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
1
作者 郭婷婷 付雪林 +4 位作者 李五根 占婷 邓军 姚彬 吴乔博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的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接受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增强CT门静脉期肝实质出现不均匀低灌注的患者24例...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的价值,分析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接受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增强CT门静脉期肝实质出现不均匀低灌注的患者24例,收集包含化疗前、化疗早期(第1~3周期)和化疗后期(≥4周期)上腹部CT增强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名医师分别运用3D Slicer软件在CT图像上分割测量各期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及化疗后门静脉期肝脏低灌注体积(HHV),计算HHV比值(HHVR)、肝脏体积肿大率和脾脏体积肿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名医师测量的HHV、肝脏体积、脾脏体积的ICC分别为0.997(P=0.000)、0.905(P=0.000)、0.998(P=0.000)。可运用红褐色代表正常肝实质,蓝色渲染HHV区域,实现HHV可视化展示。化疗后期HHVR较化疗早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35±30.56)%比(57.15±30.53)%,t=3.226,P=0.004]。化疗早期及后期,患者肝脏体积及脾脏体积较化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化疗后期脾脏体积肿大率值较化疗早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5(7.40,70.66)%比17.86(4.44,63.59)%,Z=2.229,P=0.026]。肝脏体积肿大率、脾脏体积肿大率与HHVR呈正相关(r=0.377,P=0.008;r=0.296,P=0.041)。结论应用三维CT图像分割技术测量奥沙利铂所得的HH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可实现HHV的可视化展示。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奥沙利铂所致肝窦损伤范围呈增大趋势,并与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奥沙利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