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碳含钒车轮钢中的晶内铁素体及其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姚三成
赵海
刘学华
江波
邹强
徐康
-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
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出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92-197,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202003a05020038)。
-
文摘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常温拉伸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区“低过冷”预处理对中碳含钒车轮钢的显微组织、第二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35℃充分奥氏体化后,经860~800℃过冷处理,对车轮钢最终的主体组织组成影响不大,珠光体片间距为(131±7)nm,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为(10.6±0.8)%;但纳米级析出相的数目与过冷温度直接相关,进而影响析出强化的强度贡献。经860~840℃过冷处理,车轮钢的强度无明显降低,而断裂韧性的均值和最小值分别相对提高10.9%~14.2%和22.1%~31.8%,获得了较好的强韧匹配;过冷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强度牺牲增大,强韧匹配出现失衡。“低过冷”预处理使原奥氏体晶内析出尺寸较大、与基体呈半共格关系的V(C,N)第二相,并在后续冷却相变阶段诱导晶内铁素体(IGF)形核,且过冷温度越低,IGF数量越多,但IGF尺寸变化不大。IGF的形成增加了显微组织内的相界面,裂纹扩展阻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表现为更高的断裂韧性。奥氏体区“低过冷”的本质是改变了钒在析出强化方面的权重贡献,协同控制铁素体的形态分布,为改善中碳含钒车轮钢的强韧匹配提供了新途径。
-
关键词
车轮钢
奥氏体区低过冷
晶内铁素体
断裂韧性
含钒第二相
-
Keywords
wheel steel
low undercooling in austenite
intragranular ferrite
fracture toughness
vanadium-containing second phase
-
分类号
TG11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