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LMASTER测量低信噪比的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度数的精确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晗敏 姚月蓉 +3 位作者 周欢明 莫利娟 张兴儒 项敏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比较A超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度数的精确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并且眼... 目的比较A超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度数的精确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并且眼轴长度大于26mm的高度近视患者57例(69眼)进行回顾性研究。SNR≤2组11眼、SNR〉2~5组23眼、SNR〉5~10组20眼,无法用IOLMASTER检出的病例设为A超测量组15眼。分别用IOLMASTER或接触式A超测算度数,计算公式采用HOLLADAY-1公式,并按各自方法植入同一类型IOL,术后3个月分别计算各组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结果SNR〉5~10组、SNR〉2~5组、SNR≤2组、A超测量组的绝对屈光误差值分别为(0.44±0.18)D、(0.46±0.26)D、(0.69±0.22)D、(O.81±0.29)D,其中SNR〉2~5组及SNR〉5~10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NR〉2~5组与SNR〉5—10组以及SNR≤2组与A超测量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低SNR的高度近视眼患者,采用IOLMASTER测算IOL度数比传统A超方式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MASTER A超 信噪比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含药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莎莎 蒋炎 +7 位作者 黄洁 杨珍 龙俊君 费新峰 刘焰 李颖 李兰 陈吉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0-456,共7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不同含药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别在上海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昆明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招募蠕形螨睑缘炎患者... 目的评价并比较不同含药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别在上海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昆明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招募蠕形螨睑缘炎患者140例280眼,用随机数字表将患眼随机分为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基液对照组和甲硝唑组,采用双盲法分别用含20%茶树精油、1%秋葵精油、制备基液、2%甲硝唑的眼贴贴敷眼部28 d,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患者睑缘蠕形螨计数;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对眼表症状进行评分;裂隙灯显微镜下对睑缘充血程度、睫毛根部袖套样分泌物进行评分。依据上述综合评分计算治疗有效率,并观察受试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失访率为0%。各组治疗14和28 d受试眼睑缘蠕形螨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均P<0.05)。治疗28 d,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蠕形螨数量明显低于基液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治疗14和28 d时受试眼OSDI评分、睑缘充血评分和袖套样分泌物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8 d,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4%、71.4%和62.9%,明显高于基液对照组的25.7%。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含茶树精油、秋葵精油、甲硝唑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睑缘生物环境,消除睑缘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 蠕形螨 疗效 安全性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含药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羊膜和角膜绷带镜作为辅助材料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熊毅 杨森 唐建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羊膜和角膜绷带镜作为辅助材料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14例(114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其中羊膜组61例,绷带镜组53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羊膜和角膜绷带镜作为辅助材料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14例(114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其中羊膜组61例,绷带镜组53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在局部麻醉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羊膜组:取10 mm×15 mm大小冻干生物羊膜,基底层面向下覆盖于患者角结膜创面,并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固定;绷带镜组:取博士伦纯视一片,居中覆盖于患者角膜上。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表面不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c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l)以及角膜散光度。应用Wong-Baker脸评分疼痛强度。结果术后2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角膜创面荧光素染色情况,羊膜组7眼阳性,绷带镜组1眼阳性,羊膜组角膜创面染色阳性率高于绷带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绷带镜组角膜散光度低于羊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羊膜组SRI、SAI分别为1.52±0.83、1.68±0.62,绷带镜组分别为1.61±0.66、1.73±0.5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绷带镜组SRI(0.99±0.72、0.63±0.58)和SAI(0.61±0.53、0.54±0.28)均低于羊膜组[(1.28±0.67、0.85±0.47)和(0.97±0.47、0.82±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绷带镜组疼痛指数低于羊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时绷带镜组与羊膜组疼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羊膜组复发1眼(1.64%),绷带镜组复发2眼(3.77%),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手术中配戴角膜绷带镜较贴敷生物羊膜更有利于患者角膜创面修复,降低术后角膜散光,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生物羊膜 角膜绷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钱锦 朱炜敏 +3 位作者 肖燕倩 忽俊 陆豪 唐建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 目的探讨口服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50眼)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治疗组42例(50眼)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术后化瘀明目饮口服4周。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底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总容积。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3、2.610,均为P<0.01)。治疗组术后BCVA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Z=-2.074、-2.587、-2.264,均为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较术前增加(均为P<0.05),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t=-2.992,P<0.01),治疗组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有3眼(6%)出现黄斑水肿,对照组术后1个月有9眼(18%)出现黄斑水肿,两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明目饮可防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有效降低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