82-86,共5页
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陕西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对陕西省水资源脆弱现状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收集陕西省水资源、人口以及社会经济相关数据,采用函数评价方法,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及杨凌示范区... 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陕西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对陕西省水资源脆弱现状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收集陕西省水资源、人口以及社会经济相关数据,采用函数评价方法,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及杨凌示范区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差异较大,关中地区面临更严重的水资源供需问题;渭南、咸阳、杨凌3市(区)属于极脆弱区,商洛水资源脆弱性属于弱脆弱区;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脆弱性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缩小水资源空间差异,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对于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人类活动影响 函数评价方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指数法的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引鸽 杨雨欣 +1 位作者 包江川 王少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7,共10页
根据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水量、水质、灾害3个准则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承载因素3个约束层,27个指标层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合定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2007-2017年陕... 根据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水量、水质、灾害3个准则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承载因素3个约束层,27个指标层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合定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2007-201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和区划,采用障碍度模型探究水资源脆弱性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咸阳市和渭南市的水资源脆弱性为Ⅴ级;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榆林市为Ⅱ级;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为Ⅰ级。研究期内咸阳市、渭南市、安康市、商洛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西安市、铜川市、延安市、汉中市呈增高趋势,宝鸡市和榆林市两市脆弱性不变。在空间上表现出“南北低,中部高”的分布特征。影响水资源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年降水量变化率、万元GDP用水量、旱涝面积受灾比、万元GDP废水排放量、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研究表明陕西省各地水资源脆弱状况差异较大,增强和降低趋势并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因地适宜的管理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模糊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法 障碍因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莉 冯凤 宋佃星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根据陕西省1995-2014年统计年鉴,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粮食产量结构的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以来,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总产量和主要粮食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粮食... 根据陕西省1995-2014年统计年鉴,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粮食产量结构的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以来,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总产量和主要粮食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量依次为稻谷>玉米>小麦>大豆;粮食结构和粮食产量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通径分析显示,玉米对陕西省粮食总产量贡献最大,稻谷单产的提高对粮食平均单产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地膜使用量和平均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使平均单产对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结构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眉县猕猴桃园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范拴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8,共6页
以眉县猕猴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值、含水率、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的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猕猴桃园土壤含水率、pH值、SOC、TN和T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处于1.12%~3.46%、7.1... 以眉县猕猴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值、含水率、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的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猕猴桃园土壤含水率、pH值、SOC、TN和T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处于1.12%~3.46%、7.12~8.40、4.22~13.90 g·kg^(-1)、0.77~1.84 g·kg^(-1)和0.73~2.45 g·kg^(-1)之间,均值分别为2.73%、7.83、7.66 g·kg^(-1)、1.20 g·kg^(-1)和1.40 g·kg^(-1),其表现C、N元素相对匮乏,而P元素相对丰富;其次,不同区域及不同品种园区土壤中C、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N、C/P和N/P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8.30%、35.71%和21.15%,变化范围分别为3.06~11.99、2.68~10.90和0.48~1.41,均值分别为6.57、5.91和0.9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pH值与C/P呈显著正相关性;在0.01水平上,pH值与TN、pH值与TP、TN与C/N、TN与C/P、TP与C/N、TP与C/P、TP与N/P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H值与C/N、SOC与C/N、SOC与C/P、TN与TP、C/N与C/P及C/P与N/P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土壤 C N P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以陕西省凤县为例
7
作者 马莉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95-97,共3页
采集了陕西省凤县1994-2014年的21 a间的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凤县未来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均耕地面积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增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 采集了陕西省凤县1994-2014年的21 a间的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凤县未来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均耕地面积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增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各产业对县域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幂函数递减趋势,当人均GDP达到150 000元后,人均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在0.078 hm2不变,可见,当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不再简单的依靠耕地消耗来提高GDP,而是发生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县 人均耕地面积 经济发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任源鑫 林青 +2 位作者 韩婷 李改萍 周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了探究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的现状趋势,利用2008—2017年陕西省各地市水质和水量的统计数据,基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3个层次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的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K-me... 为了探究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的现状趋势,利用2008—2017年陕西省各地市水质和水量的统计数据,基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3个层次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的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K-means算法,对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了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及未来趋势,讨论了影响脆弱性的综合原因。结果表明:2008—2017年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呈波动下降趋势,整体呈中等脆弱性;关中与陕北水资源脆弱性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关中的脆弱性等级高于陕北、陕南。西安市为极脆弱等级,安康市为不脆弱等级;人为政策的干预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评价 综合赋权法 K-MEANS算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空间差异性
