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大气暴露3年的碳钢与耐候钢表面锈层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建军 郭小丹 +2 位作者 郑文龙 陈家光 吴建生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7期288-291,共4页
通过对碳钢与耐候钢在海南、青岛两地挂片 4年的大气腐蚀速率测定 ,对挂片表面锈层结构的观察 ,以及对锈层的组成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海洋大气环境下 ,耐候钢相对于碳钢未表现出明显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耐候钢表面锈层由... 通过对碳钢与耐候钢在海南、青岛两地挂片 4年的大气腐蚀速率测定 ,对挂片表面锈层结构的观察 ,以及对锈层的组成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海洋大气环境下 ,耐候钢相对于碳钢未表现出明显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耐候钢表面锈层由比较致密的片状内锈层和疏松外锈层组成 ,内锈层主要是α FeOOH ,外锈层是α FeOOH ,γ FeOOH ,Fe3 O4,碳钢表面锈层是由α FeOOH ,γ FeOOH ,Fe3 O4组成的疏松单层结构。在青岛挂片表面锈层中发现了Cl元素的均匀分布 ;在海南挂片锈层中含有S ,Cl,Cr等元素的局部富集 ,分析了S ,Cl,Cr三者在锈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 腐蚀 表面镀层 耐候钢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IrO_2+Ta_2O_5钛阳极在析氧过程中的形貌和成分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书典 沈嘉年 +2 位作者 刘冬 吴志良 孙娟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2-17,共6页
作者用热分解法制备钛基IrO2+Ta2O5涂层阳极,涂层制备态在373K马弗炉中长时间时效处理,然后在0.5mol/LH2SO4介质中、4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强化寿命试验。用自带能谱仪(EDS)的场发射高分辩电子扫描显微镜(S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 作者用热分解法制备钛基IrO2+Ta2O5涂层阳极,涂层制备态在373K马弗炉中长时间时效处理,然后在0.5mol/LH2SO4介质中、4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强化寿命试验。用自带能谱仪(EDS)的场发射高分辩电子扫描显微镜(S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电解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涂层制备态在373K马弗炉中长时间时效处理时,金红石IrO2织构优先生长且晶面间距随时效时间延长而增加;电解过程中涂层的失效过程为:气体氧对涂层界面的冲刷造成涂层逐层腐蚀消耗,接着涂层产生裂纹和扩展,导致涂层剥落;化学成分方面,涂层氧化铱优先消耗和氧化钛逐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钛阳极 氧化铱 氧化钽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轧机轧辊表面氧化膜疲劳脱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长生 刘相华 +1 位作者 王国栋 杨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62-865,共4页
根据热带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带钢与工作辊之间的应力 ,以及轧制过程中的轧辊热应力解析结果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分析了热轧带钢轧辊的表面氧化膜疲劳脱落问题· 结果表明 ,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 ,氧化膜在... 根据热带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带钢与工作辊之间的应力 ,以及轧制过程中的轧辊热应力解析结果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分析了热轧带钢轧辊的表面氧化膜疲劳脱落问题· 结果表明 ,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 ,氧化膜在原有微裂纹处沿X方向的疲劳应力增加 ,这将导致在原有微裂纹处沿Y方向产生疲劳裂纹· 在氧化膜与轧辊基体的结合面上 ,由于剪切应力的增加将发生沿轧辊氧化膜与轧辊基体结合部位X方向疲劳裂纹· 由于X方向疲劳裂纹和Y方向疲劳裂纹的不断扩展 ,使得裂纹相遇而导致了轧辊表面氧化膜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热带轧机 轧辊 疲劳裂纹 氧化膜脱落 带钢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特殊车辆路径问题(VRP)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嘉 王梦光 +1 位作者 唐立新 宋建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描述了一类特殊的车辆路径问题 (VRP) -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在分析问题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车队模式”定义 ,提出了求解框架 ,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启发式的混合算法·针对其中的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 ,所设计... 描述了一类特殊的车辆路径问题 (VRP) -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在分析问题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车队模式”定义 ,提出了求解框架 ,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启发式的混合算法·针对其中的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 ,所设计混合算法 ,利用了GA搜索全局性好 ,TS局部爬山能力强的特点·提出的车队、任务分段组合编码和解码规则充分考虑了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的特点·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 混合车队车辆 遗传算法 禁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0℃高碱性渣与钢液间磷的分配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伟 马嵩 +3 位作者 邹宗树 郭振和 吴德润 赵国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实验室电阻炉的条件下,对复吹转炉在吹炼含中高磷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炉渣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的氧化铁质量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4 4,其他成分具有一定配比时,炉渣的脱磷能力较强.