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炼钢工艺和成分体系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峰
李光强
+1 位作者
陈晓
庞春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以低牌号B50A1300硅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精炼RH吹氧量、w[Mn]2/w[Si]比值、FeAl预脱氧效果以及连铸钢水镇静时间等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精炼RH过程吹氧量大于160 Nm3时,钢的铁损迅速劣化;合适的钢成分体系是将w[Mn]2/w...
以低牌号B50A1300硅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精炼RH吹氧量、w[Mn]2/w[Si]比值、FeAl预脱氧效果以及连铸钢水镇静时间等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精炼RH过程吹氧量大于160 Nm3时,钢的铁损迅速劣化;合适的钢成分体系是将w[Mn]2/w[Si]比值严格地控制在0.5以内;最佳的FeAl、FeSi脱氧效果是将FeAl、FeSi脱氧后钢水含氧量分别控制在140×10-4%左右和90×10^-4%-140×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RH
脱氧
夹杂物
无取向硅钢
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与电磁性能变化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峰
李光强
朱诚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化物夹杂物的尺寸就越大,但热轧带钢再结晶效果会逐渐变差,成品带钢晶粒尺寸先是快速长大,而后逐渐减小。最佳的钢中存留稀土含量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应严格控制在2.0×10-3%~6.0×10-3%(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钢的铁损先是快速降低,而后缓慢升高,钢的磁感应强度则单调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RH精炼
稀土处理
夹杂物
组织遗传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H精炼添加钙合金去除硅钢夹杂物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RH精炼添加钙合金方式对硅钢进行钙处理。结果表明,钙合金添加量为0.67、1.00、1.67kg/t钢时,钢中钙含量分别为0、2×10-6、4×10-6;随着钙合金添加量增大,钢中夹杂物粒度逐渐由0~2μm向2~4、4~6μm偏移;不同钙处理条件...
采用RH精炼添加钙合金方式对硅钢进行钙处理。结果表明,钙合金添加量为0.67、1.00、1.67kg/t钢时,钢中钙含量分别为0、2×10-6、4×10-6;随着钙合金添加量增大,钢中夹杂物粒度逐渐由0~2μm向2~4、4~6μm偏移;不同钙处理条件下,钢中均存在粒径小于1μm和粒径为1~5μm的MnS、CuxS夹杂物,后者或单独存在,或同AlN、CaS夹杂复合;粒径为5~10μm区间,钢中的夹杂物基本以钙的氧、硫化物为主。与钙处理前相比,钙合金添加量为0.67、1.00、1.67kg/t钢时,粒径小于1.0μm的微细夹杂物减少幅度分别为68.06%、87.50%、94.94%。钙合金添加量为1.67kg/t钢时,可以去除钢中绝大部分的微细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RH精炼
钙合金
钙处理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测试方法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
4
作者
陈凌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涂层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其表面绝缘电阻.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同一类电工钢表面绝缘电阻值有所差异,而且GB/T 2522—1988测试方法比GB/T 2522—2007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值偏大,并对其...
通过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涂层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其表面绝缘电阻.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同一类电工钢表面绝缘电阻值有所差异,而且GB/T 2522—1988测试方法比GB/T 2522—2007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值偏大,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绝缘电阻
电工钢片(带)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钢工艺和成分体系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峰
李光强
陈晓
庞春敏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
武汉科技大学
钢铁
冶金及资源利用省
部
共建教育
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1A108)
文摘
以低牌号B50A1300硅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精炼RH吹氧量、w[Mn]2/w[Si]比值、FeAl预脱氧效果以及连铸钢水镇静时间等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精炼RH过程吹氧量大于160 Nm3时,钢的铁损迅速劣化;合适的钢成分体系是将w[Mn]2/w[Si]比值严格地控制在0.5以内;最佳的FeAl、FeSi脱氧效果是将FeAl、FeSi脱氧后钢水含氧量分别控制在140×10-4%左右和90×10^-4%-140×10^-4%。
关键词
精炼RH
脱氧
夹杂物
无取向硅钢
铁损
Keywords
RH refining
deoxidation
inclusion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core loss
分类号
TF71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与电磁性能变化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峰
李光强
朱诚意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
武汉科技大学
钢铁
冶金及资源利用省
部
共建教育
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109)
文摘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化物夹杂物的尺寸就越大,但热轧带钢再结晶效果会逐渐变差,成品带钢晶粒尺寸先是快速长大,而后逐渐减小。最佳的钢中存留稀土含量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应严格控制在2.0×10-3%~6.0×10-3%(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钢的铁损先是快速降低,而后缓慢升高,钢的磁感应强度则单调降低。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RH精炼
稀土处理
夹杂物
组织遗传
电磁性能
Keywords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RH refining
RE treatment
inclusions
microstructure heredity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分类号
TF71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H精炼添加钙合金去除硅钢夹杂物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峰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文摘
采用RH精炼添加钙合金方式对硅钢进行钙处理。结果表明,钙合金添加量为0.67、1.00、1.67kg/t钢时,钢中钙含量分别为0、2×10-6、4×10-6;随着钙合金添加量增大,钢中夹杂物粒度逐渐由0~2μm向2~4、4~6μm偏移;不同钙处理条件下,钢中均存在粒径小于1μm和粒径为1~5μm的MnS、CuxS夹杂物,后者或单独存在,或同AlN、CaS夹杂复合;粒径为5~10μm区间,钢中的夹杂物基本以钙的氧、硫化物为主。与钙处理前相比,钙合金添加量为0.67、1.00、1.67kg/t钢时,粒径小于1.0μm的微细夹杂物减少幅度分别为68.06%、87.50%、94.94%。钙合金添加量为1.67kg/t钢时,可以去除钢中绝大部分的微细夹杂物。
关键词
硅钢
RH精炼
钙合金
钙处理
夹杂物
Keywords
Si steel
RH refining
Ca alloy
Ca treatment
inclusions
分类号
TF761.2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试方法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
4
作者
陈凌峰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部
出处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涂层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其表面绝缘电阻.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同一类电工钢表面绝缘电阻值有所差异,而且GB/T 2522—1988测试方法比GB/T 2522—2007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值偏大,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
表面绝缘电阻
电工钢片(带)
测试方法
Keywords
surface insulation resistance
electric sheet and strip
test methods
分类号
TM93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炼钢工艺和成分体系对B50A1300硅钢铁损的影响
张峰
李光强
陈晓
庞春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与电磁性能变化
张峰
李光强
朱诚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RH精炼添加钙合金去除硅钢夹杂物研究
张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测试方法对电工钢片表面绝缘电阻的影响
陈凌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