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颜日明 李希茜 +3 位作者 汪涯 余佳清 张志斌 朱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3-1397,共5页
利用多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发酵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获得9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齿孔醇(1)、9,12-十八二烯酸-2,3-二羟基丙酯(2)... 利用多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发酵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获得9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齿孔醇(1)、9,12-十八二烯酸-2,3-二羟基丙酯(2)、十八烷酸-2,3-二羟基丙酯(3)、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4)、竹红菌甲素(5)、竹红菌乙素(6)、痂囊腔菌素B(7)、痂囊腔菌素C(8)和亚油酸(9)。其中化合物1—4、7和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并在对石油醚萃取部位的GC-MS分析中,首次在该属真菌中检测到1-甲基-2吡咯烷酮、十五烷酸乙酯、9-十六烯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9-十八烯酸乙酯和十八烷酸乙酯7种化合物。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指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素芳酰腙化合物的微波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万云 霍平 +2 位作者 梅光泉 熊知行 王瑞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利用微波辐射技术,以橙皮素和芳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3种橙皮素芳酰腙类化合物,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的3种橙皮素芳酰腙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用微波辐射技术,以橙皮素和芳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3种橙皮素芳酰腙类化合物,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的3种橙皮素芳酰腙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与橙皮素相比均有较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酰腙 微波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怀波 周蓉 +1 位作者 梁辉 南建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8-1389,1393,共3页
以香兰素为原料,与苯肼和对硝基苯肼缩合得到两种香兰素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表征。初步的抑菌试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香兰素 腙类化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虎刺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蓉 邹怀波 陈三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虎刺中总黄酮,并以正交试验L9(34)优化其工艺,结果为:以7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40min,黄酮的提取率为15.01mg/g。
关键词 虎刺 总黄酮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生真菌菌株R2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涯 李希茜 +3 位作者 张志斌 颜日明 曾庆桂 朱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8-723,共6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种微生物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分离自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种微生物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分离自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强抑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菌株L1、L4、L5、L7、T2、T3、R1和R2等8株内生真菌的发酵粗提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以内生真菌R2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20 mm和21 mm。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R2为尖孢枝孢菌(Cladosporium oxy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蓉 邹怀波 池小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847-9848,共2页
[目的]探究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即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以蒸馏水、50%乙醇和95%乙醇为溶剂,在40℃条件下提取30 min,获得了薄荷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并以邻二氮菲氧化法比较了不同溶剂... [目的]探究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即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以蒸馏水、50%乙醇和95%乙醇为溶剂,在40℃条件下提取30 min,获得了薄荷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并以邻二氮菲氧化法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研究随时间延长羟基自由基清除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大,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升高,并且随时间延长,3种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探索或寻找安全性更高的天然抗氧化物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羟基自由基 邻二氮菲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熊曼萍 梁静 +1 位作者 周蓉 熊汉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708-9709,9726,共3页
研究超声波提取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柿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增大,当乙醇浓度超过60%后提取率下降。总黄酮提取率随料液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研究超声波提取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柿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增大,当乙醇浓度超过60%后提取率下降。总黄酮提取率随料液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料液比达1∶20时,增加幅度明显减缓;总黄酮提取率随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影响柿叶总黄酮提取率因素的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60%,超声波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25,总黄酮得率为3.54%。与常规回流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柿叶中总黄酮的得率提高77%,并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溶剂的用量。