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轨道工程车换向箱故障诊断研究
1
作者 李华伟 高家栋 +3 位作者 张亚禹 徐坤 邢佳 谭晓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293,共7页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速度试验,并通过振动监测及频谱分析发现齿轮啮合频率附近出现以Ⅲ轴和Ⅳ轴转轴回转频率为特征的旁频,同时换向箱齿轮啮合频率2倍谐频显著高于啮合基频,因此确定换向箱Ⅲ轴和Ⅳ轴齿轮故障是造成车辆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在更换Ⅲ轴和Ⅳ轴齿轮后,换向箱振动RMS值由8.53 g降低至3.20 g,成功消除车辆异响。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轨道工程车传动系统试验台发展及推进故障监测诊断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换向箱 台架试验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变刚度定位节点对轨道车辆转向架蛇行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徐坤 雒耀祥 +2 位作者 卜继玲 张高锋 任涛龙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7-244,共8页
目前关于频变刚度定位节点对轨道车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曲线通过性能上,很少涉及对转向架蛇行稳定性的影响。以频变刚度定位节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其“频变”机理,然后分别建立了含有频变刚度节点、传统定刚度节点的转向架横向动力... 目前关于频变刚度定位节点对轨道车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曲线通过性能上,很少涉及对转向架蛇行稳定性的影响。以频变刚度定位节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其“频变”机理,然后分别建立了含有频变刚度节点、传统定刚度节点的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对比了两种节点在新轮和磨耗轮状态下的蛇行线性、非线性稳定性差异,最后研究了频变刚度节点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如下结论:(1)随着速度的升高,含有频变刚度节点的转向架蛇行线性稳定性先增大,后降低,而含有传统定刚度节点的转向架蛇行线性稳定性逐渐降低;(2)新轮状态下,频变刚度节点能提供的蛇行稳定性不如传统定刚度节点,尤其是非线性稳定性;(3)磨耗轮状态下,频变刚度节点在保持转向架蛇行线性稳定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但是非线性稳定性比传统定刚度节点下的要低;(4)频变刚度节点中的并联刚度ks主要影响低速下系统的稳定性,ks越大,稳定性越好,而串联刚度kc主要影响高速下系统的稳定性,kc越小,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频变刚度 定位节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个体差异的车轮二元相关退化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齐金平 冯洪 +3 位作者 刘晓宇 薛康 何鹏 贺元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05-3014,共10页
由于动车组车轮受加工装配及工况载荷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车轮退化过程复杂,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及多个性能退化特征量,且多个退化特征量间相互耦合,仅考虑单个性能特征量难以全面反映其退化过程。因此,以轮缘和轮径作为车轮退化特征量,... 由于动车组车轮受加工装配及工况载荷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车轮退化过程复杂,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及多个性能退化特征量,且多个退化特征量间相互耦合,仅考虑单个性能特征量难以全面反映其退化过程。因此,以轮缘和轮径作为车轮退化特征量,通过随机化尺度参数表征车轮个体差异,采用Gamma过程和Copula函数建立二元相关退化模型,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筛选Copula函数,得到可靠度解析式。基于某型动车组车轮实测磨耗数据,对车轮进行可靠性分析,同时通过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考虑二元相关时的可靠性结果比仅考虑一元退化更贴近车辆实际运行情况;根据动力学仿真结果体现了考虑个体差异的必要性,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表征车轮退化过程,可为可靠性分析以及维修决策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动车组车轮 个体差异 二元退化 Gamma过程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娇 宋文远 +4 位作者 曹亚州 王常林 郭惠萍 朱琳 杨福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6,共8页
