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藿香正气丸中5种重金属残留量测定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秀泽 黄招光 +1 位作者 朱建蒙 周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36-3539,共4页
目的测定加味藿香正气丸中铜、砷、镉、汞、铅的残留量,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健康风险评估(HRA)、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对其非致癌性风险进行分析,拟定重金属残留量限... 目的测定加味藿香正气丸中铜、砷、镉、汞、铅的残留量,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健康风险评估(HRA)、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对其非致癌性风险进行分析,拟定重金属残留量限度。结果TTD模型得出叠加风险(HI)值大于1,是HRA模型的4.95倍,部分企业的加味藿香正气丸的重金属残留量超过拟定阈值。结论加味藿香正气丸整体上对人体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藿香正气丸 重金属 风险评估 ICP-MS HRA T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右归丸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刁春玲 邓杰华 +3 位作者 袁秀泽 朱建蒙 杨建冬 周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4-3458,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右归丸(炮附片、熟地黄、肉桂等)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进行风险评价。方法该药物50%甲醇(含0.1%盐酸)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右归丸(炮附片、熟地黄、肉桂等)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进行风险评价。方法该药物50%甲醇(含0.1%盐酸)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100 m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95.04%~97.17%,RSD 2.64%~4.57%。12批样品中均检出上述3种双酯型生物碱,但其含量均低于可控阈值。结论右归丸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产生毒性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新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丸(片)中当归掺伪情况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荣兰 杨建冬 +3 位作者 袁秀泽 邓杰华 黄招光 周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39-3742,共4页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丸(片)中独活成分的测定方法,考察该市售制剂中当归原料的独活掺伪情况。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丸(片)中独活成分的测定方法,考察该市售制剂中当归原料的独活掺伪情况。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为正离子模式。结果49批龙胆泻肝丸(片)中有3批检出蛇床子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615~2.601、0.03843~0.8232μg/g。结论市售龙胆泻肝丸(片)存在当归和独活混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丸(片) 当归 独活 液质联用 掺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与决策树算法联用快速鉴别苍耳掺伪 被引量:1
4
作者 荣菡 廖书嫣 +2 位作者 刘欣宇 梅泽桐 李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9-2743,共5页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决策树算法联用,开发一种模式识别方法快速鉴别正品苍耳、掺伪蒙古苍耳、偏基苍耳、刺苍耳的种类和预测掺伪含量。方法 通过采集194批不同产地的苍耳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信息,基于决策树CART算法...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决策树算法联用,开发一种模式识别方法快速鉴别正品苍耳、掺伪蒙古苍耳、偏基苍耳、刺苍耳的种类和预测掺伪含量。方法 通过采集194批不同产地的苍耳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信息,基于决策树CART算法,建立正品苍耳与掺伪苍耳的定性判别模型和掺伪量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 光谱数据经一阶求导、矢量归一法、Norris Derivative滤波平滑处理后,提取8个主成分的21个特征向量,苍耳种类定性判别模型的建模参数。最大深度参数为7,最小内部分裂节点样本数参数为6,最小叶节点样本数参数为2,模型类别拟合良好,对预测集判别准确率达95.23%。苍耳掺伪量定量预测模型的建模参数,最大深度参数为5,最小内部分裂节点样本数参数为4,最小叶节点样本数参数为1,模型拟合相关系数为0.975 1,掺伪量预测准确。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苍耳种属大量样品在线品质检测,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掺伪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