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成本低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总黄酮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2,2′-联吡啶和铕(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万云 霍平 +1 位作者 熊知行 梅光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559,585,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型双β-二酮有机配体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2,2′-联吡啶和铕(Ⅲ)的3元配合物,并应用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结构表征.... 合成了一个新型双β-二酮有机配体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2,2′-联吡啶和铕(Ⅲ)的3元配合物,并应用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结构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发射光谱612nm处为中心离子Eu3+的特征红光,属5D0→7F2跃迁带,峰形尖锐,单色性好,表明该固体铕双β-二酮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 双β-二酮 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风喷雾干燥方法生产纯天然柑橘(橙)果粉 被引量:8
9
作者 熊曼萍 姜琼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4,155,共3页
将柑橘(橙)全果皮肉分离,果皮经热烫、水漂及果胶酶适度处理后,与去籽的果肉以1:1.4~1:1.6的比例混合,利用热风喷雾干燥方法可获得干燥、疏松的纯天然柑橘(橙)果粉。
关键词 柑橘(橙) 果粉 酶解 热风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豉纤溶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琼 陆云华 熊曼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075-5075,5114,共2页
豆豉纤溶酶是从中国传统风味食品豆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纤维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综述了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菌种,豆豉纤溶酶的理化性质、溶栓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由于豆豉纤溶酶与传统的溶栓剂相比,具有活性高,安全... 豆豉纤溶酶是从中国传统风味食品豆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纤维蛋白酶,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综述了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菌种,豆豉纤溶酶的理化性质、溶栓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由于豆豉纤溶酶与传统的溶栓剂相比,具有活性高,安全无毒,分子量小,可以通过消化直接吸收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纤溶酶 溶栓作用 分离纯化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甜象草、红象草和皇竹草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云华 汤洪波 +3 位作者 邹怀波 姜琼 刘万云 周伟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418-419,共2页
分析结果表明,台湾甜象草、红象草和皇竹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1%,18.6%和21.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3%,4.1%和3.8%,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8.6%,40.7%和35.2%,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4.3%,58.1%和53.8%,还含有很多矿物元素,营养成分和无机... 分析结果表明,台湾甜象草、红象草和皇竹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1%,18.6%和21.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3%,4.1%和3.8%,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8.6%,40.7%和35.2%,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4.3%,58.1%和53.8%,还含有很多矿物元素,营养成分和无机营养元素含量高,是适合食草畜禽的优质青饲料牧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甜象草 红象草 皇竹草 营养成分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代谢产物布雷菲德菌素A的热分析研究
12
作者 刘万云 霍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84-85,共2页
用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氮气气氛中的布雷菲德菌素A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布雷菲德菌素A在加热到219℃时质量损失约6.41%;219~330℃时质量损失约92.5%;DSC曲线在205.8℃和280.4℃处出现强吸热峰,在20... 用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氮气气氛中的布雷菲德菌素A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布雷菲德菌素A在加热到219℃时质量损失约6.41%;219~330℃时质量损失约92.5%;DSC曲线在205.8℃和280.4℃处出现强吸热峰,在207.1℃和290.7℃有两个放热峰。布雷菲德菌素A在179℃以下很稳定,为热分析鉴别布雷菲德菌素A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菲德菌素A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β-二酮、邻菲罗啉和铕(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万云 霍平 +1 位作者 伍晓春 梅光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型双β-二酮有机配体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邻菲罗啉和铕的三元配合物,并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结构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612nm处的... 合成了一个新型双β-二酮有机配体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邻菲罗啉和铕的三元配合物,并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结构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612nm处的发射光谱为中心离子Eu3+的特征红光,属5D0→7F2跃迁带,峰形尖锐,单色性好,表明该固体铕双β-二酮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Β-二酮 稀土铕 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羊蹄强拮抗内生芽孢杆菌H-g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庆桂 颜日明 +1 位作者 张志斌 朱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羊蹄(Radix Rumicis Japonici)根中分离到1株对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芽孢杆菌H-g.通过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属,命名为... 从羊蹄(Radix Rumicis Japonici)根中分离到1株对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芽孢杆菌H-g.通过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subsp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蹄 芽孢杆菌 内生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提取与多糖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曼萍 苏培生 +1 位作者 熊筱娟 陈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0-524,共5页
