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键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巩 贺娜 +6 位作者 弥曼 李雪萍 刘曼玲 范立萍 刘艳 李丽莉 牛春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关键基因,从而为NASH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关于NASH的基因表达芯片数...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关键基因,从而为NASH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关于NASH的基因表达芯片数据,进一步通过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析手段获得NASH和正常组织的差异化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随后,对这些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同时借助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去寻找NASH发生和发展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获得GSE17470芯片,514个DEGs以及11个关键基因(VEGFA、FOS、CAT、ALDH7A1、ALDH1B1、ALDH1A1、ALDH2、ERBB2、ALDH1L1、TF、ALDH8A1),功能富集分析提示DEGs多参与代谢过程,包括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尤其是脂质代谢,同时与氧化还原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其中3个关键基因(CAT、ALDH2、ALDH8A1)与肝癌的生存分析具有紧密联系,可能与NASH发展到HCC密切相关。结论这些筛选出来的NASH关键基因在未来可能会成为NASH新的诊断生物学标志物或靶向性治疗的目标,为未来本领域的科学探索奠定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差异性表达基因 芯片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