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细根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铭 朱学灵 +3 位作者 叶永忠 刘晓静 姚松 梅世秀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6,共7页
通过土柱取样法对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4种栎类群落细根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栎类群落细根生物量差异明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最高(4.657t·hm^-2)、其次为短柄袍林(4.450·hm^-2)、栓皮栎... 通过土柱取样法对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4种栎类群落细根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栎类群落细根生物量差异明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最高(4.657t·hm^-2)、其次为短柄袍林(4.450·hm^-2)、栓皮栎林(4.421t·hm^-2)和茅栗林(4.351t·hm^-2).从不同土壤层次中细根所占的比例看,栎类群落细根总生物量的60%左右分布在0~10cm土层,85%以上分布在0—20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分析0~x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回归分析表明负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林 细根 生物量 宝天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建荣 庄静静 +1 位作者 朱学灵 叶永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9-552,576,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锐齿栎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差异,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土壤各层容重大小顺序均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对于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锐齿栎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差异,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土壤各层容重大小顺序均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对于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各层土壤大小顺序均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不同林龄上述指标随土壤加深均是逐渐减小;不同林龄锐齿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物质量从大到小分别为:中龄林,17.82×105t.hm-2;幼龄林,15.75×105t.hm-2;成熟林,14.47×105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土壤 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继良 吴明作 +1 位作者 杨艺 田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105-13107,共3页
山野菜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通过调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共有山野菜有120多种,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地区山野菜的重要特点。同时,该文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种类、资源分布利用现状... 山野菜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通过调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共有山野菜有120多种,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地区山野菜的重要特点。同时,该文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种类、资源分布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搞好综合开发、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等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 自然保护区 山野菜 资源调查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景观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向慧 王兵 +1 位作者 朱学灵 朱聪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57,共5页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规模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50个旅游资源单体中,属于景段的有4个,属于景元的有46个;其中气候...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规模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50个旅游资源单体中,属于景段的有4个,属于景元的有46个;其中气候生物类景元占32.5%,地文景观类景元占26.1%、水文景观类景元占19.6%,历史遗产类景元占10.9%,说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生物、地文、水文景观资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调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忠臣 陈涛 +1 位作者 陈德成 朱学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044-16047,共4页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社会经济 社区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锐齿栎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建荣 朱学灵 +1 位作者 刘晓静 叶永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2,共5页
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锐齿栎林下枯落物层蓄积量、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了研究.枯落物蓄积量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分别为14.61,15.60,13.99 t.hm-2;不同林龄枯落物中占比重最大的均是叶,其次是枝;各林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 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锐齿栎林下枯落物层蓄积量、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了研究.枯落物蓄积量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分别为14.61,15.60,13.99 t.hm-2;不同林龄枯落物中占比重最大的均是叶,其次是枝;各林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是未分解层小于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是200%~219%,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是216%~279%;3种林龄林分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排序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3种林龄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深分别为2.50,2.83,2.2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不同林龄 枯落物层 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几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玉珍 胡如善 +4 位作者 孙天洲 武玉喧 朱聪博 房会普 杨新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9-433,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述。根据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六次实地考察结果,结合1987年卢炯林对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结果等,着重对几种原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如独花兰...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述。根据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六次实地考察结果,结合1987年卢炯林对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结果等,着重对几种原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如独花兰、大花杓兰、扇脉杓兰、曲茎石斛等的生物学研究意义、地理分布现状及生态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析了保护区内兰花资源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兰花资源的几点建议:(1)保护原地种源,建立种群保留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2)加强保护区的管理,避免物种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衰退;(3)采用3S技术辅助开展对野生植物的分布、生存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4)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珍稀濒危兰花繁殖基地,进行物种迁地保护;(5)逐步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兰科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保护区森林环境对害虫成灾的抑制效应