讨论了光学碱度对中高磷铁水脱磷的影... 在实验室电阻炉的条件下,对复吹转炉在吹炼含中高磷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炉渣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的氧化铁质量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4 4,其他成分具有一定配比时,炉渣的脱磷能力较强.讨论了光学碱度对中高磷铁水脱磷的影响,回归出如下的1600℃终渣磷分配比的计算公式:lgLp=0 52Λ-0 0027w(FeO)+0 49.式中,Lp为磷在渣与金属中的分配比;Λ为多元渣系的平均光学碱度;w(FeO)为渣中FeO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磷铁水 炉渣氧化性 炉渣碱度 磷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浸加速循环腐蚀试验中耐候钢锈层的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全成 吴建生 +2 位作者 郑文龙 王建军 陈家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24,共3页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腐蚀 2 0 0h的耐候钢表面生成的致密锈层主要由α CrxFe1-xOOH组成。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组分的腐蚀产物 ,并测试其离子选择性 ,发现该锈层有阳离子...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腐蚀 2 0 0h的耐候钢表面生成的致密锈层主要由α CrxFe1-xOOH组成。通过人工合成相应组分的腐蚀产物 ,并测试其离子选择性 ,发现该锈层有阳离子选择特性 ,能阻挡氯离子进入 ,降低钢的大气腐蚀速率 ;电化学交流阻抗 (E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电化学交流阻抗 周浸加速循环腐蚀试验 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连轧设定值预计算仿真系统中厚度计算的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郝培锋 吴文彬 王俊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9-642,共4页
在对某钢厂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过程中 ,力度参数的预计算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内容·其中的厚度预计算是所有其他力度参数预计算的基础·通过对原设定值预计算系统的研究 ,得出了原系统和仿真系统厚度计算中的两个主要结... 在对某钢厂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过程中 ,力度参数的预计算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内容·其中的厚度预计算是所有其他力度参数预计算的基础·通过对原设定值预计算系统的研究 ,得出了原系统和仿真系统厚度计算中的两个主要结论·并在仿真系统中按照分析结论重新设计厚度计算模型和算法 ,使仿真系统厚度计算的结果与现场系统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 力度参数 预计算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 设定值 厚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循环利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康明 邓鹏翔 +1 位作者 林宗寿 刘顺妮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6-381,共6页
利用混凝土循环设计思想并通过一系列实验 ,探索废混凝土实现完全闭路循环再利用的可能性 ,运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了环境性能评估 .结果表明 ,采取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适当工艺 ,可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混凝土和水泥的无限... 利用混凝土循环设计思想并通过一系列实验 ,探索废混凝土实现完全闭路循环再利用的可能性 ,运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了环境性能评估 .结果表明 ,采取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适当工艺 ,可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混凝土和水泥的无限循环利用 ,所得生态环境混凝土的环境性能明显优于一般混凝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水泥 生态环境混凝土 寿命周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辊轧机辊系的横向自由振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建亮 彭艳 +1 位作者 刘宏民 江光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9-435,共7页
为研究轧机辊系沿辊身长度方向的振动特性及其对板带材板形质量的影响,以四辊轧机为研究对象,将工作辊和支撑辊看作弹性连续体,辊间接触认为是Winkler弹性基础,建立轧机辊系的横向振动模型。根据欧拉-伯努力梁理论,采用模态叠加法对轧... 为研究轧机辊系沿辊身长度方向的振动特性及其对板带材板形质量的影响,以四辊轧机为研究对象,将工作辊和支撑辊看作弹性连续体,辊间接触认为是Winkler弹性基础,建立轧机辊系的横向振动模型。根据欧拉-伯努力梁理论,采用模态叠加法对轧机辊系自由振动耦合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四辊轧机辊系横向振动的自然频率、主振型和振动方程。对宝钢2030冷轧机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辊系横向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四辊轧机辊系横向振动包括2个无限序列的自然频率ω1n和ω2n;辊系横向自由振动由2种振动模式组成,即低频的同步振动和高频的异步振动;辊系横向振动中模式n=1起主要作用,低阶时工作辊的振动比支承辊的振动剧烈;高阶时支承辊振幅大于工作辊振幅,奇数阶振幅大于偶数阶振幅;轧辊横向振动对带材板形质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辊轧机 辊系横向自由振动 模态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连轧轧制力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兴刚 张国志 +1 位作者 郝丽娜 李山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7-540,共4页
