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宝鸡市间作套种模式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虎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89-90,共2页
通过宝鸡市目前间作套种现状调查和效益分析,分析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进研发机械、改进研发配套技术、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间作套种
模式
现状
问题
对策
陕西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鸡市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虎生
刘冬梅
任小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45-46,共2页
宝鸡市优质小麦经过多年发展,"加工企业+种子企业+农业部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介绍了宝鸡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产业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效,通过组建优质小麦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发挥...
宝鸡市优质小麦经过多年发展,"加工企业+种子企业+农业部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介绍了宝鸡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产业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效,通过组建优质小麦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发挥全产业链成员职能,形成了稳固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优质小麦得到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产业
现状
问题
发展模式
陕西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宝鸡市春季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3
作者
赵虎生
任小英
刘冬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42-43,共2页
2018年4月初,宝鸡市遭遇近50年不遇的短时强降温天气,对大面积小麦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麦田分类调查,在收获期核实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受冻成因,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播期播量、管理...
2018年4月初,宝鸡市遭遇近50年不遇的短时强降温天气,对大面积小麦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麦田分类调查,在收获期核实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受冻成因,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播期播量、管理措施、提前预判以及灾后采用相应措施等方面着手,预防和降低早春全市麦田冻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原因
对策
陕西宝鸡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建议
4
作者
朱建奇
刘会茹
仝尚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93-193,195,共2页
通过对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国家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提出了加快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可再生能源
现状
建议
陕西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宝鸡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5
作者
侯江龙
史联联
+1 位作者
尚鹏辉
杨叶
《蔬菜》
2009年第6期14-16,共3页
针对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实际问题,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宝鸡市蚕桑园艺站引进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并加以改进。该项目核心技术经连续2年...
针对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实际问题,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宝鸡市蚕桑园艺站引进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并加以改进。该项目核心技术经连续2年在陈仓区太公庙村蔬菜专家大院示范基地试验示范,能够在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宝鸡市
温室番茄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大面积示范推广
土壤盐渍化
应用
设施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仁杰
芦俊俊
+6 位作者
刘炜
杨君林
张月霞
董明蕾
李文龙
翟丙年
高亚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38,共7页
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
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越冬期分蘖数最多降低24%,春季总茎数最大降幅为40.7%;秸秆覆盖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平均降幅5.6%,但穗粒数有增加趋势,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略有降低。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春季总茎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的关系,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使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增幅接近70%;在供试条件下,秸秆覆盖无增产效应。相比秸秆覆盖,同样小麦产量水平下,常规栽培需氮肥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冬小麦
施氮量
群体动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覆盖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7
作者
芦俊俊
刘炜
+3 位作者
杨君林
姚鹏伟
王峥
高亚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为筛选出旱地冬小麦适宜覆盖栽培方式,通过微型温度记录仪连续观测越冬期间冬小麦田10和20cm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比较旱地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FM)、垄沟模式(CM)和无覆盖模式(CK)的麦田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所有覆...
为筛选出旱地冬小麦适宜覆盖栽培方式,通过微型温度记录仪连续观测越冬期间冬小麦田10和20cm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比较旱地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FM)、垄沟模式(CM)和无覆盖模式(CK)的麦田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所有覆盖处理的土壤日均温显著升高,总体增幅表现为CM>FM>SM。越冬后期(2月1日-2月20日)土壤温度变化与总体趋势差异明显,FM的增温幅度大于CM;与CK相比,SM的土壤日均温显著降低,具体表现在温度昼夜变化上,其中10cm土层温度除在8:00-11:00升高外,其他时间降低,20cm土层温度均下降(10∶00-14∶00差异不显著)。越冬前期,覆盖栽培10cm土层的增温值均高于20cm土层,越冬中期以后则相反(越冬后期土层间增温值差异显著)。SM的土壤日最高温度相对于CK没有变化或者显著降低,而日最低温度则提高,因此降低了土壤温度日较差;CM的土壤日最高温度在越冬后期降低,而在越冬中前期升高,而且土壤日最低温度也升高且增幅更大,因此土壤温度变幅显著降低;FM同时提高了土壤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最终没有显著改变土壤温度变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土壤温度
覆盖栽培
冬小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作物对旱地农田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云
刘炜
+1 位作者
王朝辉
高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88-3796,共9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娄土上,通过2a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和苜蓿对土壤中不同累积量的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研究包括0—3 m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量(设N1、N2、N3、N4、N5和N6共6个水平,残留硝态氮量依次增加)和作物种类(冬小麦和苜蓿)2个因素,...
