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2钛合金管材等温挤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静 曾卫东 +1 位作者 袁本福 周建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采用DEFORM-3D有限元法模拟了TC2合金管材的等温挤压成形过程,并对挤压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场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际生产对比确定了挤压摩擦因数,同时分析了不同的摩擦因数和凹模半锥角对挤压载荷的影响。
关键词 等温挤压 数值模拟 管材挤压 TC2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硼微合金化38B3优特钢棒材的开发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世丹 周家林 刘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100 t DC电炉冶炼-100 t LF精炼-100 t VD精练-保护浇铸-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微合金化38B3钢棒材的力学性能、组织和夹杂物。结果表明,微合金化钢的抗拉强度≥700 MPa、屈服强度≥425 MPa、硬度≥215 HB、伸长率≥21%、断面收缩率... 研究了100 t DC电炉冶炼-100 t LF精炼-100 t VD精练-保护浇铸-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微合金化38B3钢棒材的力学性能、组织和夹杂物。结果表明,微合金化钢的抗拉强度≥700 MPa、屈服强度≥425 MPa、硬度≥215 HB、伸长率≥21%、断面收缩率≥32%;该钢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为7-8级;钢中主要夹杂物为Mn S和Ti4C2S2;钢的强度增加主要是Ti N细晶强化及相变强化共同作用引起的。本研究为轿车零部件用钛微合金化钢的进一步推广作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B3钢 微合金化钢 控轧控冷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缺陷形成原因分析及检验方法
3
作者 刘丽玉 高翔宇 +1 位作者 刘荣 孟庆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对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低倍缺陷进行了形貌观察,对微区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的来源以及其对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叶盘叶片的低倍腐蚀缺陷为非正常的组织缺陷。这类组织缺陷的产生是由于钛... 对TC17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低倍缺陷进行了形貌观察,对微区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的来源以及其对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叶盘叶片的低倍腐蚀缺陷为非正常的组织缺陷。这类组织缺陷的产生是由于钛合金叶盘在铸锭生产过程中,误用YG8刀头对铸锭进行平头,出现粘刀现象导致钨钢刀头嵌入铸锭头部平头处,引入W合金夹杂。W合金夹杂的存在导致缺陷区组织出现细晶以及隐针马氏体等异常组织,硬度急剧升高,同时与基体产生相当大的组织过渡区。由于此类W合金夹杂以颗粒状或几十微米的团聚状存在,并沿锻造流线弥散分布,无法通过X射线和超声等无损检测方法将夹杂缺陷检出,可通过常规钛合金低倍腐蚀或金相法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腐蚀 硬质夹杂 组织 影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先进超超临界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勇 党莹樱 +10 位作者 杨珍 张鹏 尹宏飞 黄锦阳 周永莉 严靖博 鲁金涛 谷月峰 赵海平 王婷婷 徐松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研究了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HT700T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T700T合金为析出强化型合金,在750℃的组织稳定性较好;合金在750℃时的屈服强度为598 MPa,且热暴露3000 h后其屈服强度仍约为400 MPa... 研究了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HT700T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T700T合金为析出强化型合金,在750℃的组织稳定性较好;合金在750℃时的屈服强度为598 MPa,且热暴露3000 h后其屈服强度仍约为400 MPa;合金在750℃/105h的持久强度为103 MPa;在750℃热暴露104h后,室温冲击功为50 J·cm-2,较热暴露前的略有下降;合金的750℃抗蒸汽氧化性能达到完全抗氧化级,在750℃/2×105h模拟烟灰/烟气条件下的金属腐蚀深度约为0.2 mm;HT700T合金的综合性能基本满足700℃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的服役性能要求,其工业试制锅炉管已在试验平台上正常运行超过15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先进超超临界机组 镍铁基高温合金 力学性能 抗蒸汽氧化性能 耐烟气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Ti5553合金等温锻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锋 计波 +2 位作者 朱益藩 罗月新 庞克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100-103,共4页
主要研究加工工艺对不同成分的Ti5553合金等温锻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讨论了未来新型航空部件对该类型高强度和高断裂韧性钛合金材料的需求。结果表明,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使Ti5553合金能获得不同级别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钛合金 加工工艺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H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宇 邸洪双 +1 位作者 马天军 张敬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通过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800H合金在变形温度850~1 05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变化.根据单道次压缩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800H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了流变应力数学模... 