9
作者 孙靖妮 周旗 +2 位作者 马元森 张瑾 杜若兰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143-147,共5页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框架,以敏感性、韧性、危险性和暴露度4个感知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4个维度的测度指标项进行降维处理,从而获得各维度感知得分。以陕西省107个区县为研究...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框架,以敏感性、韧性、危险性和暴露度4个感知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4个维度的测度指标项进行降维处理,从而获得各维度感知得分。以陕西省10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现状以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各区县民众在各维度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上呈明显差异。其中,高敏感地区的分布较为分散,低敏感地区分布集中。高、低韧性地区的分布都较为聚集,关中中东部地区以及陕南东南部地区呈明显的高韧性聚集现象。高、低危险性地区都较少,低危险性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地区和关中中部地区。低暴露度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陕北地区和陕南北部地区,而关中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初步分析验证,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为后续开展较大范围调查及更深层次的感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民众 风险感知 空间 差异性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饮用水源地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耿雅妮 杨宁宁 +2 位作者 董洁 梁青芳 张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73-77,84,共6页
宝鸡市饮用水源地包括冯家山水库、清姜河及部分井水。为全面掌握宝鸡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对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进行含量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主要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但宝鸡... 宝鸡市饮用水源地包括冯家山水库、清姜河及部分井水。为全面掌握宝鸡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对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进行含量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主要水源地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但宝鸡市各主要饮用水源地水均出现Pb浓度最大值超标、均值(井水、清姜河及冯家山水库分别为35、43.92、47μg/L)接近国家标准的情况;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致癌风险在4.75×10^-4~6.84×10^-4之间,非致癌风险在1.05×10^-7~3.25×10^-7之间,重金属元素致癌风险值大小顺序为Cr>As>Cd>Ni;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对儿童健康风险略大于成人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宝鸡市水源地饮用水健康风险呈现出井水>清姜河河水>冯家山水库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宝鸡市各水源地饮用水水质达标,但存在致癌健康风险,其中Cr是主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地 健康风险评价 重金属 致癌 宝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小明 徐玉霞 雷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极端天气发生规律对了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宝鸡市主城区1953-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异常度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极端天气发生规律对了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宝鸡市主城区1953-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异常度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气温指标中极端最高气温、夏季日数和热夜日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表征为下降的趋势;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年降水量与年极端最高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热夜日数存在11~14 a和26~28 a 2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关系密切;霜冻日数存在阶段性变化周期。区域气候变暖、气候变率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总体来看,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气候向暖干化趋势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极端强降水事件、低温霜冻等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以最大程度降低灾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小波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 宝鸡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靳美娟 任一艳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运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渭河宝鸡段干流5个典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该流域水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渭河宝鸡段水质整体良好,部分区域有中、轻度污染... 运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渭河宝鸡段干流5个典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该流域水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渭河宝鸡段水质整体良好,部分区域有中、轻度污染,且以有机污染为主;虢镇桥断面污染最严重,林家村最轻,总体而言下游断面污染程度高于上游断面,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主成分分析法较好地解决河流水质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应用 渭河宝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0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玉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231-235,共5页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1900-2000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阶段、空间变化、等级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100 a共发生干旱灾害53次,平均每1.9 a发生一次。关中地区近100 a来发生的旱灾等级以中度旱灾为...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1900-2000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阶段、空间变化、等级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100 a共发生干旱灾害53次,平均每1.9 a发生一次。关中地区近100 a来发生的旱灾等级以中度旱灾为主,共发生23次,占旱灾总数的43.4%;其次为轻度旱灾和大旱灾,分别发生14和13次,占旱灾总数的26.4%和24.5%;特大旱灾较少,共发生3次,占旱灾总数的5.7%。关中地区近100 a来干旱灾害有明显的地区和季节差异,中东部为旱灾的高发区,其中渭南地区干旱灾害的发生次数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地区;旱灾以春旱和夏旱为主,分别占总数的11.3%和20%。关中地区近100 a干旱灾害发生的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干旱灾害的发生次数呈下降趋势,70年代至2000年略有上升。