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60高温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Ⅰ:本构方程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秋元 郭佳林 +3 位作者 杨军 陈秉刚 佟学文 王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8-166,共9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60钛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80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区间内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决定Ti60钛合金流变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随变形温度升高,应变...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60钛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80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区间内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决定Ti60钛合金流变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随变形温度升高,应变速率降低,流变应力减小,表现出较强的温度敏感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增大,合金的流变应力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平稳,呈现出流变软化特征。采用双曲正弦模型确定合金在800~900℃、950~1020℃和1050~1150℃的变形激活能分别为545.82、732.78和116.19 k J·mol^(-1),进而建立了合金在不同温度区间变形的本构方程,为制定和优化最佳形变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钛合金 热模拟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固定轴球体剖析
2
作者 冯秋元 张永强 +3 位作者 史文 李笑 张平辉 魏寿庸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04-106,109,共4页
对某船用钛合金固定轴球体进行解剖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元素分析仪、显微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数显冲击试验机分别对球体的成分(定性和定量)、硬度、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进行分析测试,并对球体的显微组织、拉伸和冲... 对某船用钛合金固定轴球体进行解剖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元素分析仪、显微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数显冲击试验机分别对球体的成分(定性和定量)、硬度、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进行分析测试,并对球体的显微组织、拉伸和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固定轴球体选用的钛合金牌号为3M,横向硬度约235 HV0.2,横向抗拉强度约613MPa,横向伸长率为11%,横向断面收缩率为31%,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球体的显微组织由锯齿状α和片状α相组成,拉伸断口形貌表现为韧性剪切断裂,冲击断口形貌为典型的韧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3M 固定轴球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变形均匀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及应用
3
作者 李莲 徐成成 +1 位作者 刘继雄 李淼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273,共7页
针对超大尺寸高强度钛合金棒材锻造成形过程中存在变形不均匀的难题,以物理热压缩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钛合金棒材锻造变形均匀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结合锻造工艺参数的归一化处理,获得了锻造变形均匀性优... 针对超大尺寸高强度钛合金棒材锻造成形过程中存在变形不均匀的难题,以物理热压缩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钛合金棒材锻造变形均匀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结合锻造工艺参数的归一化处理,获得了锻造变形均匀性优化模型;提出了实际锻造温度和应变分布均匀性评价函数和锻造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获得了基于实际锻造温度和应变分布均匀性的锻造工艺参数。将上述模型应用于钛合金棒材的锻造过程,以锻造温度、锻造速度和压下量为优化变量,实际锻造温度与应变分布均匀性为优化目标,优化了直径Φ400mm的1300 MPa钛合金棒材7道次锻造工艺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锻造 工艺参数 多目标优化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