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90MPa级特厚调质钢板工艺与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章传国 郑磊 +1 位作者 高珊 辛彬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1-183,共3页
实验室研究了一种屈服强度为690 MPa级特厚高强调质钢板的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低C并添加Cr、Mo、V的合金成分设计,经厚板轧制后,通过900℃淬火+650℃回火调质处理,实验钢板可以获得最佳的组织和性能,满足ASTM517Q标准对... 实验室研究了一种屈服强度为690 MPa级特厚高强调质钢板的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低C并添加Cr、Mo、V的合金成分设计,经厚板轧制后,通过900℃淬火+650℃回火调质处理,实验钢板可以获得最佳的组织和性能,满足ASTM517Q标准对100 mm厚特厚钢板的强度及冲击韧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 调质 组织 性能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304不锈钢涂层的弯曲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玮 孟宪明 +1 位作者 赵杰 张俊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
采用冷喷涂(CGDS)技术在IF钢基体上制备304不锈钢涂层。用SHIMADZU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对304不锈钢涂层样品进行三点弯曲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冷喷涂304不锈钢涂层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冷喷涂304不锈钢涂层的断裂行为为脆性断裂... 采用冷喷涂(CGDS)技术在IF钢基体上制备304不锈钢涂层。用SHIMADZU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对304不锈钢涂层样品进行三点弯曲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冷喷涂304不锈钢涂层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冷喷涂304不锈钢涂层的断裂行为为脆性断裂;裂纹萌生于涂层表面,随着载荷和力矩的增加,裂纹向涂层内部扩展,裂纹在涂层中是V字型的;当裂纹扩展到涂层和基体的结合界面处时,裂纹向两侧横向扩展,相邻裂纹扩展相互贯通后,涂层和基体发生开裂或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304不锈钢涂层 三点弯曲实验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厚板生产大数据的智能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晔 闫博 刘长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04-2209,共6页
针对厚板生产过程中难以随时随地实时监控、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等问题,以及在工业现场环境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挑战,设计开发了基于厚板生产大数据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数据采集,解决了非... 针对厚板生产过程中难以随时随地实时监控、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等问题,以及在工业现场环境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挑战,设计开发了基于厚板生产大数据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数据采集,解决了非结构数据与底层生产过程数据难以同步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相联合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实时和非实时数据的存储效率;利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工况异常识别等智能模型;可视化技术辅助管理决策者和现场操作人员完成更有效的分析决策。最后,此系统已在国内东部某厚板生产线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初步实现了工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 云计算 物联网 工业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不同电弧焊接方法的接头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治宇 韩俭 +1 位作者 宋红梅 江来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0,114-115,共4页
利用焊条电弧焊(SMAW)、钨极氩弧焊(TIG)、埋弧焊(SAW)三种焊接方法对15 mm厚2205双相不锈钢工业板进行了焊接试验,分析了焊后接头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焊接方法得到的接头焊缝区及热影响区α相比例均在3... 利用焊条电弧焊(SMAW)、钨极氩弧焊(TIG)、埋弧焊(SAW)三种焊接方法对15 mm厚2205双相不锈钢工业板进行了焊接试验,分析了焊后接头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焊接方法得到的接头焊缝区及热影响区α相比例均在30%-60%范围内,接头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TIG和SAW接头焊缝区-40℃冲击吸收功分别为133和78 J,明显高于SMAW的37 J;而SAW接头热影响区因累积热输入量最小,-40℃时冲击吸收功为207 J,高于TIG的122 J和SMAW的109 J.在-60~20℃温度区间,TIG焊接头焊缝区及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均高于SMAW.TIG和SAW接头耐点腐蚀能力相当,SMAW稍差.综合可见,TIG焊接头综合性能最好,SAW,SMAW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电弧焊接 微观组织 冲击吸收功 点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的激光-MIG复合焊接头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治宇 许海刚 +1 位作者 吴玮巍 张力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8,118,共4页