通过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800H合金在变形温度850~1 05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变化.根据单道次压缩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800H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了流变应力数学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不同温度区间内热变形本构方程.分析了热变形条件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更有可能发生在低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的变形条件下;当变形温度低于950℃时,沿晶界析出的Cr23C6粒子对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H合金 动态再结晶 流变应力 数学模型 热变形本构方程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细晶棒材的连轧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国胜 王庆增 +4 位作者 张玩良 李伟 王资兴 刘丰军 王世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介绍了最新引进的我国第一套高合金钢连轧生产线及其所生产的GH4169合金φ20-φ55mm热轧细晶棒材的组织与性能。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轧制的同规格棒材相比,该连轧工艺更易于获得晶粒均匀、适量δ相合理分布的细晶棒材;在所研究的规格范围... 介绍了最新引进的我国第一套高合金钢连轧生产线及其所生产的GH4169合金φ20-φ55mm热轧细晶棒材的组织与性能。与传统的横列式轧机轧制的同规格棒材相比,该连轧工艺更易于获得晶粒均匀、适量δ相合理分布的细晶棒材;在所研究的规格范围内,晶粒度可稳定控制在10级左右,且工艺更稳定可控。因而,其轧棒具有更优良稳定的综合性能。同时产品尺寸精度和成材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热连轧棒材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冲击断口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杰 王丽 +2 位作者 李志 张景海 颜鸣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固溶及回火温度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23Co14Ni12Cr3Mo的Charpy 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AKV和硬度HRC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冲击断口形貌,用透射电镜对未溶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50~930℃范围内固溶... 研究了不同固溶及回火温度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23Co14Ni12Cr3Mo的Charpy 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AKV和硬度HRC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冲击断口形貌,用透射电镜对未溶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50~930℃范围内固溶,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升高,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54~510℃范围内回火,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也增加,硬度降低。断口形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冲击断口形貌均呈韧窝状,为韧性穿晶断裂,随固溶温度升高韧窝变大变深。韧窝中发现M23C6型碳化物颗粒,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提高固溶温度对改善试验用材料综合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高Co-Ni超高强度钢 冲击断口 扫描电镜分析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的晶型及粒度对其红外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莉娟 孙凤久 +1 位作者 楼丹花 王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1,484,共4页
利用硫酸铝铵热解法,通过控制焙烧温度,制备了不同晶型和粒度的纳米Al2O3。XRD物相分析表明,焙烧至900℃可得到纯-γAl2O3,1200℃发生相转变,生成-αAl2O3。用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了各样品的晶粒度。对所制备的纳米Al2O3的红外光谱进... 利用硫酸铝铵热解法,通过控制焙烧温度,制备了不同晶型和粒度的纳米Al2O3。XRD物相分析表明,焙烧至900℃可得到纯-γAl2O3,1200℃发生相转变,生成-αAl2O3。用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了各样品的晶粒度。对所制备的纳米Al2O3的红外光谱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晶型的纳米Al2O3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特征,因此,红外光谱可以作为一种定性判断Al2O3是否发生了相转变的辅助手段。实验中发现所制备的纳米Al2O3的红外光谱存在吸收峰的蓝移和宽化,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出现谱移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XRD 红外光谱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9310钢奥氏体的冷却转变行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厉勇 王春旭 +3 位作者 刘宪民 田志凌 许广鹏 赵肃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高纯净SAE9310钢奥氏体化后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膨胀法和金相法在Formastor-FⅡ型膨胀仪上测定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SAE9310钢的平衡转变组织为α-Fe、...