在黄土高原南部娄土上,通过2a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和苜蓿对土壤中不同累积量的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研究包括0—3 m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量(设N1、N2、N3、N4、N5和N6共6个水平,残留硝态氮量依次增加)和作物种类(冬小麦和苜蓿)2个因素,分别采用冬小麦-夏休闲-冬小麦和苜蓿连作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条件下,冬小麦-休闲-冬小麦轮作周期与苜蓿连作2a内,土壤残留硝态氮的消长有明显差异。在第1季小麦生长期间,小麦的氮素携出量(63.9—130.3 kg/hm2)、氮素携出量占播前残留硝态氮量的比例(18%—27%)及氮素携出量占该生长季硝态氮减少量的比例(29%—62%)均显著高于同期的苜蓿处理。在第2个生长季内,苜蓿的氮素携出量是小麦当季氮素携出量的近6倍,但由于苜蓿固氮作用强烈,至第2生长季结束后,0—3 m土壤硝态氮量与苜蓿播前相比平均只减少了72.4 kg/hm2,而麦田0—3 m土壤硝态氮量与小麦播前相比减少了158.3 kg/hm2。在短期内如果通过种植作物消耗土壤剖面的残留硝态氮,冬小麦比苜蓿更有优势。第1季小麦氮素携出量与小麦播前0—2 m(r=0.920**)和0—3 m(r=0.857*)土层残留硝态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0—1 m土层残留硝态氮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第1生长季苜蓿氮素携出量与播前0—1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46*),而与0—2 m和0—3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小麦比苜蓿能利用更深土层中的硝态氮。随着播前0—3 m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增加,小麦和苜蓿地上部氮素携出量呈增加的趋势,硝态氮表观损失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硝态氮
冬小麦
苜蓿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9
作者
侯江龙
史联联
+2 位作者
杨叶
王志峰
赵勤绪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14-216,共3页
针对近年来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的实际问题,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推广前景,进而提出了温室番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有机生态型
无土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甲基硫菌灵糊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永林
石立明
+1 位作者
朱岁层
王利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腐烂病发病初盛期用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 g/m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经济,愈合效果好,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噻酶酮SC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
4
11
作者
王永林
陈金焕
+1 位作者
王利静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腐烂病发病初盛期用1.6%噻酶酮SC100g/m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经济,愈合效果好,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椒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2
作者
何鸣芳
李恩才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花椒是陕西凤县名优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凤椒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花椒优质、高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摸清其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确保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关键词
花椒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胡根腐病防治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翎
赵勤绪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第6期51-52,共2页
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柴胡人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根腐病较为严重,经常造成2年生柴胡枯...
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柴胡人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根腐病较为严重,经常造成2年生柴胡枯死,一般发病率在15%-30%,严重田块达60%以上,导致药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柴胡
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
栽培面积
发病率
病害
枯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麦极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恶性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永林
赵晓琴
+1 位作者
石立明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分糵期,每667 m2喷施15%麦极可湿性粉剂20 g+36%奔腾WP5 g能有效地防除麦田看麦娘、蜡烛草、猪殃殃等恶性杂草,其药后6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90%以上,在推荐用量下对小麦安全,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小麦田
恶性杂草
麦极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15
作者
侯江龙
封涌涛
+2 位作者
邱琳
王红丽
郭晓莉
《西北园艺(蔬菜)》
2009年第4期12-13,共2页
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菇渣、腐熟鸡粪、作物秸秆等作栽培基质,并采用简易滴灌系统,经济实用,控湿防病效果明显,并具...