常规的高能束焊接方法因焊后冷速较快易导致双相不锈钢焊缝及热影响区两相比例失衡,接头性能恶化.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焊后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分析发现,焊缝及热影响区铁素体相比例控制... 常规的高能束焊接方法因焊后冷速较快易导致双相不锈钢焊缝及热影响区两相比例失衡,接头性能恶化.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焊后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分析发现,焊缝及热影响区铁素体相比例控制在40%~70%合理范围内,接头硬度和抗拉强度高于母材,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的-40℃冲击韧度分别为73,205,190 J/cm2,焊缝临界点蚀温度为49℃,与母材相近.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复合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临界点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桥梁用钢的发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胡晓萍 温东辉 李自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1-94,110,共5页
国内外桥梁用钢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追求高强度转变到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表现在追求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焊接性、大厚度、高耐蚀性等几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日本、美国、欧洲以及我国桥梁用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桥梁用钢的发展... 国内外桥梁用钢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追求高强度转变到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表现在追求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焊接性、大厚度、高耐蚀性等几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日本、美国、欧洲以及我国桥梁用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桥梁用钢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存在的不足,对促进我国的桥梁用钢的研发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用钢 高性能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Q&P980钢电阻点焊接头液态金属脆裂纹的形态及分布 被引量:7
7
作者 孔谅 凌展翔 +3 位作者 王泽 王敏 潘华 雷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4-707,共4页
当某些固态金属或合金与特定的液态金属或合金直接接触时,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强度与延伸率下降,以致提前失效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液态金属脆化.铁与液态锌接触时会出现液态金属脆化.对新一代高强热镀锌Q&P980钢板进行电阻... 当某些固态金属或合金与特定的液态金属或合金直接接触时,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强度与延伸率下降,以致提前失效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液态金属脆化.铁与液态锌接触时会出现液态金属脆化.对新一代高强热镀锌Q&P980钢板进行电阻点焊试验之后,在焊接接头表面发现了裂纹,裂纹内充满了锌金属,认为该裂纹的出现是由于点焊过程中镀锌层熔化,在应力的作用下使钢出现了液态金属脆化现象.液态金属脆化裂纹主要分布在电极压痕区的台阶及外周,且具有不同的深度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Q&P980钢 电阻点焊 液态金属脆化 裂纹形态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形变储能取向依赖性及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储双杰 沈侃毅 +1 位作者 沙玉辉 陈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153,共7页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结果表明:冷轧后形成了较强的α,γ形变织构和较弱的λ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由γ,α,η和λ织构组成,其取向密度依赖于...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结果表明:冷轧后形成了较强的α,γ形变织构和较弱的λ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由γ,α,η和λ织构组成,其取向密度依赖于冷轧压下率。随冷轧压下率增大,λ再结晶织构逐渐增强,η织构先增强后减弱,γ织构先减弱后增强,α织构稍有弱化。冷轧过程中形变储能累积具有明显的初始取向依赖性,初始γ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在低于50%压下率时与初始α取向接近,高于50%压下率时则明显大于后者,初始λ取向储能累积速率始终显著低于γ和α取向,转至同一形变取向的不同初始取向间的储能累积也会产生差异。冷轧过程中不同初始织构组分的取向流动与形变储能累积规律,决定了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组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再结晶织构 形变储能 取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Si含量对7050铝合金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储威 疏达 +2 位作者 张立 王俊 孙宝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4-58,共5页
