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WRF模式的渭河上游夏季降水及气温模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胡浩楠
刘引鸽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6-264,274,共10页
-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SF-36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048)。
-
文摘
[目的]探索WRF模式不同方案在渭河上游的适用性,探讨其降水格局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而对该流域的水资源及环境管理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新的WRF V4.1.2模式,选用Kain-Fritsch(K-F)和Grell-3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及其微物理过程,进行了不同分辨率的渭河流域上游夏季降水及温度试验模拟及评估。[结果]5 km分辨率下夏季6月、7月、8月两种方案模拟的气温略低于实际值,K-F方案和Grell-3方案误差分别为5.8%~10%及7%~12%。两种方案对降水模拟表现为偏高,降水随海拔高度和纬度变化不规律,误差分别为13%~39%和10%~25%。2 km分辨率下,K-F方案模拟的西南东南及西风气流较强,表现出垂直速度波动变化大,积云对流不稳定强烈,对流性降水偏多。Grell-3方案模拟的偏南暖湿气流较强,垂直速度较大,随高度增加较快,有利于大尺度强降水产生。5 km分辨率下夏季6月、7月、8月的气温及降水模拟对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K-F方案对气温模拟效果好于Grell-3方案,Grell-3方案对降水模拟效果优于K-F方案,尤其是强降水区域模拟效果更好。分辨率提高到2 km时两种方案更能细致地模拟出降水及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高温及强降水区域更精细地展现出来。[结论]两种方案对水汽输送及垂直速度的模拟均很敏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WRF模式中的K-F及Grell-3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适合于渭河上游的降水及气温模拟。
-
关键词
WRF模式
降水和气温
积云对流参数化
渭河上游
-
Keywords
WRF model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cumulus convection parameterization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
分类号
P41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旱区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任媛媛
赵兰兰
张岁岐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025)
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00705)。
-
文摘
间作系统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具有高产高效特征,在旱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综合国内外间作群体水分利用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间作具有水分优势的高效利用机制。间作系统减少土壤蒸发、提高作物蒸腾、降低棵间蒸发与耗水量的比值,增加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提高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间作系统的水分利用机制包括生态位分离减少竞争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水力再分配调节作物及邻体作物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旱区作物的水分胁迫。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的影响因素包括作物种类、种植密度和空间布局、水肥管理和耕作措施。针对研究中的不足,指出未来间作系统水分高效利用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不同区域间作群体增产和节水的规律;水分与源库关系及对种间关系的响应;量化水分与根系生长的关系,建立间作作物对水分吸收的模型;地下部对间作水分优势的响应。
-
关键词
间作
水分高效利用
生态位分离
水分再分配
旱区
-
Keywords
intercropping
high-efficient water use
niche differentiation
water redistribution
arid region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