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菇渣、腐熟鸡粪、作物秸秆等作栽培基质,并采用简易滴灌系统,经济实用,控湿防病效果明显,并具有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优质高效等特点。现将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
长季节
土壤盐渍化
设施蔬菜
根结线虫病
蔬菜产业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5%丙森·醚菌酯W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6
作者
王永林
张俊文
+2 位作者
石立明
李全厂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5期47-49,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55%丙森·醚菌酯WG1 500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366.7mg/kg,用量经济,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斑点落叶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绍几项有机番茄生产新技术
17
作者
杨雪琴
木卜文
《西北园艺(蔬菜)》
2009年第6期51-51,共1页
近年来,在陕西省风翔县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广大菜农经过实践,摸索出几项可用于有机番茄生产的新技术,可使栽培中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农药、化肥,并能实现优质高产,推广应用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生产新技术
番茄
蔬菜生产基地
化学农药
优质高产
陕西省
菜农
后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辣椒新品种辛香8号
18
作者
木卜文
杨雪琴
《西北园艺(蔬菜)》
2010年第2期49-49,共1页
辛香8号是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良杂交辣椒新品种。
关键词
新品种
线辣椒
杂交辣椒
高科技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鸡市间作套种模式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虎生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89-90,共2页
文摘
通过宝鸡市目前间作套种现状调查和效益分析,分析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进研发机械、改进研发配套技术、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间作套种
模式
现状
问题
对策
陕西宝鸡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鸡市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虎生
刘冬梅
任小英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45-46,共2页
文摘
宝鸡市优质小麦经过多年发展,"加工企业+种子企业+农业部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介绍了宝鸡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产业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效,通过组建优质小麦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发挥全产业链成员职能,形成了稳固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优质小麦得到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
优质小麦产业
现状
问题
发展模式
陕西宝鸡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宝鸡市春季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3
作者
赵虎生
任小英
刘冬梅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42-43,共2页
文摘
2018年4月初,宝鸡市遭遇近50年不遇的短时强降温天气,对大面积小麦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的麦田分类调查,在收获期核实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受冻成因,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播期播量、管理措施、提前预判以及灾后采用相应措施等方面着手,预防和降低早春全市麦田冻害损失。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原因
对策
陕西宝鸡
2018年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6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建议
4
作者
朱建奇
刘会茹
仝尚伟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93-193,195,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国家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提出了加快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可再生能源
现状
建议
陕西宝鸡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宝鸡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5
作者
侯江龙
史联联
尚鹏辉
杨叶
机构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
蚕桑园艺站
出处
《蔬菜》
2009年第6期14-16,共3页
文摘
针对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实际问题,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宝鸡市蚕桑园艺站引进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并加以改进。该项目核心技术经连续2年在陈仓区太公庙村蔬菜专家大院示范基地试验示范,能够在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宝鸡市
温室番茄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大面积示范推广
土壤盐渍化
应用
设施蔬菜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仁杰
芦俊俊
刘炜
杨君林
张月霞
董明蕾
李文龙
翟丙年
高亚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基金
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
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5)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文摘
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越冬期分蘖数最多降低24%,春季总茎数最大降幅为40.7%;秸秆覆盖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平均降幅5.6%,但穗粒数有增加趋势,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略有降低。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春季总茎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的关系,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使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增幅接近70%;在供试条件下,秸秆覆盖无增产效应。相比秸秆覆盖,同样小麦产量水平下,常规栽培需氮肥较少。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冬小麦
施氮量
群体动态
产量
Keywords
straw mulch
winter wheat
N rate
population dynamics
grain yield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盖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7
作者
芦俊俊
刘炜
杨君林
姚鹏伟
王峥
