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
高轶俊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2 |
0 |
|
2
|
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紧张关系及其消解——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
胡少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 |
刘芳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4
|
试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
王富平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5
|
微课发展现状及其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价值 |
姚满团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4 |
42
|
|
6
|
美国成人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 |
邱艳萍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2 |
14
|
|
7
|
关于构建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初步探索 |
苏振武
杜德栎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8
|
从我国家庭教育现状透视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
郭春涵
李彩娜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9
|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新论 |
王瑜
孙新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0
|
全纳教育视域中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
马多秀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试论我们应该树立的高等职业教育观 |
杜德栎
李存生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2
|
以地方性为准则 创新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杨科正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3
|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角色和学习行为的新变化 |
侯耀先
李建鹏
|
《安康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4
|
教育即交易,学校即契约——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对教育与学校的再思考 |
胡少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5
|
20世纪中国两次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之比较 |
胡少明
茹宗志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6
|
学习型社会下学校教育的反思 |
李存生
吴祺
|
《继续教育研究》
|
2006 |
1
|
|
17
|
从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性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
侯耀先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8
|
近年来我国教育腐败研究综述 |
胡少明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论教师的教育激情 |
李存生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6
|
|
20
|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侯耀先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