关中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是该区干旱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灾害等级 时空变化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城郊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及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拴喜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63-70,共8页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城郊区农业用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Zn、Cu、Cd和Cr)进行了测定;利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和环境风险指数法对其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 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宝鸡市城郊区农业用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Zn、Cu、Cd和Cr)进行了测定;利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和环境风险指数法对其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污染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三种农业用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均已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但均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标准中的二类标准;5种重金属在三种类型的农业用地中累积程度均存在差异,而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布较均匀;地质累积指数法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域除了Cd在部分点属于中污染和中污染~重污染状态外,其余均处于无污染~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而5种重金属在在部分点的综合污染处于中污染至强污染外,其余处于中污染状态及其以内;Cd在部分采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各点和其他4种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且5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几种农业用地中5种重金属污染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均处于低风险状态;而源解析表明TN、TP、Zn、Cu和Pb为同一类污染源,而Cd和Cr为其他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宝鸡地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金合理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玉霞 胡浩楠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92-99,共8页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在中国已实践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生态补偿并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忽视了自然、经济、社会等约束条件,补偿标准不尽合理。为了探讨补偿金...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在中国已实践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生态补偿并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忽视了自然、经济、社会等约束条件,补偿标准不尽合理。为了探讨补偿金的合理标准,文章基于宝鸡地区各区县的气象资料和统计年鉴,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及RS和GIS等技术构建了生态补偿计算体系和方法。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单位面积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系数最高的是千阳县(0.125),其生态补偿金也最高,达2 028元/hm^2,与原补偿金相比应增加678元/hm^2;岐山县的补偿系数最低(0.056),其补偿金也最低,为908元/hm^2,与原补偿金相比应减少442元/hm^2,县区间最高补偿金是最低补偿金的2.23倍。按照补偿系数算出的补偿金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系数 生态补偿金 补偿标准 层次分析法 宝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居民职业分流状况分析——以宝鸡市为例
16
作者 徐玉霞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87-89,共3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村庄被圈入城市范围,成为"城中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由于失去土地,从业身份发生了改变,绝大部分融入了城市体系,职业分流就是最典型的体现。笔者通过对宝鸡市郭家崖村、相家庄村、联盟...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村庄被圈入城市范围,成为"城中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由于失去土地,从业身份发生了改变,绝大部分融入了城市体系,职业分流就是最典型的体现。笔者通过对宝鸡市郭家崖村、相家庄村、联盟村、峪泉村进行调查研究,对城中村村民职业分流状况进行了描述,在城中村居民的职业分流中存在着居民整体收入偏低、职业分流存在不充分性、身份转换难、职业分流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学历低、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改变目前宝鸡市城中村居民职业分流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城中村'居民 职业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金渭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100-102,106,共4页
为了评价金渭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并探讨影响该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本文以叶绿素a(Chla)、TP、TN、CODMn和透明度(SD)等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综合评价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及其成因。监测结果表明:金渭湖水质存在透明度低、... 为了评价金渭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并探讨影响该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本文以叶绿素a(Chla)、TP、TN、CODMn和透明度(SD)等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综合评价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及其成因。监测结果表明:金渭湖水质存在透明度低、营养盐含量高、有机污染相对较小的特征。TLI(∑)的范围为五月份32~47,11月份45~57,除五月份金陵河入口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余均为中营养状态。在监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渭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 防治措施 金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宝鸡段生态需水综合评估
18
作者 洪娟 甘卓亭 +3 位作者 张掌权 周旗 张盼峰 刘惠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59,共5页
基于渭河宝鸡段林家村站和魏家堡站的观测资料,分别采用Tennant改进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代表年法(IGAWDU法)和二元水循环法计算渭河宝鸡段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①Tennant改进法计算4—6月、7—10月和11月—翌年3月三个时段生态... 基于渭河宝鸡段林家村站和魏家堡站的观测资料,分别采用Tennant改进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代表年法(IGAWDU法)和二元水循环法计算渭河宝鸡段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①Tennant改进法计算4—6月、7—10月和11月—翌年3月三个时段生态需水最低标准分别是8.8、17.1、6.4 m3/s;②IGAWDU法计算平均年生态需水(IGAWDUM)为22.8 m3/s,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4种典型年的生态需水(IGAWDU-T)分别为28.5、22.9、16.1、10.2m3/s;③二元水循环下的生态需水比例Ea=46.4%,污径比bw=0.29,表明渭河宝鸡段水量和水质均不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Tennant改进法 IGAWDU法 二元水循环评价法 渭河宝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科价值观在教材中的渗透——以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1新教材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安亮 万红莲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期24-26,共3页
地理学科价值观蕴含在丰富的地理教材中,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1新教材是新课改背景下编写的教材,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到的首本地理教材。因此,如何在教材中渗透学科价值观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地理学科六个层面的价值观出发,对教材... 地理学科价值观蕴含在丰富的地理教材中,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1新教材是新课改背景下编写的教材,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到的首本地理教材。因此,如何在教材中渗透学科价值观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地理学科六个层面的价值观出发,对教材进行梳理与研究。以“何时‘蓝天’常在”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为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教学过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为凸显新教材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提供更多可思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价值观 课程标准 地理新教材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分析及保有量预测
20
作者 张婷 陈姗姗 +1 位作者 李素娟 张程晨 《时代汽车》 2020年第14期98-99,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欣欣向荣。本文主要对研究区域—宝鸡市进行了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电力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产业发展投资和汽车产业发展五方面的分析,提炼出宝鸡市所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欣欣向荣。本文主要对研究区域—宝鸡市进行了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电力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产业发展投资和汽车产业发展五方面的分析,提炼出宝鸡市所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宝鸡市汽车保有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新能源汽车 充电设施建设条件 汽车保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