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纳米化复合集流体构筑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泽宇 黄文泽 +6 位作者 肖阳 张俊东 孔伟进 武鹏 赵辰孜 陈爱兵 张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SSLB)是一种通过初次充电形成金属锂负极的新型锂电池,它的负极与正极容量比为1,能使任意锂化正极系统达到最大能量密度。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引入使无负极锂金属体系兼具高安全性。然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锂离子... 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SSLB)是一种通过初次充电形成金属锂负极的新型锂电池,它的负极与正极容量比为1,能使任意锂化正极系统达到最大能量密度。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引入使无负极锂金属体系兼具高安全性。然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锂离子通量不均导致的界面接触损失和锂枝晶生长会不断加剧,从而造成电池循环容量迅速衰减。本文构筑了纳米化的银碳复合集流体,显著增强了全固态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集流体-电解质界面的性能。使用该集流体的固态电池循环过程中接触良好,界面阻抗为~10Ω·cm^(-2)。从而实现了超过7.0mAh·cm^(-2)锂金属的均匀稳定沉积,并在0.25mA·cm^(-2)的电流条件下实现循环200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池 无负极锂金属二次电池 纳米集流体 界面接触 锂金属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锂电池中力-电化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沈馨 张睿 +7 位作者 赵辰孜 武鹏 张羽彤 张俊东 范丽珍 刘全兵 陈爱兵 张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81-2797,共17页
以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金属锂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比能量二次电池。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负极的相变转化机制、枝晶状形貌沉积特性使得电池具有巨大且极不均匀的内部体积变化。因此,相比于插层机制的锂离子电池... 以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金属锂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比能量二次电池。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负极的相变转化机制、枝晶状形貌沉积特性使得电池具有巨大且极不均匀的内部体积变化。因此,相比于插层机制的锂离子电池,金属锂电池面临着锂枝晶生长、锂枝晶断裂与粉化、固体电解质(SEI)膜破裂、电解质/隔膜机械失效等更为严重的力-电化学相关问题。本文首先总结金属锂的弹性、塑性与黏性力学特性,并着重介绍了电沉积锂展现的尺寸效应,随后综述了金属锂电池环境中的力-电化学机制研究进展。针对液态电解质环境,介绍了应力驱动下的锂枝晶生长机制、界面(金属锂与SEI、负极与隔膜、金属锂与集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外压力调控机制。针对固态电解质环境,介绍了固-固界面接触带来的离子输运影响以及电解质体相/晶界/孔隙与金属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对当前金属锂电池中的力-电化学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电池 金属锂负极 锂枝晶 力学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橡胶平衡悬架的开发与应用
3
作者 王博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年第3期46-48,共3页
首先分析调研了国内首次批量使用的橡胶悬架结构,提出了一些改进性建议,并在初次有限元建模中采用了这些建议,随后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结构改善方案作进一步降重和结构优化;然后对设计基本定型的样件进行了偏频、阻尼、... 首先分析调研了国内首次批量使用的橡胶悬架结构,提出了一些改进性建议,并在初次有限元建模中采用了这些建议,随后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结构改善方案作进一步降重和结构优化;然后对设计基本定型的样件进行了偏频、阻尼、隔振的性能验证,检查这些性能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了悬架系统的台架试验与道路耐久性试验,验证该结构的可靠性;最后对以上设计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悬架 有限元分析 刚度 偏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