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高纯净SAE9310钢奥氏体化后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膨胀法和金相法在Formastor-FⅡ型膨胀仪上测定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SAE9310钢的平衡转变组织为α-Fe、γ-Fe以及M_(23)C_6和M_7C_3碳化物;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当冷却速率小于0.056℃·s^(-1)时,转变产物为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当冷却速率介于0.056~1.9℃·s^(-1)时,转变产物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织;当冷却速率大于1.9℃·s^(-1)后,粒状贝氏体逐渐消失,转变产物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钢的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E9310钢 组织转变 CCT曲线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CKS轧机轧件横截面积与力能参数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俊 唐广波 +1 位作者 刘正东 马宝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章研究了KOCKS轧机三辊切线孔型生产圆棒时轧件的横截面积与KOCKS轧机孔型参数、轧件初始断面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关数学模型。利用宝特棒材生产线上采集的数据,以轧件道次延伸率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标准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中的系... 文章研究了KOCKS轧机三辊切线孔型生产圆棒时轧件的横截面积与KOCKS轧机孔型参数、轧件初始断面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关数学模型。利用宝特棒材生产线上采集的数据,以轧件道次延伸率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标准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中的系数,使道次延伸率计算结果误差在±1%以内,说明模型可以为KOCKS孔型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计算了轧件在KOCKS轧机孔型中轧制时的平均应变、应变速率、轧制力、轧制力矩等力能参数,并将轧制力矩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误差范围多在±5%以内,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精度,可以为轧机负荷设定及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线材 KOCKS 横截面积 轧制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振动对连铸坯初始裂纹形成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祥宁 林仁敢 +1 位作者 杨杰 朱苗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简要分析了振动结晶器内弯月面坯壳受力研究现状,归纳了坯壳初始裂纹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伴随结晶器振动的弯月面坯壳受力模型,阐述振动周期内初凝坯壳力学状态.分析表明,振动特定时段内,结晶器振动引起施加于弯月面处初凝坯... 简要分析了振动结晶器内弯月面坯壳受力研究现状,归纳了坯壳初始裂纹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伴随结晶器振动的弯月面坯壳受力模型,阐述振动周期内初凝坯壳力学状态.分析表明,振动特定时段内,结晶器振动引起施加于弯月面处初凝坯壳上的机械应力为148.4 k Pa,而该温度下坯壳高温临界断裂强度仅为119.1 k Pa,结晶器振动产生的机械应力超过临界断裂强度时极易引发初始裂纹的形成.当结晶器振动速度大于1.61 m·min^(-1)时弯月面处坯壳初始裂纹开始形成,且产生于钢水自由液面以下2.15~5.4 mm位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结晶器 初凝坯壳 初始裂纹形成 弯曲应力 临界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两相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和表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卫东 王凯旋 +4 位作者 赵永庆 周建华 王晓英 徐斌 周义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505-509,共5页
基于体视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形处理,建立一套钛合金显微组织定量测量和表征的方法。对钛合金中片层和等轴两类典型组织进行定量表征,其参数包括:片层α的厚度、体积分数、形态、取向,初生α相尺寸、体积分数,总α相体积分数。分析实例... 基于体视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形处理,建立一套钛合金显微组织定量测量和表征的方法。对钛合金中片层和等轴两类典型组织进行定量表征,其参数包括:片层α的厚度、体积分数、形态、取向,初生α相尺寸、体积分数,总α相体积分数。分析实例表明,建立的钛合金显微组织定量表征方法精度高、重现性好,为后续建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钛合金 体视学 显微组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17合金高温变形中的不连续屈服与流变软化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赖运金 曾卫东 +4 位作者 张驰 周建华 王晓英 俞汉清 周义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3-1186,共4页
本文以原始组织为片状的Ti-17合金为例,研究了不连续屈服和流变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片状组织的Ti-17合金在变形温度超过820℃,应变速率为10 s-1时,出现不连续屈服现象,并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更加明显,该现象无法用传... 本文以原始组织为片状的Ti-17合金为例,研究了不连续屈服和流变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片状组织的Ti-17合金在变形温度超过820℃,应变速率为10 s-1时,出现不连续屈服现象,并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更加明显,该现象无法用传统的静态理论(位错钉扎-脱钉)进行合理解释,它符合动态理论,即不连续屈服与晶界突然增殖大量可动位错有关。应变速率较高时,具有明显的流变软化特征,其主要是由温升效应和片状组织球化或片层弯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7合金 不连续屈服 流变软化 温升效应 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Ti-22Al-25Nb合金高温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宇 曾卫东 +2 位作者 王邵丽 徐斌 周义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本构方程是描述材料变形的基本信息和有限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数学模型,反映了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以及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运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Ti-22Al-25Nb钛合金试样进行等温压缩变形试验,以试验所得数据(变形温度94... 