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尾七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卫星 姜红波 温普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介绍了凤尾七的生物学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 凤尾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空气质量监测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琦 赵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7期87-88,共2页
对宝鸡市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3年的PM10、SO2和NOx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宝鸡市区污染调查资料及地形地貌,分析了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PM10为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10、SO2和NOx变化规律呈现典型的槽型分布,最大值出... 对宝鸡市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3年的PM10、SO2和NOx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宝鸡市区污染调查资料及地形地貌,分析了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PM10为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10、SO2和NOx变化规律呈现典型的槽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冬季12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污染特征 变化规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七中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同晓娟 王晓梅 +3 位作者 党曼 张元君 刘婷 赵立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邻二氮菲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铁氰化钾法测定还原力,研究了荞麦七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荞麦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因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 以邻二氮菲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铁氰化钾法测定还原力,研究了荞麦七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荞麦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因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而不同,其中60%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提取物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呈线性关系。该研究为荞麦七中抗氧化黄酮类物质的进一步分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七 黄酮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野蜂蜜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卫星 姜红波 温普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蜂蜜中Fe、Cu、Ca、Mg、Mn、Zn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了Fe、Cu、Ca、Mg、Mn、Zn的标准工作曲线方程及其线性范围。该法简便易行,可连续测定多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效果较好。
关键词 野蜂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微量金属元素 标准工作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卫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1,655,共3页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对异戊醇与乙酸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乙酸异戊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条件下,当乙酸的加入量为0.156 mol,异戊醇的加入量为0.12 mol,即醇酸物质的量比...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对异戊醇与乙酸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乙酸异戊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条件下,当乙酸的加入量为0.156 mol,异戊醇的加入量为0.12 mol,即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1.3,催化剂用量为1.8 g,反应70 min时,乙酸异戊酯收率可达70.72%,且具有很高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异戊酯 酯化反应 对氨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闫海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0期87-88,94,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rontosil-C18-ace-Ep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体积比),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进样量20μL...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rontosil-C18-ace-Ep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体积比),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3~10.4μg·mL-1、1.3~6.5μg·mL-1、3.0~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7、0.9999、0.9992,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5.5%、98.1%、99.9%。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黄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法评价大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闫海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439-1441,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黄抗氧化物质,以DPPH法评价大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黄抗氧化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40 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30 min;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为该药...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黄抗氧化物质,以DPPH法评价大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黄抗氧化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40 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30 min;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为该药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闫海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89-91,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 mm,5μm),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浓...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 mm,5μm),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5.84~58.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0.96x+0.8787,R2=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3%,RSD=3.57%。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对乙酰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均苯三酸Co(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卫星 王勃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和CoCl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钴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121(5)空间群,a=1.748 2(6)nm,b=1.296 3(5)nm,c=0.655 ... 以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和CoCl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钴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仪和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121(5)空间群,a=1.748 2(6)nm,b=1.296 3(5)nm,c=0.655 9(2)nm,α=90°,β=112.04°,γ=90°,V=1.377 77 nm3,Z=2,Dc=1.765 g/cm3,F(000)=400,R gt(F)=0.023 4,wR ref(F2)=0.08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链状结构 配位聚合物 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中大黄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海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477-1478,共2页
以大黄为原料,研究不同提取工艺对大黄中大黄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大黄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每次2 h,大黄酚含量最高。该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大黄中大黄酚的提取。
关键词 大黄 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润滑添加剂的原位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凡明锦 鲁昱 +3 位作者 马琳 韩云燕 靳亚英 李文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4-201,共8页
目的研究原位制备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毒性。方法以氨基酸和胆碱为原料,在去离子水中原位制备7种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润滑添加剂([Ch][AA]ILs)。以去离子水为对照样,对其摩擦学性能、物理化学性... 目的研究原位制备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毒性。方法以氨基酸和胆碱为原料,在去离子水中原位制备7种氨基酸离子液体水润滑添加剂([Ch][AA]ILs)。以去离子水为对照样,对其摩擦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研究。以传统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L-B104)为对照样,绿藻和海虾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水生生物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添加不同种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添加剂后,水溶液的运动黏度明显增加,并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浸泡在含400 mmol/L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的水基润滑剂中时,铸铁棒条的腐蚀极为轻微。作为润滑剂使用时,测试原位制备的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体水基润滑剂的浓度为400 mmol/L时的减摩抗磨性能,其摩擦系数都比水小。毒性试验显示,[Ch][AA]ILs的半抑制浓度(EC50)和半致死浓度(LC50)值远远大于L-B104。结论与去离子水相比,以胆碱氨基酸离子液作为水润滑添加剂,在钢/钢摩擦副上表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其中,含有芳杂环的[Ch][Trp]具有最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其摩擦学系数和磨损体积最小。这可能归因于芳杂环的引入使得含有该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水溶液黏度显著增大,在摩擦过程中能够形成更牢固的润滑保护膜,从而使该氨基酸胆碱离子液体具备优越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毒性试验中发现,氨基酸胆碱离子液体水润滑剂的毒性远小于传统离子液体(L-B104),对试验生物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离子液 水润滑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祖蕾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6-10,15,共6页
全氟化合物(PFCs)因其特殊的疏水疏油特性和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物降解相比化学和物理降解具有绿色和低能耗的优点,已成为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 全氟化合物(PFCs)因其特殊的疏水疏油特性和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生物降解相比化学和物理降解具有绿色和低能耗的优点,已成为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碳氟键断裂机理出发,分析了PFCs的3种生物降解机制;根据生物脱氟的程度,主要介绍了氟调聚物生物降解的途径、产物、机理以及2种典型PFC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完全脱氟矿化的机理和降解菌种。虽然到目前为止,针对PFCs生物降解的报道还非常有限,但是相关研究已经显示出生物降解的可行性,优势菌株的筛选和共代谢降解将有助于降解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PFCs) 生物降解 全氟辛酸(PFOA) 全氟辛烷磺酸(PFOS) 氟调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