8
作者 曹冠武 杨伟敏 +2 位作者 冯茜茜 周三强 朱学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7,82,共5页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害虫有6目51科245种(不包括蝶类、白蚁、蝗虫),并未达到成灾标准。保护区多年的气温、降水等小气候条件波动不大,为森林昆虫提供了稳定的气象条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类型多样,群落多样性数值较高,森...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害虫有6目51科245种(不包括蝶类、白蚁、蝗虫),并未达到成灾标准。保护区多年的气温、降水等小气候条件波动不大,为森林昆虫提供了稳定的气象条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类型多样,群落多样性数值较高,森林群落稳定,维持了群落内昆虫类群的稳定。保护区森林中昆虫的多样化与天敌昆虫的存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和食物链,是保护区森林害虫不成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 自然保护区 森林害虫 森林小气候 群落稳定性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固定样地林窗特征及与林窗边缘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庄静静 刘晓静 +1 位作者 叶永忠 朱学灵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2-548,共7页
为了深入理解宝天曼保护区内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形成与林窗边缘木的关系,对核心区内25 hm2固定监测样地的林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林冠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分别为36个和46个,CG的平均面积为18.2 m2,以<15 m2的数量比最大,... 为了深入理解宝天曼保护区内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形成与林窗边缘木的关系,对核心区内25 hm2固定监测样地的林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林冠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分别为36个和46个,CG的平均面积为18.2 m2,以<15 m2的数量比最大,而31~45 m2的面积比最大,分别为53%和29%;EG的平均面积为133.6 m2,以101~150 m2的数量比和面积比最大,分别为48%和42%;林窗形成木主要以锐齿槲栎(Quercusaliena)为主,其次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和葛罗槭(Acer grosseri),各占林窗形成木的65.5%,21.8%和3.6%;倒树、枯树或平地是林窗形成的主要原因,各占形成林窗的8.9%,55.6%,5.5%;林窗边缘木主要以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为主,胸径范围为20~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枯木 林隙 林冠 形成木 边缘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召宝天曼生境下山茱萸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艳梅 杜宗现 +4 位作者 刘震 李广涛 靳三恒 许天运 张富亮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在完全自然生长不离体的情况下,利用Li-6400测定南召宝天曼生境下山茱萸7月份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山茱萸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且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山茱萸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气孔导度、... 在完全自然生长不离体的情况下,利用Li-6400测定南召宝天曼生境下山茱萸7月份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山茱萸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且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山茱萸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气孔限制值呈线性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二次抛物线型相关,与其它生理生态因子之间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但逐步回归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利用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二因子预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精度较高;在叶温28℃和空气CO_2浓度360μmol·mol^(-1)条件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提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5μmol·m^(-2)·s^(-1)、1 000μmol·m^(-2)·s^(-1),在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胞间CO_2浓度呈二次抛物线型显著相关;在叶温28℃和光合有效辐射900μmol·m^(-2)·s^(-1)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着CO_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CO_2补偿点和CO_2饱和点分别为100μmol·mol^(-1)、1 400μmol·mol^(-1),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呈对数曲线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净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离 被引量:57
11
作者 常建国 刘世荣 +2 位作者 史作民 陈宝玉 朱学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91-1802,共12页
为阐明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其组分的碳排放速率及其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用壕沟断根法布设了土壤呼吸组分分离试验,并对土壤温湿度与呼吸速率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 为阐明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其组分的碳排放速率及其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用壕沟断根法布设了土壤呼吸组分分离试验,并对土壤温湿度与呼吸速率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呼吸速率在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土壤温度低于15℃时,呼吸速率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土壤温度高于15℃,而含水量低于0.20kg·kg-1时,含水量对呼吸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土壤温湿度分别高于15℃与0.20kg·kg-1,呼吸速率同时受到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土壤温湿度分别能解释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的80.36%~94.94%与7.20%~48.45%,温度的影响高于含水量;5种类型中土壤呼吸、自养与异养呼吸的Q10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30~2.44、2.49~2.82与2.09~2.35,每个类型中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均为最高,其次为土壤呼吸,异养呼吸最低;锐齿栎幼林、锐齿栎老林、华山松与短柄枹针阔混交林、千金榆与短柄枹阔叶混交林及栓皮栎林自养呼吸日贡献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5.19%~57.73%、28.73%~49.24%、28.67%~49.82%、24.24%~41.70%与30.07%~46.22%,土壤呼吸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105.15gC·m-2·a-1、779·12gC·m-·2a-1、821.23gC·m-·2a-1、912.19gC·m-·2a-1与899.50gC·m-·2a-1,其中自养呼吸的年贡献率分别为52·89%、39·77%、44.17%、38.15%与43.26%,若考虑断根样方内细根分解的影响,则自养呼吸的年贡献率分别为65.56%、47.95%、53·80%、46.83%与53.86%;5个林分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自养呼吸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类型间活细根生物量的差异解释了自养呼吸速率差异的9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自养呼吸 异养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组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