高亚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基金
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5)
+1 种基金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文摘
为筛选出旱地冬小麦适宜覆盖栽培方式,通过微型温度记录仪连续观测越冬期间冬小麦田10和20cm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比较旱地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FM)、垄沟模式(CM)和无覆盖模式(CK)的麦田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所有覆盖处理的土壤日均温显著升高,总体增幅表现为CM>FM>SM。越冬后期(2月1日-2月20日)土壤温度变化与总体趋势差异明显,FM的增温幅度大于CM;与CK相比,SM的土壤日均温显著降低,具体表现在温度昼夜变化上,其中10cm土层温度除在8:00-11:00升高外,其他时间降低,20cm土层温度均下降(10∶00-14∶00差异不显著)。越冬前期,覆盖栽培10cm土层的增温值均高于20cm土层,越冬中期以后则相反(越冬后期土层间增温值差异显著)。SM的土壤日最高温度相对于CK没有变化或者显著降低,而日最低温度则提高,因此降低了土壤温度日较差;CM的土壤日最高温度在越冬后期降低,而在越冬中前期升高,而且土壤日最低温度也升高且增幅更大,因此土壤温度变幅显著降低;FM同时提高了土壤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最终没有显著改变土壤温度变幅。
关键词
旱地
土壤温度
覆盖栽培
冬小麦田
Keywords
Dryland
Soil temperature
Mulching models
Winter whea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作物对旱地农田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云
刘炜
王朝辉
高亚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88-3796,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5)
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
+1 种基金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5)
文摘
在黄土高原南部娄土上,通过2a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和苜蓿对土壤中不同累积量的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研究包括0—3 m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量(设N1、N2、N3、N4、N5和N6共6个水平,残留硝态氮量依次增加)和作物种类(冬小麦和苜蓿)2个因素,分别采用冬小麦-夏休闲-冬小麦和苜蓿连作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条件下,冬小麦-休闲-冬小麦轮作周期与苜蓿连作2a内,土壤残留硝态氮的消长有明显差异。在第1季小麦生长期间,小麦的氮素携出量(63.9—130.3 kg/hm2)、氮素携出量占播前残留硝态氮量的比例(18%—27%)及氮素携出量占该生长季硝态氮减少量的比例(29%—62%)均显著高于同期的苜蓿处理。在第2个生长季内,苜蓿的氮素携出量是小麦当季氮素携出量的近6倍,但由于苜蓿固氮作用强烈,至第2生长季结束后,0—3 m土壤硝态氮量与苜蓿播前相比平均只减少了72.4 kg/hm2,而麦田0—3 m土壤硝态氮量与小麦播前相比减少了158.3 kg/hm2。在短期内如果通过种植作物消耗土壤剖面的残留硝态氮,冬小麦比苜蓿更有优势。第1季小麦氮素携出量与小麦播前0—2 m(r=0.920**)和0—3 m(r=0.857*)土层残留硝态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0—1 m土层残留硝态氮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第1生长季苜蓿氮素携出量与播前0—1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46*),而与0—2 m和0—3 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小麦比苜蓿能利用更深土层中的硝态氮。随着播前0—3 m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增加,小麦和苜蓿地上部氮素携出量呈增加的趋势,硝态氮表观损失也显著增加。
关键词
残留硝态氮
冬小麦
苜蓿
旱地
Keywords
residual soil nitrate,winter wheat,alfafa,dryland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9
作者
侯江龙
史联联
杨叶
王志峰
赵勤绪
机构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
蚕桑园艺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基金
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GA850002)
宝鸡市"6333"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项目编号
2008CYH-NI)
文摘
针对近年来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的实际问题,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推广前景,进而提出了温室番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有机生态型
无土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甲基硫菌灵糊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永林
石立明
朱岁层
王利静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眉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腐烂病发病初盛期用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 g/m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经济,愈合效果好,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防治
分类号
S43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噻酶酮SC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
4
11
作者
王永林
陈金焕
王利静
朱岁层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眉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文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腐烂病发病初盛期用1.6%噻酶酮SC100g/m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经济,愈合效果好,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防治
分类号
S43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椒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2
作者
何鸣芳
李恩才
机构
凤县植保植检站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文摘
花椒是陕西凤县名优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凤椒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花椒优质、高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摸清其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确保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关键词
花椒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35.7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根腐病防治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翎
赵勤绪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第6期51-52,共2页
文摘
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柴胡人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根腐病较为严重,经常造成2年生柴胡枯死,一般发病率在15%-30%,严重田块达60%以上,导致药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生产。
