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万立 康健 +2 位作者 卫建民 王小明 陈广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各48例。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前、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P<0.05),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ODI和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 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