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发展宝鸡市玉米机械收获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强 陈晶 郑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9期9-10,共2页
介绍了宝鸡市玉米收获机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分析了目前制约宝鸡市玉米机械收获的因素,提出了发展宝鸡市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机械收获 现状 制约因素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臧逸飞 郝明德 +2 位作者 王忠有 黄耀明 张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37,148,共5页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为10.19%~15.62%,千粒重增幅为14.70%~20.3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0.26%~1.29%,产出量增加117~230 kg·hm^-2;脂肪含量增加0.05%~0.40%,产出量增加54~78 kg·hm^-2;淀粉含量虽然降低0.5%~4.9%,但产出量仍然增加340~773 kg·hm^-2。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延收15 d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籽粒品质产量的效果,但增幅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延收 耕作覆盖方式 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适时延收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敏 郝明德 +2 位作者 王忠有 黄耀明 张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各试验点夏玉米习惯收获时间的基础上延迟收获,测定不同延迟收获时间下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在关中地区4个试验点,收获时间推迟10~24d,夏玉米千粒质量增幅为7.9%~40.9%,籽粒产量增幅为17.5%~33.3%。夏玉米叶片、茎秆、穗轴等器官中的氮、磷养分向籽粒转移,提高了籽粒品质;而茎秆中钾含量明显提高,叶片、籽粒、穗轴等器官钾含量降低。在同时满足夏玉米生育期积温和冬小麦越冬前积温的条件下,关中东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日期应在习惯收获的基础上推迟10~15d,即收获期以10-10-10-15为宜;中部地区推迟10d左右,收获期以10-10左右为宜;西部地区则应确保在10-10之前完成夏玉米收获。【结论】延迟收获对夏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延迟收获 籽粒产量 千粒质量 养分含量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段亚莉 何万丽 +1 位作者 黄耀明 朱虎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0-216,共7页
【目的】对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并对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 【目的】对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并对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结果】在综合考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效益与成本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由3个基本指标和1个参考指标组成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反映了全国及各省市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和关键;综合考虑农机作业水平、农业效益水平、农村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规律及综合评判结果,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划分为5类区域,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不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瓶颈所在。【结论】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差异不同,造成差异的本质原因也不同,各地应立足区情,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区域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捡拾打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强 郑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10X期42-42,44,共2页
介绍了陕西省宝鸡市推广应用小麦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小麦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技术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 机械化 秸秆捡拾打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