根据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及验收理论和主要技术,结合冷连轧轧制过程的特点,对轧制力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和验收过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适合轧制力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评估方法:不等式系数法与灵敏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即首先定义了仿真... 根据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及验收理论和主要技术,结合冷连轧轧制过程的特点,对轧制力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和验收过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适合轧制力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评估方法:不等式系数法与灵敏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即首先定义了仿真模型的TIC值,并用现场采集的轧制数据计算轧制力模型的TIC值,依据TIC值判断轧制力模型是否适合于当前的轧制条件,据此定性分析仿真模型的适用性;然后用灵敏度分析法定量分析仿真模型输入参数集对输出的敏感性,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就能准确地验证轧制力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实例与冷连轧生产线所采用的轧制力模型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力 仿真模型 可信度评估 不等式系数法 灵敏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大乐 秦晓峰 +1 位作者 谢里阳 吴琼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1-734,共4页
以正交剪应力作为滚动接触次表层疲劳损伤评价的临界应力,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滚动接触次表层正交剪应力幅及应力比的影响规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及非对称循环应力幅修正公式,建立了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应力与寿命计算模型,用于评价支... 以正交剪应力作为滚动接触次表层疲劳损伤评价的临界应力,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滚动接触次表层正交剪应力幅及应力比的影响规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及非对称循环应力幅修正公式,建立了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应力与寿命计算模型,用于评价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实例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及摩擦系数增大,支承辊的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增大,因此,降低支承辊接触摩擦系数,可改善支承辊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辊 正交剪应力 次表层接触疲劳 摩擦系数 应力幅 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循环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新国 刘鑫 +2 位作者 朱贻钧 顿士超 衣龙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结晶器是连铸设备的"心脏",对连铸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水处理和合格的供水水质是保证连铸生产线安全生产和连铸坯质量的关键。针对不同工艺流程和水质研制出的TS水处理药剂和技术,在多套结晶器循环水系统中应用后... 结晶器是连铸设备的"心脏",对连铸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水处理和合格的供水水质是保证连铸生产线安全生产和连铸坯质量的关键。针对不同工艺流程和水质研制出的TS水处理药剂和技术,在多套结晶器循环水系统中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保证了结晶器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水冷结晶器 结垢 水质稳定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外置取出法制备SiC_p/Al透射电镜样品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莹 陈圣 张澜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66,共3页
SiC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SiC_p/Al)由于结构复杂,在结构分析工作中既需要定点取样,又需要尽可能大的观察区域以满足对各结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故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制备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采用聚焦离子束(FIB)外置取出... SiC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SiC_p/Al)由于结构复杂,在结构分析工作中既需要定点取样,又需要尽可能大的观察区域以满足对各结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故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制备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采用聚焦离子束(FIB)外置取出方法制备TEM样品,在真空室内切割出较大面积的薄片样品,并将其在真空室外取出,置于覆膜铜网上。由于一片覆膜铜网上可以承载多片样品,这样一次进样可以对多个区域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证实样品可观察区域足够,样品质量满足TEM要求,观察效率高,同时由于这种方法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相近材料和一些实验量庞大的材料结构解析工作中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外置取出 SIC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转库问题流向优化问题的模型与解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天 王梦光 +1 位作者 唐立新 宋建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转库是大型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针对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转库作业日计划问题进行了分析 ,为一类转库流向问题建立了优化模型具有特殊约束 0 - 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0 - 1ILP) ·分析了具体问题的性质·为求... 转库是大型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针对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转库作业日计划问题进行了分析 ,为一类转库流向问题建立了优化模型具有特殊约束 0 - 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 (0 - 1ILP) ·分析了具体问题的性质·为求解这类NP -难问题 ,给出了一种在实际中行之有效的求解问题的算法降维替换算法·以SAS语言为环境 ,用实际问题作为计算算例 ,对这种算法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在时间上是节约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转库流向问题 0-1线性整数规划 NP-难问题 降维替换算法 企业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15