关键词
根腐病
柴胡
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
栽培面积
发病率
病害
枯死
分类号
S435.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麦极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恶性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永林
赵晓琴
石立明
朱岁层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眉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文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分糵期,每667 m2喷施15%麦极可湿性粉剂20 g+36%奔腾WP5 g能有效地防除麦田看麦娘、蜡烛草、猪殃殃等恶性杂草,其药后6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90%以上,在推荐用量下对小麦安全,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小麦田
恶性杂草
麦极
防除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15
作者
侯江龙
封涌涛
邱琳
王红丽
郭晓莉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
蚕桑园艺站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09年第4期12-13,共2页
基金
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8GA850002)
宝鸡市"6333"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编号2008CYH-NI)
文摘
近年来设施内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等土壤连作障害日益严重,制约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应用菇渣、腐熟鸡粪、作物秸秆等作栽培基质,并采用简易滴灌系统,经济实用,控湿防病效果明显,并具有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优质高效等特点。现将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温室番茄
长季节
土壤盐渍化
设施蔬菜
根结线虫病
蔬菜产业
技术应用
分类号
S62 [农业科学—园艺学]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5%丙森·醚菌酯W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6
作者
王永林
张俊文
石立明
李全厂
朱岁层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眉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5期47-49,共3页
文摘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55%丙森·醚菌酯WG1 500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366.7mg/kg,用量经济,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苹果
斑点落叶病
防治
分类号
S43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绍几项有机番茄生产新技术
17
作者
杨雪琴
木卜文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宝鸡市
种子管理站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09年第6期51-51,共1页
文摘
近年来,在陕西省风翔县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广大菜农经过实践,摸索出几项可用于有机番茄生产的新技术,可使栽培中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农药、化肥,并能实现优质高产,推广应用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生产新技术
番茄
蔬菜生产基地
化学农药
优质高产
陕西省
菜农
后效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辣椒新品种辛香8号
18
作者
木卜文
杨雪琴
机构
陕西省
宝鸡市
种子管理站
宝鸡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0年第2期49-49,共1页
文摘
辛香8号是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良杂交辣椒新品种。
关键词
新品种
线辣椒
杂交辣椒
高科技
育成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宝鸡市间作套种模式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
赵虎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宝鸡市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赵虎生
刘冬梅
任小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8年宝鸡市春季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对策
赵虎生
任小英
刘冬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宝鸡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建议
朱建奇
刘会茹
仝尚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宝鸡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侯江龙
史联联
尚鹏辉
杨叶
《蔬菜》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王仁杰
芦俊俊
刘炜
杨君林
张月霞
董明蕾
李文龙
翟丙年
高亚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覆盖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芦俊俊
刘炜
杨君林
姚鹏伟
王峥
高亚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作物对旱地农田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
李云
刘炜
王朝辉
高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侯江龙
史联联
杨叶
王志峰
赵勤绪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3%甲基硫菌灵糊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
王永林
石立明
朱岁层
王利静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1.6%噻酶酮SC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王永林
陈金焕
王利静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花椒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何鸣芳
李恩才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柴胡根腐病防治
李翎
赵勤绪
《西北园艺(综合)》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15%麦极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恶性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王永林
赵晓琴
石立明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温室番茄长季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侯江龙
封涌涛
邱琳
王红丽
郭晓莉
《西北园艺(蔬菜)》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55%丙森·醚菌酯W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王永林
张俊文
石立明
李全厂
朱岁层
《陕西农业科学》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介绍几项有机番茄生产新技术
杨雪琴
木卜文
《西北园艺(蔬菜)》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线辣椒新品种辛香8号
木卜文
杨雪琴
《西北园艺(蔬菜)》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