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退火炉的炉喉特性和炉辊积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声鹤 叶冬柏 王福凯 《冶金能源》 2019年第1期23-26,33,共5页
介绍了现代连续退火炉常用炉型的炉喉布置情况,结合对各种炉型和炉辊积瘤应用实绩的长期跟踪,针对退火炉炉喉特性物理建模并分析。研究表明,炉喉通道配置在炉壳下部时,由于温差、压差和气流的窜动,带钢的运行及速度差导致工况不稳定,加... 介绍了现代连续退火炉常用炉型的炉喉布置情况,结合对各种炉型和炉辊积瘤应用实绩的长期跟踪,针对退火炉炉喉特性物理建模并分析。研究表明,炉喉通道配置在炉壳下部时,由于温差、压差和气流的窜动,带钢的运行及速度差导致工况不稳定,加之粉尘易于在底部炉喉通道处富集,是该区域炉辊更易结瘤的主要原因之一。将炉喉通道布置到炉壳上部,利于温度均质化、减少气流窜动和减少重力尘,对预防炉辊的结瘤是有利的,尤其是均热段和缓冷段之间的炉喉通道。在炉喉通道上配置气刀予以隔断,对炉室进行有效降尘或加湿,有效控制炉喉通道气流方向,也是降低炉辊积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炉 炉喉 炉辊 积瘤 炉压 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剂的加入量对环保炮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凌云 梁永和 +3 位作者 聂建华 邱文东 尹玉成 蔡曼菲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4-897,共4页
采用一种几乎不含有苯并[a]芘(Ba P)的环保型树脂作为炮泥的结合剂,通过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探究了结合剂加入量对炮泥各种性能的影响。随着结合剂加入量的增加,马夏值、体积密度(BD)、耐压强度(CCS)、高温抗... 采用一种几乎不含有苯并[a]芘(Ba P)的环保型树脂作为炮泥的结合剂,通过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探究了结合剂加入量对炮泥各种性能的影响。随着结合剂加入量的增加,马夏值、体积密度(BD)、耐压强度(CCS)、高温抗折强度(HMOR)和抗渣侵蚀性能降低,而显气孔率(AP)却逐渐增加,这与结合剂中的成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化挥发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炮泥试样线变化(LC)产生收缩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蓝晶石的分解及Al_2O_3和Si O_2原位莫来石的生成,弥补了碳化产生的收缩,对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表明,结合剂加入量为17wt.%时对炮泥的各种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苯并[A]芘 结合剂 炮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对环保炮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凌云 李晨晨 +4 位作者 邱文冬 梁永和 阮国智 崔秀君 尹玉成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0,共5页
为了降低炮泥烟气排放量,改善高炉工作环境,以棕刚玉(3~1、≤1和≤0.074mm)、碳化硅(≤1、≤0.074和≤0.015mm)、焦炭(≤3mm)、黏土(≤0.074mm)、绢云母(≤0.074mm)、氮化硅铁(≤0.074mm)、环保沥青(≤0.074mm)和蓝晶石(0.25~0.12mm)为... 为了降低炮泥烟气排放量,改善高炉工作环境,以棕刚玉(3~1、≤1和≤0.074mm)、碳化硅(≤1、≤0.074和≤0.015mm)、焦炭(≤3mm)、黏土(≤0.074mm)、绢云母(≤0.074mm)、氮化硅铁(≤0.074mm)、环保沥青(≤0.074mm)和蓝晶石(0.25~0.12mm)为主要原料,以环保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环保炮泥。探究了二茂铁对炮泥烟气生成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二茂铁加入量(w)为0、0.05%、0.10%、0.15%和0.20%时炮泥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1.所研制炮泥的有害成分(苯并[a]芘)含量符合国际标准规定,达到环保炮泥的要求;2.二茂铁加入炮泥中消烟效果明显,加入量为0.10%(w)时消烟效果最佳;3)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随着二茂铁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先增加后降低,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先降低后增加;4)二茂铁加入量越多,试样的抗氧化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环保炮泥 苯并[a]芘(BaP) 烟气量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出铜沟用新型环保浇注料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晨晨 王凌云 +2 位作者 梁永和 秦文超 李喜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8-361,共4页
为了改善出铜沟用耐火材料的结构剥落和合理利用钛铁渣,以钛铁渣(8~5、5~3、3~1、≤1和≤0. 074mm),88高铝矾土(≤1 mm),SiO2微粉(5~3μm),活性α-Al2O3微粉(5~3μm),CA-80水泥(44~20μm)和蓝晶石微粉(≤0. 045 mm)为主要原料,探讨了颗... 为了改善出铜沟用耐火材料的结构剥落和合理利用钛铁渣,以钛铁渣(8~5、5~3、3~1、≤1和≤0. 074mm),88高铝矾土(≤1 mm),SiO2微粉(5~3μm),活性α-Al2O3微粉(5~3μm),CA-80水泥(44~20μm)和蓝晶石微粉(≤0. 045 mm)为主要原料,探讨了颗粒级配(q为0. 25、0. 26、0. 27、0. 28、0. 29和0. 30)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并在最佳颗粒级配(q=0. 26)的基础上研究了蓝晶石加入量(w)为0、2%、4%、6%和8%时对浇注料高温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钛铁渣为主要原料的转炉出铜沟用浇注料,当粒度分布系数q=0. 26时,浇注料的颗粒级配最佳,流动性和各项常温性能最好。(2)蓝晶石加入量为4%(w)时,出铜沟浇注料的高温性能最佳;蓝晶石的莫来石化可改善浇注料的使用性能。(3)转炉出铜沟用新型环保浇注料的显气孔率低,体积密度大,高温烧后强度有大幅提升,且原料成本低,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转炉 浇注料 钛铁渣 蓝晶石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钢铁企业VOCs污染特征及SOA生成潜势估算 被引量:8
5
作者 盛涛 高松 +4 位作者 段玉森 欧阳静静 崔虎雄 伏晴艳 陆闻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79-1988,共10页
为了解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特征,使用在线监测仪器于2016年7月对某典型钢铁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M_(2.5)和NMHC(非甲烷烃)等污染物进行观测,同时基于FAC(气溶胶生成系数)估算了该区域的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结果表明:... 为了解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特征,使用在线监测仪器于2016年7月对某典型钢铁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M_(2.5)和NMHC(非甲烷烃)等污染物进行观测,同时基于FAC(气溶胶生成系数)估算了该区域的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总VOCs)为(106.08±63.81)μg/m^3,与ρ(NMHC)(以C计)的相关系数(R2)达到了0.8(P<0.05)以上;VOCs中主要类别为烷烃和芳烃;ρ(O_3)超标期间的ρ(苯)和ρ(甲苯)分别比ρ(O_3)未超标时间段高47.0%和37.2%,并且高ρ(总VOCs)期间芳烃占比高达46.0%,这可能与钢铁企业在炼焦时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有关.ρ(总VOCs)、ρ(NMHC)、ρ(烷烃)、ρ(芳烃)和ρ(乙炔)均呈早晚高峰值的日变化特征,而ρ(烯烃)由于异戊二烯受天然源排放影响,呈午间单峰值的特征.观测期间的SOA生成潜势为2.54μg/m^3,较城区高出76.4%,显示钢铁企业SOA对PM_(2.5)具有一定贡献;其中芳烃对SOA生成贡献高达97.2%,主要贡献组分包括苯、间/对-二甲苯、乙苯、苯、邻-二甲苯.研究显示,钢铁企业VOCs污染治理应重点控制苯系物,同时烷烃的排放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VOCS 污染特征 SOA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