通过调整杂质元素Si的含量研究了Si含量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固溶时效后的组织沿加工方向排列。晶内弥散的第二相颗粒主要为Al2CuMg相和Mg2Si相,形态为长条状或针状;第二相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等与Si... 通过调整杂质元素Si的含量研究了Si含量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固溶时效后的组织沿加工方向排列。晶内弥散的第二相颗粒主要为Al2CuMg相和Mg2Si相,形态为长条状或针状;第二相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等与Si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Si含量升高,电导率也升高;Si含量高的合金自腐蚀电位也有所提高。提高Si含量有利于延迟剥蚀的发生,但对之后的剥蚀有较强的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 杂质Si 组织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辉 邹宗树 +2 位作者 周渝生 李肇毅 余艾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基于气相和固相的质量和能量的竖炉一球团(块矿)法直接还原炼铁的一维数学模型.含铁原料的还原采用三界面未反应核模型,并考虑了热量损失,得到了各物质的组成和温度在炉内的分布.以Gilmore厂Midrex作为对象进行模拟,模型结... 采用基于气相和固相的质量和能量的竖炉一球团(块矿)法直接还原炼铁的一维数学模型.含铁原料的还原采用三界面未反应核模型,并考虑了热量损失,得到了各物质的组成和温度在炉内的分布.以Gilmore厂Midrex作为对象进行模拟,模型结果与生产数据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Midrex竖炉的绝大部分区域内气利和固相的温度基本保持在还原煤气的入口温度.对高度为9.75m的Midrex竖炉,炉内绝大部分为浮氏体的还原,含铁原料运行约0.5m即可完全变成磁铁矿,运行约2m即可完全变成浮氏体.在竖炉7.0~9.75m深度范围内,随着还原气的上行,H2的体积分数迅速减少,而CO的体积分数变化不大.在竖炉2.0—7.0m深度范围内,H2和CO的体积分数缓慢降低,在竖炉0~2.0m深度范围内,H2和CO的体积分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炉 直接还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板轧后加速冷却控制过程仿真系统
11
作者 王笑波 刘晔 任德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18-2322,共5页
该仿真系统以厚板轧后加速冷却控制系统为对象,创建了加速冷却整个控制过程闭环的仿真环境(包括过程控制系统L2、L1和冷却生产线模拟装置),实现了对冷却装置的预设定功能、前馈在线补偿控制功能、反馈自适应控制功能等。使整个离线系统... 该仿真系统以厚板轧后加速冷却控制系统为对象,创建了加速冷却整个控制过程闭环的仿真环境(包括过程控制系统L2、L1和冷却生产线模拟装置),实现了对冷却装置的预设定功能、前馈在线补偿控制功能、反馈自适应控制功能等。使整个离线系统完全仿真了目前在线生产中应用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为现场轧后冷却控制系统的精度提高、问题分析提供了研究分析的手段和平台,降低了新功能投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 加速冷却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基于Expert-PID的智能阀门定位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晔 王笑波 王昕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控制阀由于摩擦力和不平衡力等引起的阀门粘滞和死区等非线性特性,首先根据气动执行机构的机理以及工业现场采集的流量控制阀输入输出数据建立了一个描述阀门动态的模型。然后,根据输出流量的误差和误差变化趋势设计了基于专家规则... 针对控制阀由于摩擦力和不平衡力等引起的阀门粘滞和死区等非线性特性,首先根据气动执行机构的机理以及工业现场采集的流量控制阀输入输出数据建立了一个描述阀门动态的模型。然后,根据输出流量的误差和误差变化趋势设计了基于专家规则库的Expert-PID定位器控制方法,同时对控制阀存在的粘滞和死区特性分别采用了Smith预估和改进Konkcer信号进行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提高控制阀的调节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PID 调节阀 粘滞 Simth预估:Konkcer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轧和可逆轧工艺对B441铁素体不锈钢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种生 时海芳 +1 位作者 杜伟 郭文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78,共4页
采用二十辊轧和四连轧两种不同的轧制工艺生产了B441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在相同压下率下经相同的退火、酸洗处理,比较了两种冷轧工艺的成品板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成品板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研究了不同轧制方式对B441铁素... 采用二十辊轧和四连轧两种不同的轧制工艺生产了B441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在相同压下率下经相同的退火、酸洗处理,比较了两种冷轧工艺的成品板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成品板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研究了不同轧制方式对B441铁素体不锈钢织构演变和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连轧在相同退火(990℃保温2 min)下再结晶更容易。四连轧经退火后B441成品板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略小于二十辊轧制退火后的成品板。四连轧试样中心层织构主要为{11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轧制 显微组织 织构演变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的厚板板形异常分析系统
14
作者 徐德鹏 张同康 +2 位作者 刘长鑫 刘晔 丁进良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随着钢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高厚板生产的板形质量已成为钢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厚板生产数据的体量大、维度高、来源复杂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可视化的厚板板形异常分析系统。系统将现场经验和可视分析相结合,通过平行坐标图... 随着钢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高厚板生产的板形质量已成为钢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厚板生产数据的体量大、维度高、来源复杂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可视化的厚板板形异常分析系统。系统将现场经验和可视分析相结合,通过平行坐标图分析高维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利用散点图展示降维后的高维指标的二维分布,以河流图和单轴散点图的方式对板形异常原因进行追溯,使用正态分布曲线对比分析异构数据的分布情况,综合上述方案分析出影响板形质量的因素。结合某钢铁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表明系统能较好地为现场工程师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生产过程 板形 工业大数据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