本构方程是描述材料变形的基本信息和有限元模拟中不可缺少的数学模型,反映了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以及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运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Ti-22Al-25Nb钛合金试样进行等温压缩变形试验,以试验所得数据(变形温度940℃~1030℃,应变速率0.001s-1~1s-1)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该合金的高温本构关系,并与传统回归拟合的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本构关系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传统公式的计算结果,而且模型还可以很好地描述该合金在高温变形时,各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为该合金本构关系方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合金 本构方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无磁钢50Mn18Cr4V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敏 周超梅 +1 位作者 姚长贵 徐惠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69-71,共3页
研究了各元素在50Mn18Cr4V钢中的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该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固溶+时效处理的方法提高钢的性能,固溶温度选择(1100±10)℃,时效温度600~700℃,时效时间不低于6h。
关键词 高锰钢 低磁性 高强度钢 热处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GH4169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孔永华 李胡燕 +2 位作者 陈国胜 谢黎雄 朱世根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通过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GH4169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标准热处理之后,热连轧合金较径锻合金析出的δ相更少,蠕变性能更好。直接时效热处理后的热连轧合金几乎不析出δ相,其蠕变寿命接近于标准... 通过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GH4169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标准热处理之后,热连轧合金较径锻合金析出的δ相更少,蠕变性能更好。直接时效热处理后的热连轧合金几乎不析出δ相,其蠕变寿命接近于标准热处理径锻合金的两倍。径锻合金蠕变过程产生穿晶断裂,而热连轧合金蠕变过程产生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热处理 蠕变性能 占相 径锻合金 热连轧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纪仁峰 闵新华 +1 位作者 胡弘剑 廖洪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热/力模拟实验对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大小,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合金的高温塑性本... 通过热/力模拟实验对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大小,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合金的高温塑性本构方程常数,并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形式描述了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Zener—Hollomon参数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742合金大锭型自耗锭的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胥国华 张北江 +2 位作者 秦鹤勇 赵光普 王林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对GH742合金自耗锭(■508 mm)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GH742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提高变形温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动态再结晶过程。GH742铸锭变形温度应在1 ... 对GH742合金自耗锭(■508 mm)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GH742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提高变形温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动态再结晶过程。GH742铸锭变形温度应在1 075℃以上,变形量控制在40%~60%。新型保温技术适用于难变形高温合金的自由锻开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行为 再结晶 热加工工艺 GH742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7钛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斌 王晓英 +2 位作者 周建华 王凯旋 曾卫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167-172,共6页
为了揭示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对β预制坯针状组织的影响规律,在800、820、840和860℃这4个不同温度以及20%、40%、60%和80%这4个不同应变量进行小饼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程度是影响TC17钛合金球化的主要因素。在变形量为40%~... 为了揭示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对β预制坯针状组织的影响规律,在800、820、840和860℃这4个不同温度以及20%、40%、60%和80%这4个不同应变量进行小饼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程度是影响TC17钛合金球化的主要因素。在变形量为40%~60%时,片状α组织受到剪切作用并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变形量大于60%时,组织发生有效球化。在800~860℃温度范围内,变形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组织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预制坯 针状组织 球化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