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1-2009年中国低云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引鸽 王宁练 +2 位作者 武小波 郭忠明 贺建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08-1616,共9页
利用中国360个地面站月低云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GIS插值和滑动t检验,分析了中国低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要素与低云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纬度增加低云量减少,低云量最多区域位于云贵川地区,北方干旱地... 利用中国360个地面站月低云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GIS插值和滑动t检验,分析了中国低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要素与低云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纬度增加低云量减少,低云量最多区域位于云贵川地区,北方干旱地区云量最少。中国年平均低云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递减率约为0.3%·(10a)-1。低云量的年代际、季节和区域性变化差异较大。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东北区、青藏高原区以及西南区年平均低云量变化率分别为-0.18,-1.5,-0.19,0.25,-1.20和-0.37%·(10a)-1。相关分析表明,低云量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最大积雪深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蒸发量和温度之间呈负相关,低云量变化滞后于太阳活动周期,但不同区域低云量变化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差异较大,这些研究为气候变化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云量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