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鸡市2019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1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1 位作者 郭艳萍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7期299-300,共2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2018-2019年度宝鸡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旱灌溉,耙耱保墒;因地(苗)制宜,科学管理;开展化除,防治病虫害;预防早春冻害;综合控制,防止倒伏"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对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小麦 春管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蛋白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继平 马光 +3 位作者 王志杰 齐善厚 王宝梅 苏长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207,共6页
旨在鉴定一株拮抗葡萄霜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在NA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蛋白中与生物防治相关的蛋白组分。采用蛋白质谱的方法对前期筛选到的一株拮抗葡萄霜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在NA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蛋白进行了鉴定。对鉴定到... 旨在鉴定一株拮抗葡萄霜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在NA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蛋白中与生物防治相关的蛋白组分。采用蛋白质谱的方法对前期筛选到的一株拮抗葡萄霜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在NA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蛋白进行了鉴定。对鉴定到的蛋白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方法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与生物防治相关的蛋白。结果表明,从分泌蛋白中鉴定到了确定的53种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大部分集中到0-100之间(占79.24%);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生物防御等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参与结构组成。发现了6种参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蛋白,2种属于氨基肽酶家族,4种参与几丁质的生物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基因本体论 氨基肽酶 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大众 刘佳佳 +4 位作者 屈洋 梁鸡保 张霞 韩雅利 冯佰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147,共7页
白发病是影响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为研究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以感病谷子品种晋谷29和抗病品种汾选3号为材料,设置两个配方药剂(配方1:甲霜灵+代森锰锌+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配方2:戊唑醇+吡虫啉+磷酸二氢... 白发病是影响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为研究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以感病谷子品种晋谷29和抗病品种汾选3号为材料,设置两个配方药剂(配方1:甲霜灵+代森锰锌+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配方2:戊唑醇+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分别以播种种子重量的0.1%,0.2%,0.3%药剂量进行干粉拌种,分析不同配方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谷子白发病发病率、农艺性状、功能叶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配方药剂拌种均能显著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病率且药剂浓度越高发病率越低。2个配方药剂拌种对谷子节数、穗粗无显著影响,随药剂浓度增加,茎粗、千粒重呈增大趋势,在0.1%浓度下株高、穗长均高于对照。各药剂处理下,顶三叶绿叶面积均小于对照,且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减少。茎、叶、鞘、穗干重随药剂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0.1%浓度下均高于对照。2个配方药剂处理下产量均随药剂浓度增加而降低,药剂浓度为0.1%时感病品种晋谷29产量分别为4471.7和4420.6kg/hm2,显著高于对照(4284.8kg/hm2),其余各处理增产不明显。生产实践中,2个配方药剂拌种均能显著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病率,但总体上以配方2的0.1%浓度拌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 种衣剂 发病率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耐热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4
作者 王丽丽 王鑫 +1 位作者 王宝梅 吴海东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共3页
试验对辽宁省育种单位新选育的5个早熟、极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的主要植物学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调查分析,以期为辽宁大白菜越夏栽培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沈农109、水师营20、夏秋55、福特1号、夏绿55综合性状均表... 试验对辽宁省育种单位新选育的5个早熟、极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的主要植物学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调查分析,以期为辽宁大白菜越夏栽培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沈农109、水师营20、夏秋55、福特1号、夏绿55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抗病性及产量均优于对照品种,可以在辽宁大白菜越夏栽培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早熟耐热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和播量配比对高产小麦品种‘洛麦23'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文仲 张媛菲 +8 位作者 马雯 张少澜 冯伟森 张园 蒋桂花 段国辉 温红霞 杨洪强 高海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3,共7页
为给高产小麦品种‘洛麦23'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a以‘洛麦2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个行距和3个播量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行距15cm最高,较行... 为给高产小麦品种‘洛麦23'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a以‘洛麦2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个行距和3个播量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行距15cm最高,较行距10cm和行距20cm高2.13%和8.84%,茎蘖数表现拔节期行距10cm和行距15cm显著高于行距20cm,叶面积指数(LAI)表现越冬期和起身期行距10cm和行距15cm显著高于行距20cm、花后30d行距15cm高于行距10cm和行距20cm,粒质量叶比和粒数叶比表现为行距10cm和行距15cm高于行距20cm,结实粒表现为行距15cm高于行距10cm和行距20cm;不同播量间,产量表现150kg·hm^(-2)播量和262.5kg·hm^(-2)播量高于375kg·hm^(-2)播量,分别较375kg·hm^(-2)播量高3.45%和5.92%,粒质量叶比表现为150kg·hm^(-2)播量和262.5kg·hm^(-2)播量显著高于375kg·hm^(-2)播量,茎蘖数、LAI、粒数叶比和结实粒无显著差异。不同行距下各播量茎蘖数、LAI、粒数叶比和结实粒表现各有区别,产量以行距15cm配置播量150kg·hm^(-2)为最高,达8 750.43kg·hm^(-2)。在‘洛麦23'推广应用中,可以适当调控行距和播量,做到种法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播量 '洛麦23'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陕禾192的最适播期播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格丽 赵彦峰 +6 位作者 范春燕 雷军 冯毅 王弘 王国兴 高敏 党淑妮 《中国种业》 2022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给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陕禾192大田良种良法配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法,于2019-2021年度进行了2年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陕禾192的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播期过早或播量过小,陕禾192产量... 为给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陕禾192大田良种良法配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法,于2019-2021年度进行了2年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陕禾192的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播期过早或播量过小,陕禾192产量极显著降低;陕禾192的最佳播期为10月16日,适宜播期为10月16-24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300万/hm^(2),适宜播量为240万~360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陕禾192 播期 播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陕科16选育及高产栽培 被引量:2
7
作者 裴文东 雷格丽 +3 位作者 王国兴 高敏 孟庆立 师亚琴 《种子科技》 2019年第7期80-80,83,共2页
玉米新品种陕科16是以自选系dx58为母本、dx82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而成。2018年6月28日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8036号)。该品种综合抗病性较好、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陕北、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关键词 陕科16 选育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