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审美文化的结构系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西建
-
机构
陕西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31,共6页
-
文摘
本文认为审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和艺术思潮发展中的新现象。审美文化结构作为审美文化主体生命活动型态的展开方式与表现方式有不同层次,从历时性视角看,审美文化的结构表现为由浅入深、由显型到隐型特征,分别以审美文化产品、审美文化现象、审美文化心理、审美文化符号等层次排列。作者对审美文化结构系统的内部要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证。
-
关键词
审美文化心理
审美效果
结构系统
文化产品
文化符号
文化现象
审美价值
文化结构
文化主体
审美意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磊
涂秋生
-
机构
陕西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1期85-89,共5页
-
文摘
一善恶的标准既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根据,又是建立道德规范体系的基础。因此,确定善恶的标准,就成了伦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善恶标准究竟是什么?这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善恶标准问题应从两方面或两个层次进行探讨。一方面是确定或描述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善恶标准。这些不同的标准,有的是由各个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思想家、伦理学家明确宣布过的,有的则是从他们的道德规范和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中分析归纳出来的。不管怎样,确定或描述这些具体的、个别的善恶标准,相对来说不太复杂,也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看法。
-
关键词
善恶标准
道德评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体系
阶级社会
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奴隶社会
社会进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近几年中国先锋文学的嬗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吕世民
-
机构
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2-107,共6页
-
文摘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马克思 A.先锋小说:坎坷不平的行程与倾斜 先锋小说在近几年小说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寻求小说艺术的新的发展的可能性方面确实起了先锋的作用。在接受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新鲜的艺术和技巧上,它得风气之先。而且拥有若干有影响的作家,获得不容忽视的创作实践。
-
关键词
先锋文学
话剧
先锋小说
象征
艺术形式
创作家
诗派
先锋诗歌
野人
洪峰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文学创作中的自我表现与社会责任感
- 4
-
-
作者
吕世民
-
机构
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
文摘
近年来有一些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中提倡“文学要回到文学自身”、文学“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性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因而提出文学就是作家的“自我表现”这一主张。如何看待及其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以及如何加强作家责任感,已成为我国文艺向前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和急待澄清的迫切问题。
-
关键词
作家
论文学
社会责任感
作品
文学艺术
文学创作
“自我”
表现自我
号筒
小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现代派文学
- 5
-
-
作者
吕世民
-
机构
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5-128,132,共5页
-
文摘
现代派文学曾经风靡一时,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是文艺领域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文艺界正在广泛地进行治理整顿的今天,正确阐明和认识现代派文学,是很必要的。 (一)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英美多用“现代派”、“现代主义”,法国则叫“先锋派”、“先锋文学”,意大利称它“颓废主义”。它是西方社会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
事义
资产阶级意识
中间阶层
作家和作品
社会
文艺
象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