本研究以仙人掌浓缩清汁为原料,进行仙人掌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及正交提取试验,并将提取的仙人掌多糖制备成多糖胶囊。正交提取试验结果表明,仙人掌汁浓缩5倍,乙醇与仙人掌汁的比例为1:3,醇析温度为-18℃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得率最高;仙人... 本研究以仙人掌浓缩清汁为原料,进行仙人掌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及正交提取试验,并将提取的仙人掌多糖制备成多糖胶囊。正交提取试验结果表明,仙人掌汁浓缩5倍,乙醇与仙人掌汁的比例为1:3,醇析温度为-18℃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得率最高;仙人掌多糖胶囊制备方法:以95%乙醇作为仙人掌多糖的粘合剂制粒,6%~8%HPMC溶于60%乙醇中作包衣液,在35~40℃下包衣,干燥2h后装胶囊,可获得品质较好的仙人掌多糖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浓缩汁 多糖 提取 胶囊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刺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蓉 邹怀波 胡运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56-9556,9559,共2页
研究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线性关系试验中,总黄酮浓度在8~60μg/ml,... 研究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测定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线性关系试验中,总黄酮浓度在8~60μg/ml,线性范围良好。在精密度试验中,RSD值为0.53%,表明精密度较好。在稳定性试验中,RSD值为1.12%,表明在0~60 min之间的稳定性较好。在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5%(n=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样回收率。用该法测得的虎刺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413%。该方法具有精密度、稳定性均较好,回收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虎刺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刺 总黄酮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用于丙戊酸钠个体化给药 被引量:2
17
作者 游春华 恽芸蕾 +3 位作者 高守红 张凤 陈万生 熊筱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9-1332,共4页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广谱抗癫疒间药物。其治疗窗窄,体内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临床需对其进行个体化给药。群体药代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药代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丙戊酸钠体内代...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广谱抗癫疒间药物。其治疗窗窄,体内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临床需对其进行个体化给药。群体药代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药代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丙戊酸钠体内代谢过程和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分析归纳影响丙戊酸钠代谢的可能因素,如人口学特征、合并用药及遗传因素等,从而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群体药代动力学 个体化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索酸与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怀波 周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61-363,328,共4页
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在多种植物中均有分布。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多样性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艾滋病、抗溃疡、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有关这两种活性物质的衍生化研究一直为科... 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在多种植物中均有分布。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多样性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艾滋病、抗溃疡、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有关这两种活性物质的衍生化研究一直为科研人员所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二者衍生物合成方面的新进展,为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合理设计药物分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索酸 齐墩果酸 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琼 赵璇 马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4,48,共2页
以新鲜的猪血制取的猪血粉作为培养主要基质进行产纤溶酶菌株的筛选,经平板法初筛,从3个不同来源的豆豉样品中筛选出10株较高纤溶活性的菌株。通过摇瓶复筛确定1个产酶活性最高的菌株HN3,液体发酵确定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30℃9、... 以新鲜的猪血制取的猪血粉作为培养主要基质进行产纤溶酶菌株的筛选,经平板法初筛,从3个不同来源的豆豉样品中筛选出10株较高纤溶活性的菌株。通过摇瓶复筛确定1个产酶活性最高的菌株HN3,液体发酵确定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30℃9、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豆豉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木薯淀粉水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志斌 颜日明 +2 位作者 曾庆桂 汪涯 朱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0,共5页
为了提高木薯淀粉的发酵产脂能力,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设计法对木薯淀粉酶法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α-淀粉酶量、糖化酶量和液化温度对木薯淀粉水解有显著影响。当淀粉酶量为756 U/g,糖化酶量为602 U/g,液化温度为92°C,其水... 为了提高木薯淀粉的发酵产脂能力,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设计法对木薯淀粉酶法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α-淀粉酶量、糖化酶量和液化温度对木薯淀粉水解有显著影响。当淀粉酶量为756 U/g,糖化酶量为602 U/g,液化温度为92°C,其水解DE值达到97.3%。以该水解液进行皮状丝胞酵母B3(T.cutaneum B3)油脂发酵时,其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16.38 g/L和7.22 g/L,比葡萄糖作为碳源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高46.25%和41.12%,利用木薯淀粉水解液作为新型发酵碳源生产微生物油脂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油脂 木薯淀粉水解液 正交实验设计 均匀设计 DE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