作者 蔡正 王国栋 +2 位作者 刘相华 袁建光 焦四海 《金属成形工艺》 1998年第5期39-42,共4页
建立了带钢热连轧过程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由气制过程的二维FEM模型和层流冷却过程的一维有限差分模型组成.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带钢在热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温度分布情况,计复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关键词 热轧 带钢 温度场 有限元 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H罩式退火炉保护气氛流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卫东 宋锦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4,共3页
罩式退火炉是冷轧钢板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冷轧钢板成品前的再结晶退火,退火质量直接影响冷轧钢板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光洁度。针对罩式退火炉钢卷退火冷却过程中的钢卷退火氧化问题,在分析炉台设备结构的基础上,采用CFD软件进行了... 罩式退火炉是冷轧钢板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冷轧钢板成品前的再结晶退火,退火质量直接影响冷轧钢板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光洁度。针对罩式退火炉钢卷退火冷却过程中的钢卷退火氧化问题,在分析炉台设备结构的基础上,采用CFD软件进行了炉内保护气氛流场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得到了保护气氛流场的压力云图和流动迹线,进而分析了炉内气氛负压区的形成原因和消除方法;在某HPH罩式炉车间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论文的研究内容在国内其他装备罩式炉的厂家都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式退火炉 保护气氛 仿真分析 CFD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设备综合判断计算机专家系统
17
作者 郝培锋 刘辉林 +1 位作者 张立 吴建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7-820,共4页
通过对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软件和通信方式的研究 ,从原计算机监视系统中顺利读取现场电气设备的实时信息·设计、编制了连铸过程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判断和预报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了主机辊系状态的神经网络判断模型 ,... 通过对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软件和通信方式的研究 ,从原计算机监视系统中顺利读取现场电气设备的实时信息·设计、编制了连铸过程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判断和预报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了主机辊系状态的神经网络判断模型 ,建立的专家系统诊断出了连铸主机辊系设备运行中的故障 ,避免了铸坯质量问题的出现·比原系统增加了数据库、设备智能化管理和模型计算等功能 ,经过半年的现场考核该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设备 综合判断计算机专家系统 连铸主机 辊系 故障诊断 数据库 预报系统 状态模型 连续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PC轧机支承辊接触区安定状态及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分析
18
作者 秦晓峰 孙大乐 谢里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接触区安定状态的分析是接触零件疲劳承载能力及失效形式判定的依据之一,在结合赫兹理论和静力安定理论对两平行圆柱接触时弹性应力和弹性安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得到的某支承辊接触应力的轴向分布,对支承辊接触区... 接触区安定状态的分析是接触零件疲劳承载能力及失效形式判定的依据之一,在结合赫兹理论和静力安定理论对两平行圆柱接触时弹性应力和弹性安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得到的某支承辊接触应力的轴向分布,对支承辊接触区的安定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操作状态下此类支承辊的接触应力小于弹性极限应力和弹性安定极限应力,支承辊处于弹性状态,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支承辊不会发生表面塑性变形;支承辊的疲劳以表面下起源的高周疲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辊 有限元 HERTZ接触理论 安定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回复和再结晶获得超细晶粒低碳低合金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源 赵启翮 +1 位作者 蔡珣 宋洪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2-1104,1108,共4页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低合金钢在Ac1点以下大变形量应变(ε=1.5)过程中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理,经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EBSD测定,其平均晶粒尺寸已细化到2μm以下,晶界主要以大角晶界为主,表明所形成的铁素体晶粒为稳定态的组...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低合金钢在Ac1点以下大变形量应变(ε=1.5)过程中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理,经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EBSD测定,其平均晶粒尺寸已细化到2μm以下,晶界主要以大角晶界为主,表明所形成的铁素体晶粒为稳定态的组织.在接近奥氏体区的温度,铁素体晶粒在强烈塑性应变条件下,其细化主要通过铁素体动态回复和再结晶完成,热加工参数Z=4×1016s-1,在Z>1×1016s-1条件下,铁素体通过动态再结晶进行细化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低合金钢 超细晶粒钢 动态回复再结晶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