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宜良县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熊宏玉
熊宏斌
杨非凡
王婉莹
-
机构
宜良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宜良县植保植检站
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50-51,共2页
-
文摘
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乙基化-甲基化-植物油助剂2种药剂搭配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潜力。结果表明,分别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5 g·hm-2、150 g·hm-2、225 g·hm-2和乙基化-甲基化-植物油助剂15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96.28%之上,其中施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25 g·hm-2和乙基化-甲基化-植物油助剂15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最好,药后5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达到98.16%,可以在玉米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植物油助剂
防效
-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宜良县生菜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熊宏斌
熊宏玉
-
机构
宜良县植保植检站
宜良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针对宜良县生菜霜霉病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的现状,开展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生菜霜霉病的绿色防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生菜生产中施用能较好的促进生菜的生长发育,降低生菜霜霉病的发病率,丰富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1 kg与生菜育苗基质0.2 m^3混拌施用,大田期再搭配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225 kg/hm^2对生菜的提质增产效果最好,产量增加57 028.5 kg/hm^2,产值增加79 839.9元/hm^2,对生菜霜霉病的防控效果最好,为52.05%,能显著改善生菜土壤的微生物菌群。
-
关键词
微生物
菌剂
生菜
霜霉病
应用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宝洪茶无性扦插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娄应生
-
机构
宜良县农业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9年第4期59-60,共2页
-
文摘
宝洪名茶历史悠久,名声远播,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宝洪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在1932年获"十里香"茶之称;1948年获云南之特品;1980年评为高香型绿茶品质第一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等名优品牌、1982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1年和2002年在云南省第2届和第3届茶叶交易会名优茶评比获金奖。2011年1月宝洪茶园被昆明市农业科学院选定为昆明市宝洪茶科技示范园。2013年4月通过QS认证、2014年4月宝洪茶园基地通过有机产品认证、2016年10年宝洪茶进入云南省非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保护好宜良茶业唯一名优品种,宜良县农业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近几年进行了宝洪茶无性扦插育苗试验,现对有关技术进行总结。
-
关键词
宝洪茶
扦插前准备
扦插技术
扦插后管理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不同剂型印楝素对花椰菜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熊宏玉
郭永星
李嘉
王婉莹
张莹
李忠华
-
机构
宜良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宜良县植保植检站
宜良县种子管理站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37-39,共3页
-
文摘
为比较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对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效差异,开展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0.5%印楝素EC药后3 d、7 d、10 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最高,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2.22%、66.29%、77.98%,防效分别为54.63%、71.55%、83.40%;其次是1%印楝素ME,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6.00%、58.55%、69.09%,防效分别为48.73%、65.02%、76.70%。0.5%印楝素EC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种剂型,最适合用于小菜蛾生物防治。
-
关键词
小菜蛾
印楝素
剂型
田间药效
-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鲜食葡萄栽培
- 5
-
-
作者
娄应生
-
机构
宜良县农业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9年第1期86-87,共2页
-
文摘
宜良县早春气温回升快,无霜期长,光热条件好,种植鲜食葡萄成熟期比周边县(区)早熟15~20d,比北方早熟30~45d,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为提高果农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果品生产提质增效,现将鲜食葡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目前宜良县推广种植的葡萄早熟品种是夏黑,中熟品种是阳光玫瑰,晚熟品种是克瑞生。2定植选择通风向阳的平地或缓坡地、梯台地,pH值在6.5~7.5的肥沃砂壤土种植。行距2m、株距0.7~1m,南北行向(有利通风透光)开沟定植,开沟规格为宽80cm、深50~60cm,沟底垫20cm厚秸杆或草皮,将表土与腐熟有机肥、磷肥混匀回填于沟的中层,再回土理墒,墒面高出地面15cm左右。
-
关键词
葡萄栽培
鲜食葡萄
早熟品种
推广种植
市场竞争力
光热条件
经济效益
生产管理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