针对目前大蒜种植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大蒜播种机排种装置中高速运行时振动较大容易造成漏种等问题,设计出一种排种装置可调节的、单粒取种和播种的新型大蒜播种机械,能够通过改变型孔调节长度适应不同尺寸蒜种。通过对... 针对目前大蒜种植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大蒜播种机排种装置中高速运行时振动较大容易造成漏种等问题,设计出一种排种装置可调节的、单粒取种和播种的新型大蒜播种机械,能够通过改变型孔调节长度适应不同尺寸蒜种。通过对大蒜播种机排种机构进行设计,确定大蒜播种机样机的设计方案、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参数确定,并完成虚拟零件设计及整机装配建模,确定了不同品种蒜种排种时排种器的最佳调节尺寸。通过大田试验对大蒜播种机的田间播种进行验证,对漏种、重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手工点种每人每天只播约0.013hm^(2),而机械化播种每天能够完成近1.33hm^(2),效率约为人工的100倍;机械播种可保证株距、行距及深度,均匀度好、出芽整齐,不会互相影响,大蒜总体产量较高;实现了单粒取种播种合格指数皆大于80%,满足我国精密播种要求。整机可以较好地实现大蒜的机械化种植,斜倾一定角度、平躺和直立种植大蒜均可较好地发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播种 排种器 单粒取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张文 倪琍 +1 位作者 李石平 方继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实现高速铁路机械化、自动化更换铁轨的目标,以高速铁路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为对象,研究了换轨作业原理及关键技术,并通过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的运用考核试验验证了换轨车的相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使用简易机具或改装车辆的传统... 为实现高速铁路机械化、自动化更换铁轨的目标,以高速铁路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为对象,研究了换轨作业原理及关键技术,并通过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的运用考核试验验证了换轨车的相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使用简易机具或改装车辆的传统换轨作业方式,自轮运转快速换轨车在2km作业量下可以节约"天窗"时间约20min,单日最大换轨里程达到2.4km,具有换轨效率高、作业强度低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轨车 换轨原理 钢轨收放装置 "天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阻尼与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晏永 曾京 +1 位作者 徐坤 赵飞燕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84-1790,共7页
为避免或抑制轨道车辆一次蛇行稳定性问题,在分析悬挂参数对轨道车辆蛇行运动模态频率变化规律基础上,选择阻尼比为0与5%分别计算车体一次蛇行运动对应的模态稳定性与悬挂阻尼参数的关系,得到通过优化悬挂参数提高车辆一次蛇行运动稳定... 为避免或抑制轨道车辆一次蛇行稳定性问题,在分析悬挂参数对轨道车辆蛇行运动模态频率变化规律基础上,选择阻尼比为0与5%分别计算车体一次蛇行运动对应的模态稳定性与悬挂阻尼参数的关系,得到通过优化悬挂参数提高车辆一次蛇行运动稳定性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不同阻尼比计算车体一次蛇行临界稳定性时阻尼参数范围差异较大;一定区间的横向阻尼或较大的垂向阻尼皆有利于保持车体上心滚摆稳定;过大或过小的垂向阻尼、过小横向阻尼又不利于车体下心滚摆稳定性;横、纵向阻尼增大有利于车体摇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蛇行运动 模态分析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换轨车液压系统振动仿真 被引量:16
7
作者 唐海斌 吴广丰 +1 位作者 刘军 刘永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换轨车作业装置在下降过程中液压系统有明显振动和噪音,会严重影响换轨车作业质量和设备安全。针对上述问题,对液压系统产生的振动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液压锁控制口压力不稳和出口压力过高是引起振动的原因。由此提出改变节流堵安... 换轨车作业装置在下降过程中液压系统有明显振动和噪音,会严重影响换轨车作业质量和设备安全。针对上述问题,对液压系统产生的振动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液压锁控制口压力不稳和出口压力过高是引起振动的原因。由此提出改变节流堵安装位置的方法来消除振动,同时运用AMESim软件对其液压系统进行建模及仿真分析,得到了液压锁和油缸的动态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改变节流堵位置后,解决了液压锁出口压力过高问题,液压系统振动得以消除。经试验验证与分析一致,对换轨车液压系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装置 AMESIM 液压锁 振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动力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方法
8
作者 李迎兵 李艳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9-72,共4页
对基于电动推缸的直线力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由于被测产品启动/停止瞬间的速度突变,力加载系统不能及时响应,造成加载系统多余力的产生,引起巨大的力超调。采用基于结构补偿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方法对多余力进行抑制,并... 对基于电动推缸的直线力加载系统多余力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由于被测产品启动/停止瞬间的速度突变,力加载系统不能及时响应,造成加载系统多余力的产生,引起巨大的力超调。采用基于结构补偿和速度补偿的复合控制方法对多余力进行抑制,并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尽管电动推缸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因素,该方法仍能明显降低大惯量力加载系统的多余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推缸 直线力加载系统 多余力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